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春雷社
今年4月,春雷社率先提出「敏感肌+功效」可能是下一個風口。半年過去,這一說法正在逐漸被驗證:
越來越多的品牌開始推出敏感肌進階功效產品;天貓敏感肌美容護膚市場數據亦顯示,敏感肌的修護、舒緩類基礎功效已呈減速發展趨勢,亮膚(美白)、抗衰等進階功效的產品,目前增長非常迅速(「亮膚」同比增長率已超過600%)。
「敏感肌+功效」產品的攀升,與當下全民「功效護膚」的風潮息息相關。
易過敏、角質層薄、皮膚干燥起皮、長斑留痘印、對飲食刺激敏感……越來越多的人深受敏感肌困擾。微博上「敏感肌」作為護膚熱門話題被廣泛關注,「敏感肌」「敏感肌血淚史」等話題的閱讀量已遠超2億。
近年以來,丸美、薇諾娜、可麗金等頭部品牌競相推出適用于敏感肌人群的美白、抗衰等進階功效產品。敏感肌護理+功效是否會成為美妝市場的下一個風口?雙賽道的加持未來又將產生多大的市場想象空間?
01 新老品牌競相入局
公開資料顯示,2020年中國皮膚學級(敏感肌)護膚品市場規模191.5億元,2022年預計超過290億元,近3年復合增長率達27.0%。
世界衛生組織調查的數據也顯示,黃種人中肌膚亞健康狀態的占70%,其中60%的都市女性表現為敏感肌膚。也就是說,亞洲有近半數人群處于長期或階段性皮膚敏感狀態中。
加之疫情后,長期佩戴口罩、頻繁消殺刺激、居家宅生活狀態等,令更多人產生護膚危機,敏感問題加重。
面對日漸成型的敏感肌護膚品新藍海,新老品牌紛紛殺入。春雷社觀察到,當前國內涉及敏感肌產品的品牌主要有三種類型:
其一,是以薇諾娜、玉澤、至本等代表,入局較早的敏感肌專業護理品牌。
第二,是以米蓓爾、安敏優、無敏氏、膚見、肌本演繹、美麗算法等為代表的新銳敏感肌品牌。這些品牌中,既有背靠華熙生物、上美等大集團的日化新貴,也有如綻妍、芙芙、芙清這種有醫學背景的輕醫美品牌。
其三,諸如丸美、HBN、璦爾博士、御泥坊、阿芙、透象、潤百顏等功效品牌也相繼在敏感肌賽道布局。
春季作為敏感肌問題高發時期,也是品牌推新的重要節點。近日,薇諾娜推出了重磅新品「輕顏瓶」敏感肌抗老精華,可麗金上新重組膠原蛋白賦能珍萃緊致抗皺精華,紛紛涉足抗老等進階功效。
米蓓爾更以「分級修護」將敏感肌人群分為三類:初現敏感癥狀人人群、皮膚屏障功能受損人群、無明顯敏感癥狀敏感肌進階護膚人群。并針對第三類人群,推出了「輕齡緊致」系列抗衰功效產品。
敏感肌推出美白、抗衰等進階功效產品,并非今年先例。但在越發洶涌的「功效護膚」潮下,消費者對功效產品的渴求,正是「敏感肌+功效」產品的崛起良機。
02 敏感肌護理向抗衰老、美白等細分功效延伸
敏感肌往往伴隨干燥、暗沉、松弛等次生問題,且中重度敏感人群經過屏障修護轉為輕弱度敏感后,也會產生對于這些次生問題的進階改善需求,故消費者對于敏感肌基礎之上的功效需求也在增加。相比整體消費人群,敏感肌消費群體的護膚目的更明確,對于功效的偏好更強烈。
消費者關注功效型護膚品的主要原因集中在解決肌膚問題、尋求成分安全和成效顯著這三個方向。而功效方面,排名前三的依次為抗老、補水和美白提亮。
圖片來源于艾瑞咨詢
春雷社對部分敏感肌產品梳理發現,抗衰、美白已經成為部分品牌敏感肌產品線擴張的主要方向。
正如弗圖醫學創始人梅鶴祥所說,「敏感肌的亞健康狀態長期伴隨炎癥性衰老,所以在舒敏的基礎上添加抗衰確實很有必要?!?/p>
梅鶴祥也指出,屏障受損會加速分泌「衰老誘導因子SASP」,從而導致敏感肌膚老化加速,使細紋、暗沉愈發嚴重,故敏感肌向抗衰方向延伸,首先要聚焦于直擊衰老誘導因子SASP,同時強韌屏障、強御糖氧、固守膠原。
另外,安全與溫和是敏感肌產品的首要條件。當它們向功效方向延伸時,大部分品牌采取了在敏感護理產品現有的,和經典的成分上進行升級(如技術、組合)。
當前,敏感皮膚護理市場的主流成分常見有:積雪草提取物、馬齒莧提取物、綠茶提取物、紅沒藥醇、泛醇、依克多因、尿囊素、角鯊烷、神經酰胺等。
另外,諸如植物鞘氨醇、墨角藻提取物、小米草提取物、白柳皮提取物、歐蓍草提取物等新興成分也有在少數產品中出現,但這些成分通常使用比例不高。
相對而言,小眾品牌在敏感護膚+功效方面,通常主打「熱門功效成分」,問題導向、特征鮮明,貼合成分黨的科學護膚需求,但也意味著在敏感肌護理+功效這一細分領域的挖掘度相對較淺。
成熟品牌則更多傾向于在其產品原有配方基礎上添加泛醇、依克多因等增強舒緩修護效果的成分,從而輕易實現敏感肌產品線的擴展。
03 敏感肌+功效賽道的未來暢想
總體上看,整個敏感肌市場將會朝更加細分的方向發展,「敏感肌+功效」的延伸,未來可能掀起敏感肌護膚品新的一輪熱潮,有助于品牌開拓出全新的增量。
TMIC數據顯示,除修護、舒緩等基礎需求,敏感肌的主要細分功效訴求還包括:控油、深層清潔(卸妝)、收縮毛孔、亮膚、抗老、防紫外線等。
這一趨勢下,品牌們在產品和賽道的布局上也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一方面,是品牌上的「專一而垂直」。新銳們不再「貪多求大」,而是瞄準某一部分敏感肌群體精耕細作。比如新銳品牌三月理、膚漾,以針對油敏肌的溫和護理而知名;出梅則主打「無刺激功效護膚」,目前深耕敏感肌也適用的抗衰領域。
另一方面,是產品上的「個性化與細分」。品牌們深挖受眾需求,做更細致的區分。比如,言之有物將敏感肌人群,分成干敏肌、油敏肌、痘敏肌、受損肌,并針對不同的群體給出了相應的敏感肌產品方案。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男性和兒童仍然是一個被忽視的消費群體。針對這類群體的敏感肌功效訴求,也可能為品牌帶來新的增長空間。
以兒童為例,戴可思即瞄準嬰童易得濕疹、過敏這一特點,推出以天然提取物為核心活性成分的面霜;此外,以海龜爸爸為首的品牌,則精準切入兒童防曬賽道,做到單品年銷售額過億。
很明顯,敏感皮膚護理向功效性延伸的賽道上,品牌可以挖掘的機會還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