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記者 | 馮雨晨
1月4日晚間,力源科技(688565.SH)收到中國證監會下發的《立案告知書》 ,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根據相關法律法規,中國證監會決定對力源科技立案。力源科技稱,目前公司各項經營管理、業務及財務狀況正常。
截至當日午盤,力源科技股價大跌11.11%,報8.24元/股,較去年8月19.31元/股的高點已跌去近60%。
在被立案的前日1月3日盤后,力源科技還發布了其保薦機構2022年度持續督導工作的現場檢查報告。報告稱, 經公司積極整改并落實相關事項后,力源科技在公司治理與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獨立性、與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其他關聯方的資金往來等重大方面符合中國證監會、上交所等相關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力源科技本次被立案調查離上次收到警示函剛過去3個多月。
2022年9月28日,因提前確認收入、多列支研發費用、三會運作不規范等問題,力源科技及董事長兼總經理沈萬中、董事會秘書兼財務總監沈學恩被中國證監會浙江監管局出具警示函。
隨后當年10月底, 力源科技表示,其2021年三季報、2021年年報、2022年一季報、2022 年半年報及對應的財務報表反映的資產總額、負債總額、所有者權益總額及營業收入、營業成本、凈利潤存在會計差錯,對上述會計差錯的相關內容予以更正。
緊接著,力源科技向不特定發行可轉債募資事項也隨之“無疾而終”。
2022年8月,力源科技提交申報稿,擬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人民幣3.3億元,投資于年產5000 套氫燃料電池發動機系統項目、補充流動資金等項目。當年8月底,上交所向力源科技發出可轉債發行事項的審核問詢函。
在先后收警示函、更改會計差錯后的2022年11月3日,力源科技公告,終止公司向不特定對象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并撤回申請文件。
資料顯示,力源科技從事從事核能發電廠、火力發電廠和冶金、化工等工業企業及市政行業的水處理系統設備研發、設計和集成業務,2021年5月科創板上市。
在會計差錯調整后, 公司2021年第三季度報告調減總資產1393.79萬元,調減凈資產461.17萬元,調減營業收入2168.14萬元,調減歸母凈利潤461.17萬元,分別占更正后相應金額的1.60%、0.73%、15.65%、32.39%;2021年年度報告調減總資產4224.52萬元,調減凈資產1939.41萬元,調減營業收入8842.31萬元,調減歸母凈利潤1939.41萬元,分別占更正后相應金額的4.75%、3.06%、26.65%、112.46%;2022年第一季度報告調減總資產4108.13萬元,調減凈資產1939.40萬元,分別占更正后相應金額的4.42%、3.03%;2022年半年度報告調減總資產2590萬元,調減凈資產1939.40萬元,分別占更正后相應金額的2.81%、3.08%。
公告顯示,該會計差錯更正根據公司的解釋是項目存在因客戶或業主原因確認驗收并要求公司推遲發貨的情況,公司對涉及上述情況的項目統一進行調整,界面新聞注意到,其中2021年第四季度近6674.13萬元的收入都調整至2022年第三季度確認。
但2022年三季度,力源科技卻直接陷入虧損。

2022年前三季度,力源科技歸母凈利潤虧損418.35萬元,扣非凈利潤虧損902.18萬元。單第三季度,力源科技歸母凈利潤虧損1470.1萬元,扣非凈利潤虧損1542.21萬元。對于三季報虧損原因,力源科技歸結為“股權激勵股份支付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