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虎嘯商業評論
新年開市第一天,特斯拉又暴跌12%,市值再次湮滅3000多億人民幣,股東們再次蒙受沉重打擊。
經歷了連續3個月的大幅度下跌之后,前幾日特斯拉股價暫時企穩,只不過昨天又有兩條消息促使特斯拉股價再次崩潰,全世界幾十萬特斯拉股東再次被血洗。
昨天特斯拉公布了第四季度的銷量數據,第四季度一共生產了439701臺汽車,交付了405278臺汽車。這個數據對特斯拉有很大的殺傷力:首先是遠遠不及分析師們的預期,分析師們預計交付的平均值是42萬臺。其次是今年全年的增長為40%,是特斯拉首次未能完成50%的交付增長目標。上市至今,特斯拉新車交付的年平均增長率都在50%以上。另外,最大的一個問題,是數據顯示特斯拉已經產能過剩了。生產近44萬臺,交付才40萬臺,第四季度有4萬臺車積壓在了倉庫和流通渠道上。
熟悉特斯拉歷年成長經歷的人知道,這種情況非常罕見,大多數情況下,生產量只能是略多于交付量,因為特斯拉的新車在過去幾年之中長期供不應求,產能增長又嚴重跟不上需求增長,基本上是造多少臺就交付多少臺,大量購車者下單之后只能經歷數月的等待才能提到新車,但是現在,意味著只要下單就有新車可以提,特斯拉的“饑渴效應”已經消失。
同時,大家都知道特斯拉新車正在大幅度優惠打折,在如此大幅度的促銷力度下,特斯拉依然沒有完成全年50%的增長目標,美聯儲加息帶來的經濟衰退預期,對全球消費者消費意愿的抑制是顯而易見的,消費者寧愿再開幾年自己的舊車也不愿意貸款購置新車,打折也不買。
而且,特斯拉的車型也幾乎都不在《通貨膨脹消減法案》的退稅名單內,以上諸多原因,讓特斯拉明年200萬臺的目標更加難于實現了。
除了公布銷量,昨天另外一條消息也對特斯拉的股價產生了重大影響。
據媒體報道,特斯拉中國區CEO朱曉彤已被授權管理美國裝配廠以及北美和歐洲的銷售,雖然朱曉彤的職位依然是大中華區副總裁,并沒有外界預測的那樣成為新的特斯拉CEO。不過這不影響朱曉彤成為馬斯克之后特斯拉最核心的高管。
不過朱曉彤的履新,對特斯拉的估值而言并不是什么好事情。朱曉彤擅長制造和銷售,他的職位升遷側面反應了特斯拉在這兩個方面出現了問題。
但是朱曉彤并無人工智能、自動駕駛、芯片技術等汽車科技技術的履歷,也沒有華爾街看重的“長青藤名校履歷”。套用一個分析師的話,這些對特斯拉的估值而言是“非常讓人焦慮”的。
馬斯克遲遲沒有兌現其在自動駕駛方面的承諾,特斯拉在先進駕駛方面的功能也一直沒有突破,這一點讓投資者開始懷疑,特斯拉究竟是一個科技公司還是一個傳統的汽車制造企業?
如果是前者,特斯拉享受30~50倍的市盈率,估值并不算高,如果是后者,現在40倍的市盈率對特斯拉來說依然是“市夢率”,即使再連續暴跌,特斯拉的估值也屬于利潤已經貼現到2050年。
有媒體去年報道,特斯拉還是韓國散戶投資者最青睞的外國股票之一,韓國散戶在新冠疫情期間大幅增加對特斯拉的持倉,22年12月,韓國超短線交易者買入1.6億美元的特斯拉股票。
目前看,如果沒有及時跑路,短短幾個交易日,韓國散戶們的這筆投資已經虧損了數千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