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安晶
繼美國和加拿大遭遇暴風雪襲擊之后,歐洲從去年底迎來了歷史性暖冬。今年1月1日當天,至少七個歐洲國家的氣溫打破歷史紀錄,法國和西班牙還出現近25℃的高溫。
冬季的反常高溫暫時緩解了歐洲的能源危機,天然氣基準價格降至俄烏沖突以來的最低水平。但高溫也讓滑雪勝地因降雪不足而游客稀少,同時加劇了歐洲在春夏遭遇干旱的風險。
據路透社1月4日報道,去年12月30日到31日,法國夜間氣溫連續破紀錄。今年1月1日,法國西南部地區的最高氣溫達到24.9℃。
元旦當天,丹麥、荷蘭、波蘭、捷克、立陶宛、拉脫維亞和白俄羅斯的氣溫均打破歷史紀錄,波蘭和捷克升至19℃以上。捷克媒體報道,受暖冬影響,部分植物開始提前開花。

1月以來,德國、瑞士部分地區出現20℃高溫,西班牙北部巴斯克達到25.1℃。從去年12月31日到今年1月2日,僅德國國內監測點就報告了數百項高溫新紀錄;瑞士氣象部門甚至提前發布花粉預警,提醒過敏人群提前防護。
截至目前,只有愛爾蘭、意大利、挪威、英國和地中海東南部分地區氣溫沒有突破歷史紀錄,希臘已報告20℃高溫。氣象學家將今年歐洲的暖冬稱為歐洲氣候學上“最極端”的情況。
法國氣象學家指出,該國的冬季高溫從去年12月30日到今年1月2日達到頂峰,但這種異常天氣已經持續了兩周,之后還會繼續。希臘氣象學家預計,本輪異常天氣將持續超過30天。
至于歐洲今冬為何出現異常高溫,英國氣象學家鄧肯(Scott Duncan)稱目前很難確定具體原因。他表示,拉尼娜現象和海面異常溫暖是原因之一,但這兩個現象并非今年才出現。氣候變暖和海洋升溫才是引發極端天氣的終極原因。
對于正陷入能源危機的歐洲而言,暖冬能讓各國暫緩一口氣。
由于取暖需求下降,天然氣價格也出現下跌。截至當地時間周三上午,歐洲天然氣基準價格降至每兆瓦時70.25歐元,為2022年2月以來的最低。
意大利能源局預計如果暖冬持續,該國本月能源價格將整體下降。英國咨詢機構則預計暖冬過后,到今年夏季,英國的能源價格將出現下降。
而在幫助減少取暖需求之時,暖冬也導致歐洲山脈的積雪不足。
將在本周舉辦滑雪世界杯比賽的瑞士滑雪勝地阿德爾博登宣布,由于氣溫過高、降雪不足,今年幾乎所有比賽都只能在人工雪地上進行。目前,當地海拔2000米地區的氣溫也在0℃以上。
在法國,位于海拔2000米以上的雪場尚能正常營業,但更低海拔地區的雪場只能被迫關門。在瑞士,部分沒有積雪的雪場被迫轉變經營策略,對游客開放夏季徒步步道。
除了沖擊滑雪業之外,暖冬造成的積雪減少、冰川加速融化還將可能讓歐洲在春夏遭遇干旱,影響水力發電和為核電站降溫。
歐洲去年就在春季遭遇了干旱,夏季出現了干旱高溫雙重夾擊,多國氣溫破紀錄,英國首次在7月出現40℃歷史高溫。去年的干旱高溫導致歐洲多條主要河流水量驟降,打擊了水力發電、核能發電和煤炭航運。
水力是歐盟第二大可再生能源電力來源。2020年,歐盟可再生能源電力生產中有33%來自水力發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