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2023年,折疊屏成了手機行業的救命稻草?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2023年,折疊屏成了手機行業的救命稻草?

所有廠商都在押寶折疊屏。

文|BT商業科技

雖然四季度的成績還沒公布,但可以肯定的是,2022年對于智能手機行業來說是一段不堪回首的苦日子。

Counterpoint的市場監測數據顯示,今年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下降了12%至3.01億部——這是近8年來最糟糕的同期表現。相對應地,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的營收也較去年同期下降了3%。來到四季度,情況甚至變得愈發不妙,11月全球智能手機的出貨量和銷售額同比分別下降20%和18%。

寒冬之中,所有手機廠商都在尋找觸底反彈的機會。如今形勢逐漸明朗,大部分廠商都把希望寄托到同一個風口——折疊屏。

來自市場機構DSCC的最新報告預測,2023年折疊屏手機的出貨量將增長三成,并有望帶來下一波換機潮。包括華為、榮耀、vivo、OPPO等手機廠商都有針對性布局,并在過去一年紛紛推出新款在折疊屏手機搶占市場。然而三星的統治地位依舊穩固,本土廠商暫時還無法對前者形成挑戰。

隨著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新的機會也在涌現。折疊屏手機市場,或許將迎來全新的時代。

折疊屏市場現狀:三星一家獨大,華米OV扎堆發新機

一個產品火不火,出貨量是最基本的指標。從去年前三個季度的數據看,折疊屏市場需求確實在不斷增長,逐漸從偽需求向真風口演變。

同樣來自DSCC的報告就指出,2022年二季度折疊屏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長94%至160萬部,三季度出貨量則暴漲140%,創下歷史新高。作為核心零部件的折疊屏面板出貨量大增,也側面證明了折疊屏手機的火爆。數據顯示,去年三季度折疊屏面板出貨量同比增長63%至660萬片。

折疊屏手機的爆發,固然為一眾廠商帶來了新希望。不過正如文章開頭所說,三星的份額優勢巨大,中國一眾手機品牌暫時還無法撼動其統治地位。

DSCC的報告就指出,得益于Galaxy Z Flip 4和Galaxy Fold 4等主力機型的強勢表現,三星在去年三季度全球折疊屏手機市場的占有率有望突破80%。在二季度,這個數據還只是50%。

三星之所以能在折疊屏手機市場一家獨大,除了擁有其他品牌無法比擬的先發優勢之外,對供應鏈的超強掌控力也是一個重要因素。

早在2019年,三星就發布了首款折疊屏手機Galaxy Fold,并保持每年迭代新機型的節奏,目前形成了Galaxy Z Fold、Galaxy Z Flip和三星W三個完整的產品矩陣。其中,Galaxy Z Fold和W系列聚焦高端商務市場,Galaxy Z Flip則走時尚路線,分別針對不同的目標人群。

起步早也意味著上下游產業鏈不成熟,三星只能靠自己搭建供應體系。正因如此,三星這幾年逐漸打造出了一套完整且技術壁壘相當高的折疊屏供應鏈。

比如三星內部孵化的面板供應商Samsung Display,去年三季度的折疊屏面板出貨量就同比激增63%,市場份額接近90%。而在Samsung Display之外,其他供應商的折疊屏面板市場份額都不超過3%,和三星有天淵之別。

當然,如果將目光聚焦到國內市場,三星并沒有優勢。反倒是華為、榮耀、OPPO和vivo等本土品牌在過去一年紛紛推出高端折疊屏手機,試圖搶占高端市場份額。

IDC的數據就顯示,去年上半年華為以63.6%的占有率成為中國折疊屏手機市場霸主,緊隨其后的是OPPO的18.3%和三星的9.3%。榮耀和vivo入局時間晚,前者最暢銷的折疊屏產品是去年1月發布的Magic V,后者直到去年4月才發布 首款折疊屏手機vivo X Flod,產品矩陣單一,暫時還未成氣候。

但需要注意的是,長期失意中國市場的三星并沒有放棄反攻——折疊屏手機,恰恰是其再戰中國市場的王牌。

在去年初的北京冬奧會期間,三星順勢進行了一大波營銷,為兩千多名運動明星送去包含最新款Galaxy Z Flip 3 5G手機的大禮包。除此之外,三星在北京三里屯、藍色港灣、長楹天街等地開設了多家奧運體驗館,重新撿起線下渠道。種種動態表明,三星折疊屏手機已吹響進軍中國市場的號角。

當然,中國廠商要擔心的不止一個三星,甚至三星自己也不是高枕無憂。畢竟在它們頭頂,都懸著一把不知道何時會掉下的達摩克利斯之劍——蘋果。

折疊屏手機市場最大懸念:蘋果何時入局?

作為全球智能手機行業的領頭大哥和高端市場的霸主,蘋果對折疊屏手機的態度一直相當曖昧。

一方面,蘋果并沒有忽視折疊屏的潮流,也多次被傳將推出折疊屏產品。

包括iPhone、Mac和iPad都被傳將推出折疊屏版本,且有路透社等多家權威媒體作出跟蹤報道。在去年,外網甚至流傳了一份所謂的“iPhone 14 Fold”折疊屏手機渲染圖,但最終被證實只是謠言。

不過在去年下半年,有關蘋果折疊屏產品的消息愈演愈烈,更多內幕消息以及產品參數被一一曝光,傳聞可信度也在上升。比如美國知名科技博主Mark Gurman就透露,蘋果將率先推出折疊屏Mac,搭載20英寸顯示屏幕,為折疊屏手機探路。

但另一方面,蘋果首款折疊屏產品的發布時間一推再推,遲遲沒有看到成品,官方也并未給出產品面世的期限。

去年4月,長期追蹤蘋果動態的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在社交媒體發文表示,蘋果正在測試一款約9英寸的折疊屏產品,從尺寸來看介于iPhone和iPad之間,預計2025年之后發布,且不確定是否會大規模量產。

來到去年10月,有外媒爆料蘋果已經完成兩臺折疊屏工程機的組裝,橫向、豎向折疊各一臺。其中,橫向折疊機型展開后尺寸約為8.9英寸,和郭明錤此前的爆料類似;豎向折疊屏機型大小則為7英寸,且沒有配備副屏。但預計上市時間,則推遲到了2026年。

截至目前,上述所有消息都沒有得到官方認證。在各種公開場合,庫克等蘋果高層也鮮少談論折疊屏產品動態或者蘋果對折疊屏手機市場的看法。

在價值研究所(ID:jiazhiyanjiusuo)看來,蘋果之所以表現得如此克制,主要出于兩點考量:一是因為其高端市場占有率極高,押寶折疊屏的三星、華為等廠商暫時還無法形成威脅;二是折疊屏技術仍有缺陷,蘋果不愿意向市場推出半成品,破壞其金漆招牌。

前一個原因,有大量的數據可以佐證,在此不再贅述。后一個原因,既有蘋果自身的問題,也揭示了所有手機廠商的痛點。

在庫克時代,蘋果一直被詬病喪失創新能力,近年發布的歷代iPhone在功能上也沒有多少創新之處。但研發團隊反應滯后,對前沿技術缺乏掌控力,才是最核心的問題——這一點,同樣體現在一波三折的VR/AR頭顯和汽車項目上。

不過受折疊屏技術所困的廠商,也遠不止蘋果。

艾媒咨詢統計的數據顯示,國內消費者不購買折疊屏手機的原因中,得票最高的選項是“擔心質量問題”,多達67.5%的受訪者表達了自己的擔憂。除此之外,還有36.1%的消費者認為折疊屏手機“性價比低”,24.3%的消費者表示“感受不到折疊屏手機的價值”。

這一調查表明,折疊屏手機雖然人氣飆升,但絕不是十全十美,還有不少消費者對其心存疑慮。針對用戶的不滿、擔憂,作出針對性改進、解決折疊屏手機相應的技術問題,是所有廠商的共同任務。

需求井噴之際,折疊屏仍有技術難關等待克服

如果說現任霸主三星以及潛在勁敵蘋果是華米OV最大外部威脅的話,那么折疊屏手機本身存在的技術難點、用戶對現有產品的不滿,就是這些廠商需要解決的內部挑戰。

客觀地說,本土品牌也一直在進步。從去年發布的最新折疊屏手機來看,本土廠商在技術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創新,并充分發揮了自己的長處。

其中,vivo的折疊屏首秀X Flod,以配置和性價比作為主要賣點。根據知名科技媒體雷科技(ID:leitech)的測評,vivo X Fold周邊配置“量大管夠”:兩塊120Hz三星鉆排E5材質OLED屏幕,堪稱折疊屏頂配的后置四攝系統和支持50W無線快充的電池系統一應俱全。8999元的起售價,在同級別機型中也絕對算得上良心。

OPPO Find N2作為第二代產品,則在機身材質、屏幕等細節上費了不少心思。同樣來自雷科技(ID:leitech)的測評指出,和上一代產品相比,OPPO Find N2裸機重量從275G下降至233G,這得益于其采用的全新屏幕骨架材料。而外屏也較上一代產品有大幅升級,采用三星的E6 OLED面板,120Hz的刷新率直接翻倍。

華為Mate Xs 2同樣有較好的折痕效果,且在系統、軟件上充分發揮了華為鴻蒙的優勢。Mate Xs 2全面適配Harmony OS 3,諸如桌面卡片、一屏多應用、自動分類布局、軟件主動適配大屏等功能一應俱全。

然而,在核心技術環節,本土廠商并沒有優勢。

折疊屏手機的核心技術主要有兩個:鉸鏈和柔性OLED面板。鉸鏈技術是否過關,關系到折疊程度、折痕,更直接決定了面板的使用壽命。因此,想提高手機質量和用戶體驗,既要在折疊技術上進行創新,也要靠原材料的升級。

此前引發不少爭議的小米折疊屏手機MIX FOLD,槽點之一就是維修價格過高。根據官方公布資料,該機型內屏維修費達到3900元,僅次于5100元的主板。修不起,也成為勸退消費者的重要原因。

不幸的是,在鉸鏈和柔性面板這兩個核心環節上,國內廠商暫時遠遠落后于三星。

以屏幕材料為例。在華為等廠商仍在使用聚酰亞胺薄膜CPI充當屏幕蓋板材料時,三星已經研發出了超薄柔性玻璃UTG。和CPI相比,UTG透光性、耐熱度都更高,還設置了柔性層和剛性層,使用體驗較其他品牌的產品有大幅改善。

此外,大多數頂配折疊屏手機都采用三星的柔性OLED面板。光是這一點,華米OV就被競爭對手牢牢扼住了命運的咽喉。

在鉸鏈技術上,也有同樣的情況。

三星主要折疊屏機型采用的U型鉸鏈技術特點在于折疊半徑大,折痕更淺且能減少屏幕磨損度。而華為、OPPO等廠商則采用水滴鉸鏈技術,效果和三星已申請專利的自研技術相比有明顯差別,優缺點都更明顯。比如華為早期產品采用的雙旋水滴鉸鏈技術,優點是折痕效果極佳,但問題在于屏幕和鉸鏈無法完全貼合。

在價值研究所(ID:jiazhiyanjiusuo)看來,蘋果這個潛在勁敵固然值得提高警惕,但畢竟尚未正式下場。對抗三星,才是華米OV的當務之急,在技術、供應鏈上都是如此。

根據ETNews的最新消息,三星計劃在1月份的CES 2023上向合作伙伴展示全球首個可折疊+可滑動OLED面板。該消息還沒有得到官方確認,媒體和科技愛好者的熱情卻已經被點燃。再次引領技術潮流的三星,展示了自己在折疊屏手機市場的統治地位。

在過往很多年,三星的技術創新和供應鏈管理能力都走在中國品牌的前頭。如果想迎頭趕上,從三星手中奪走折疊屏手機市場的主動權,華米OV們就必須努力彌補差距。

寫在最后

2022年的最后一個工作日,榮耀CEO趙明在內部發布了新年致辭,將2022年稱作榮耀“孕育能力,蓄勢待發”的一年。而對于新一年的期待和目標,趙明重點提到了折疊屏手機。

“面對全球高端市場的蓬勃發展,我們要在全新的高端旗艦手機筑起影像、通信、安全、智慧化的領先能力,并在折疊屏領域打造絕對優勢,全面推動折疊屏進入主力機時代?!?/p>

其他手機廠商的掌門人雖然不像趙明這樣把野心寫在臉上,但也從不掩飾自己對折疊屏市場的期待。毫無疑問,折疊屏已成為兵家必爭之地。未來一年,我們必將看到更多折疊屏新品的面世。

站在消費者的角度,各家廠商的競爭并不是人們最關心的事情。能不能通過良性競爭,不斷提升折疊屏手機的性能、解決現有技術難題,才是頭等大事。在傳統智能手機已經喪失創造力和創新意識的情況下,只希望折疊屏這個風口的出現,能為消費者們帶來久違的驚喜。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2023年,折疊屏成了手機行業的救命稻草?

所有廠商都在押寶折疊屏。

文|BT商業科技

雖然四季度的成績還沒公布,但可以肯定的是,2022年對于智能手機行業來說是一段不堪回首的苦日子。

Counterpoint的市場監測數據顯示,今年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下降了12%至3.01億部——這是近8年來最糟糕的同期表現。相對應地,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的營收也較去年同期下降了3%。來到四季度,情況甚至變得愈發不妙,11月全球智能手機的出貨量和銷售額同比分別下降20%和18%。

寒冬之中,所有手機廠商都在尋找觸底反彈的機會。如今形勢逐漸明朗,大部分廠商都把希望寄托到同一個風口——折疊屏。

來自市場機構DSCC的最新報告預測,2023年折疊屏手機的出貨量將增長三成,并有望帶來下一波換機潮。包括華為、榮耀、vivo、OPPO等手機廠商都有針對性布局,并在過去一年紛紛推出新款在折疊屏手機搶占市場。然而三星的統治地位依舊穩固,本土廠商暫時還無法對前者形成挑戰。

隨著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新的機會也在涌現。折疊屏手機市場,或許將迎來全新的時代。

折疊屏市場現狀:三星一家獨大,華米OV扎堆發新機

一個產品火不火,出貨量是最基本的指標。從去年前三個季度的數據看,折疊屏市場需求確實在不斷增長,逐漸從偽需求向真風口演變。

同樣來自DSCC的報告就指出,2022年二季度折疊屏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長94%至160萬部,三季度出貨量則暴漲140%,創下歷史新高。作為核心零部件的折疊屏面板出貨量大增,也側面證明了折疊屏手機的火爆。數據顯示,去年三季度折疊屏面板出貨量同比增長63%至660萬片。

折疊屏手機的爆發,固然為一眾廠商帶來了新希望。不過正如文章開頭所說,三星的份額優勢巨大,中國一眾手機品牌暫時還無法撼動其統治地位。

DSCC的報告就指出,得益于Galaxy Z Flip 4和Galaxy Fold 4等主力機型的強勢表現,三星在去年三季度全球折疊屏手機市場的占有率有望突破80%。在二季度,這個數據還只是50%。

三星之所以能在折疊屏手機市場一家獨大,除了擁有其他品牌無法比擬的先發優勢之外,對供應鏈的超強掌控力也是一個重要因素。

早在2019年,三星就發布了首款折疊屏手機Galaxy Fold,并保持每年迭代新機型的節奏,目前形成了Galaxy Z Fold、Galaxy Z Flip和三星W三個完整的產品矩陣。其中,Galaxy Z Fold和W系列聚焦高端商務市場,Galaxy Z Flip則走時尚路線,分別針對不同的目標人群。

起步早也意味著上下游產業鏈不成熟,三星只能靠自己搭建供應體系。正因如此,三星這幾年逐漸打造出了一套完整且技術壁壘相當高的折疊屏供應鏈。

比如三星內部孵化的面板供應商Samsung Display,去年三季度的折疊屏面板出貨量就同比激增63%,市場份額接近90%。而在Samsung Display之外,其他供應商的折疊屏面板市場份額都不超過3%,和三星有天淵之別。

當然,如果將目光聚焦到國內市場,三星并沒有優勢。反倒是華為、榮耀、OPPO和vivo等本土品牌在過去一年紛紛推出高端折疊屏手機,試圖搶占高端市場份額。

IDC的數據就顯示,去年上半年華為以63.6%的占有率成為中國折疊屏手機市場霸主,緊隨其后的是OPPO的18.3%和三星的9.3%。榮耀和vivo入局時間晚,前者最暢銷的折疊屏產品是去年1月發布的Magic V,后者直到去年4月才發布 首款折疊屏手機vivo X Flod,產品矩陣單一,暫時還未成氣候。

但需要注意的是,長期失意中國市場的三星并沒有放棄反攻——折疊屏手機,恰恰是其再戰中國市場的王牌。

在去年初的北京冬奧會期間,三星順勢進行了一大波營銷,為兩千多名運動明星送去包含最新款Galaxy Z Flip 3 5G手機的大禮包。除此之外,三星在北京三里屯、藍色港灣、長楹天街等地開設了多家奧運體驗館,重新撿起線下渠道。種種動態表明,三星折疊屏手機已吹響進軍中國市場的號角。

當然,中國廠商要擔心的不止一個三星,甚至三星自己也不是高枕無憂。畢竟在它們頭頂,都懸著一把不知道何時會掉下的達摩克利斯之劍——蘋果。

折疊屏手機市場最大懸念:蘋果何時入局?

作為全球智能手機行業的領頭大哥和高端市場的霸主,蘋果對折疊屏手機的態度一直相當曖昧。

一方面,蘋果并沒有忽視折疊屏的潮流,也多次被傳將推出折疊屏產品。

包括iPhone、Mac和iPad都被傳將推出折疊屏版本,且有路透社等多家權威媒體作出跟蹤報道。在去年,外網甚至流傳了一份所謂的“iPhone 14 Fold”折疊屏手機渲染圖,但最終被證實只是謠言。

不過在去年下半年,有關蘋果折疊屏產品的消息愈演愈烈,更多內幕消息以及產品參數被一一曝光,傳聞可信度也在上升。比如美國知名科技博主Mark Gurman就透露,蘋果將率先推出折疊屏Mac,搭載20英寸顯示屏幕,為折疊屏手機探路。

但另一方面,蘋果首款折疊屏產品的發布時間一推再推,遲遲沒有看到成品,官方也并未給出產品面世的期限。

去年4月,長期追蹤蘋果動態的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在社交媒體發文表示,蘋果正在測試一款約9英寸的折疊屏產品,從尺寸來看介于iPhone和iPad之間,預計2025年之后發布,且不確定是否會大規模量產。

來到去年10月,有外媒爆料蘋果已經完成兩臺折疊屏工程機的組裝,橫向、豎向折疊各一臺。其中,橫向折疊機型展開后尺寸約為8.9英寸,和郭明錤此前的爆料類似;豎向折疊屏機型大小則為7英寸,且沒有配備副屏。但預計上市時間,則推遲到了2026年。

截至目前,上述所有消息都沒有得到官方認證。在各種公開場合,庫克等蘋果高層也鮮少談論折疊屏產品動態或者蘋果對折疊屏手機市場的看法。

在價值研究所(ID:jiazhiyanjiusuo)看來,蘋果之所以表現得如此克制,主要出于兩點考量:一是因為其高端市場占有率極高,押寶折疊屏的三星、華為等廠商暫時還無法形成威脅;二是折疊屏技術仍有缺陷,蘋果不愿意向市場推出半成品,破壞其金漆招牌。

前一個原因,有大量的數據可以佐證,在此不再贅述。后一個原因,既有蘋果自身的問題,也揭示了所有手機廠商的痛點。

在庫克時代,蘋果一直被詬病喪失創新能力,近年發布的歷代iPhone在功能上也沒有多少創新之處。但研發團隊反應滯后,對前沿技術缺乏掌控力,才是最核心的問題——這一點,同樣體現在一波三折的VR/AR頭顯和汽車項目上。

不過受折疊屏技術所困的廠商,也遠不止蘋果。

艾媒咨詢統計的數據顯示,國內消費者不購買折疊屏手機的原因中,得票最高的選項是“擔心質量問題”,多達67.5%的受訪者表達了自己的擔憂。除此之外,還有36.1%的消費者認為折疊屏手機“性價比低”,24.3%的消費者表示“感受不到折疊屏手機的價值”。

這一調查表明,折疊屏手機雖然人氣飆升,但絕不是十全十美,還有不少消費者對其心存疑慮。針對用戶的不滿、擔憂,作出針對性改進、解決折疊屏手機相應的技術問題,是所有廠商的共同任務。

需求井噴之際,折疊屏仍有技術難關等待克服

如果說現任霸主三星以及潛在勁敵蘋果是華米OV最大外部威脅的話,那么折疊屏手機本身存在的技術難點、用戶對現有產品的不滿,就是這些廠商需要解決的內部挑戰。

客觀地說,本土品牌也一直在進步。從去年發布的最新折疊屏手機來看,本土廠商在技術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創新,并充分發揮了自己的長處。

其中,vivo的折疊屏首秀X Flod,以配置和性價比作為主要賣點。根據知名科技媒體雷科技(ID:leitech)的測評,vivo X Fold周邊配置“量大管夠”:兩塊120Hz三星鉆排E5材質OLED屏幕,堪稱折疊屏頂配的后置四攝系統和支持50W無線快充的電池系統一應俱全。8999元的起售價,在同級別機型中也絕對算得上良心。

OPPO Find N2作為第二代產品,則在機身材質、屏幕等細節上費了不少心思。同樣來自雷科技(ID:leitech)的測評指出,和上一代產品相比,OPPO Find N2裸機重量從275G下降至233G,這得益于其采用的全新屏幕骨架材料。而外屏也較上一代產品有大幅升級,采用三星的E6 OLED面板,120Hz的刷新率直接翻倍。

華為Mate Xs 2同樣有較好的折痕效果,且在系統、軟件上充分發揮了華為鴻蒙的優勢。Mate Xs 2全面適配Harmony OS 3,諸如桌面卡片、一屏多應用、自動分類布局、軟件主動適配大屏等功能一應俱全。

然而,在核心技術環節,本土廠商并沒有優勢。

折疊屏手機的核心技術主要有兩個:鉸鏈和柔性OLED面板。鉸鏈技術是否過關,關系到折疊程度、折痕,更直接決定了面板的使用壽命。因此,想提高手機質量和用戶體驗,既要在折疊技術上進行創新,也要靠原材料的升級。

此前引發不少爭議的小米折疊屏手機MIX FOLD,槽點之一就是維修價格過高。根據官方公布資料,該機型內屏維修費達到3900元,僅次于5100元的主板。修不起,也成為勸退消費者的重要原因。

不幸的是,在鉸鏈和柔性面板這兩個核心環節上,國內廠商暫時遠遠落后于三星。

以屏幕材料為例。在華為等廠商仍在使用聚酰亞胺薄膜CPI充當屏幕蓋板材料時,三星已經研發出了超薄柔性玻璃UTG。和CPI相比,UTG透光性、耐熱度都更高,還設置了柔性層和剛性層,使用體驗較其他品牌的產品有大幅改善。

此外,大多數頂配折疊屏手機都采用三星的柔性OLED面板。光是這一點,華米OV就被競爭對手牢牢扼住了命運的咽喉。

在鉸鏈技術上,也有同樣的情況。

三星主要折疊屏機型采用的U型鉸鏈技術特點在于折疊半徑大,折痕更淺且能減少屏幕磨損度。而華為、OPPO等廠商則采用水滴鉸鏈技術,效果和三星已申請專利的自研技術相比有明顯差別,優缺點都更明顯。比如華為早期產品采用的雙旋水滴鉸鏈技術,優點是折痕效果極佳,但問題在于屏幕和鉸鏈無法完全貼合。

在價值研究所(ID:jiazhiyanjiusuo)看來,蘋果這個潛在勁敵固然值得提高警惕,但畢竟尚未正式下場。對抗三星,才是華米OV的當務之急,在技術、供應鏈上都是如此。

根據ETNews的最新消息,三星計劃在1月份的CES 2023上向合作伙伴展示全球首個可折疊+可滑動OLED面板。該消息還沒有得到官方確認,媒體和科技愛好者的熱情卻已經被點燃。再次引領技術潮流的三星,展示了自己在折疊屏手機市場的統治地位。

在過往很多年,三星的技術創新和供應鏈管理能力都走在中國品牌的前頭。如果想迎頭趕上,從三星手中奪走折疊屏手機市場的主動權,華米OV們就必須努力彌補差距。

寫在最后

2022年的最后一個工作日,榮耀CEO趙明在內部發布了新年致辭,將2022年稱作榮耀“孕育能力,蓄勢待發”的一年。而對于新一年的期待和目標,趙明重點提到了折疊屏手機。

“面對全球高端市場的蓬勃發展,我們要在全新的高端旗艦手機筑起影像、通信、安全、智慧化的領先能力,并在折疊屏領域打造絕對優勢,全面推動折疊屏進入主力機時代?!?/p>

其他手機廠商的掌門人雖然不像趙明這樣把野心寫在臉上,但也從不掩飾自己對折疊屏市場的期待。毫無疑問,折疊屏已成為兵家必爭之地。未來一年,我們必將看到更多折疊屏新品的面世。

站在消費者的角度,各家廠商的競爭并不是人們最關心的事情。能不能通過良性競爭,不斷提升折疊屏手機的性能、解決現有技術難題,才是頭等大事。在傳統智能手機已經喪失創造力和創新意識的情況下,只希望折疊屏這個風口的出現,能為消費者們帶來久違的驚喜。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乐都县| 庆元县| 纳雍县| 莆田市| 平塘县| 迁安市| 宁陕县| 阿拉善左旗| 莱芜市| 河津市| 来安县| 佛学| 琼结县| 哈巴河县| 攀枝花市| 平罗县| 维西| 滦南县| 乌什县| 林芝县| 赤城县| 葫芦岛市| 巩义市| 盐池县| 呼图壁县| 巴塘县| 云安县| 德格县| 环江| 启东市| 团风县| 磐安县| 宁陕县| 龙川县| 眉山市| 高唐县| 高尔夫| 邹城市| 凉山| 沭阳县| 陆良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