文|張書樂
2011年11月19日,24歲的劉偉站在了“新新創業達人”總決賽的舞臺上。
作為米哈游的創始人之一,劉偉此行的目的十分簡單:為處于幼年期的米哈游爭取一切可以爭取到的外援。而劉偉的底牌,就是彼時仍屬于小眾文化的二次元。
只是,這一次注定沒有收獲,評委不理解,什么叫二次元,只是知道,原來宅男就是這個樣子啊。
沒想到的是,10年之后,宅男二次元成為了原神站立在世界游戲總決賽舞臺上的最強依靠。
近日,應用商店數據分析機構Sensor Tower公布的數據顯示,由米哈游開發的二次元開放世界手游《原神》目前在移動平臺的總營收已經超過了41億美元,即超過了280億元人民幣。
回看《原神》此前戰績,在2021年,《原神》成為史上首年營收最高的游戲。
而《原神》2022年的總收入也成功躋身全球三強,僅次于騰訊旗下的《王者榮耀》和《PUBGM》。
Sensor Tower的數據顯示,目前,中國仍擁有《原神》的最大市場,收入約14億美元,占總收益的34.6%;日本市場排名第二,占23.2%,共計9.6億美元;美國和韓國分別以16.4%(8.6億美元)和6.1%(2.5億美元)的占比位列第三、第四。
事實上,在2022年5月,《原神》的總收入已經接近30億美元。時隔8個月,這款游戲的收入又增加了10余億美元,達41億美元。
《原神》為什么成功?
《原神》還能成功多久?
誰又將是中國的下一個《原神》?
對此,《21世紀經濟報道》蔡姝越、馮心和書樂進行了一番交流,貧道以為:
《原神》出現之時,較之國內游戲廠商流行的換皮、山寨等游戲研發運營思路,有許多創新之舉。
盡管,在剛出現的時候,被看作是山寨了《塞爾達傳說》,并被許多硬核游戲粉絲所詬病。
但這種掌機乃至主機上才有的游戲體驗,確實讓更多被升級、砍怪包圍了十多年的玩家耳目一新。
于是,不那么難玩的《原神》,崛起了。
而且,這一次是海內外同時崛起,沒有時差滴。
如果從特色論,原神的特色其實并不局限于開放世界、二次元,只是這種耳目一新的首推首創方式,加上讓掌機體驗降維進入手游中形成的代差感,都使得其在國內市場上快速崛起,亦在掌機游戲缺位、手游發展薄弱的海外市場迅速搶占了市場。
同時,加上其開放世界的設定帶來的游戲迭代的擴張能力強悍,以及大量兼容國外文化色彩、有效傳播中華文化內涵的一系列游戲內和衍生文創產品的出現,都進一步增強了這款游戲的生命力、兼容性、可塑性和衍生周邊能力,自然備受海內外玩家的推崇。
誰才是《原神》最大的競爭對手呢?愚以為:
一個優秀的游戲,就是舉世皆敵。
任何優質游戲都是原神的競品,不止是二次元游戲或開放世界游戲,畢竟用戶的總時長恒定,優秀的游戲都會帶來用戶黏性和游戲時間、游戲消費的此消彼長。
和其他國產游戲相比,原神的優勢也十分明顯,且不說游戲特色,只說市場。
盡管國內玩家數量全球第一,但手機游戲市場早已紅海化。
《原神?最大的優勢就在于其用“掌機體驗手游化”的方式,在全球范圍內實現了降維打擊,有效地填補市場空白,同時也就獲得了全球玩家這樣一個可不斷開拓的增量市場。
較之國產網游大多還在國內這個存量市場中搏殺的狀態,《原神》先行一步、領先太多身位,也讓它的優勢時間更為綿長。
不過,對于米哈游而言,也并非一切都可以躺贏了。
單一,是擁有原神、崩壞系列的米哈游,最大的風險。
在2017年的招股書中,米哈游就曾坦言公司對當時的爆款“崩壞”IP的過度依賴,由此帶來的經驗風險迫使米哈游開辟新的IP。
于是,《原神》接力了崩壞,并把米哈游推向了巔峰。
事實上,時至今日,單爆款模式,依然是米哈游頭頂的達摩克里斯之劍。
米哈游盈利形式單一且繼續性堪憂,一旦IP不再被人看重,就難以為繼。而過往很多游戲公司的失敗,都印證了這個道理。
《原神》的接力者是誰,這其實已經是如日中天的米哈游現在最焦慮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