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BT商業科技
作為去年最火的硬科技產業,半導體行業在2022年的處境可謂急轉直下。當供應鏈危機緩解,庫存上升的現象變得愈發突出,昔日躺著數錢的半導體巨頭們也不得不放下身段,為清庫存、搶市場祭出各種手腕。
包括壟斷手機芯片市場的高通和聯發科,也開始不淡定了。據多家媒體報道,高通正計劃在明年下調其中端和入門級手機處理器價格,其中包括驍龍400和驍龍600系列。
一直以來,高通都在高端市場占據優勢,除iPhone之外的中高端旗艦手機幾乎全都投入驍龍芯片的懷抱。聯發科則在入門級和中低端市場實現大包大攬,占據全球最高的手機處理器市場份額。
兩大巨頭本來各占山頭,雖摩擦不斷但并未形成大規模正面沖突。如今高通降價搶生意,新一輪芯片價格戰蓄勢待發,和聯發科之間的矛盾激化已無可避免。
只不過,對于正處于寒冬之中的智能手機行業來說,這場潛在的價格戰是福是禍,實難預料。
庫存高企疊加業績壓力,高通主動求變
降價促銷的消息雖然來得有些突然,但也不是毫無預兆。
一方面,高通今年早些時候已在各種公開場合暗示其庫存問題。隨著供應鏈緊張狀況得到緩解,且年內的智能手機出貨量一再下滑,來到年底高通的庫存狀況變得更加糟糕。
早在二季度,就有媒體爆出高通削減代工訂單的消息。在今年三季度的財報電話會上,高通CFO Akash Palkhiwala也坦承客戶還有約10周左右的庫存有待消化,這將對高通的短期財務表現產生負面影響。
潮電智庫的數據顯示,截止今年上半年中國智能手機庫存已經超過3000萬部,其中2000萬部為成品,另外還有近1000萬部的半成品和核心部件庫存。在下半年出貨量依舊疲軟的情況下,庫存狀況相信不會有太大改善。
一般來說,芯片廠商的備貨周期一般比下游手機廠商提前半年左右。這就意味著,手機出貨量下滑、庫存上升的狀況傳導到上游的芯片產業鏈存在一定的時間差,后者的反應相對滯后。以當前的庫存水平來看,高通要消化掉多余的產品、恢復正常庫存水位,至少需要兩個季度的時間。
另一方面,高通的業績壓力也在上升。投資者耐心有限,市場也不愿給高通太多時間解決庫存難題。
當地時間11月3日發布的最新財報顯示,高通2022財年(截止2022年9月底)總營收為442億美元,同比增長32%;凈利潤錄得90.43億美元,同比增長了43%。雖然全年下來仍維持較為平穩的增速,但過去幾個季度營收增速持續下滑也是不爭的事實。
根據歷史數據,過去四個季度高通營收分別為107.05億、111.64億、109.36億和113.96億美元,對應的同比增速分別錄得29.99%、40.69%、35.68%和22.07%。剛剛過去的三季度(按自然年劃分),是高通今年表現最差的一個季度,營收增速也出現了兩連跌。
利潤端的情況更加糟糕。三季度,高通凈利潤僅為29.23億美元,同比微增4.47%,只相當于此前兩個季度的零頭。而高通對于四季度的業績預期,也顯著低于分析師預期。
在財報出爐后,高通股價短線急挫,就充分體現了資本市場的不滿。面對這樣的情況,高通的高層們不能無動于衷,必須對股東作出交代。
眾所周知,高通的營收主要來自技術集團和授權集團兩個板塊,前者占據絕對統治地位。三季度,高通授權業務營收、利潤分別錄得63.58億美元和46.28億美元,和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增長空間已接近于無。
這樣一來,高通只能將希望寄托在CDMA技術集團,也就是自己最核心的芯片業務上。
Counterpoint統計的數據顯示,截止今年二季度高通在價格超過500美元的高端和300-499美元的中高端安卓手機處理器市場占有率達到71%,較去年年底的65%進一步提升。兩相比較之下,高通在高端市場的地位穩固、市場份額接近巔峰。反倒是中低端、入門級處理器市場,仍有很大進步空間。
說到這,高通降價促銷這件事就完全不讓人意外了。只不過,在中低端市場還有另外一尊大神聯發科的存在。
和聯發科搶生意并不容易,高通真的做好準備了嗎?
芯片價格戰,終將兩敗俱傷?
拋開此次降價傳聞不談,高通發力中低端市場也不是什么新鮮事。在過去幾年,高通已經作出了針對性補強,中低端產品矩陣也變得更加豐富。
早在2020年,高通就推出了首款針對中低端市場的5G SoC驍龍690。雖然定位在中端市場,但驍龍6系列產品的性能、配置還是誠意滿滿——初代產品驍龍690都采用8nm先進制程,120Hz顯示和最高1.92億像素的拍照功能也一應俱全。
同年發布的小米10青春版,則搭載了高通另一款聚焦中低端市場的處理器驍龍765G。雖然性能和高端產品有差距,高通還是在一些細節上進行了創新,比如全新的充電標準QC3.0+。
到了去年,高通進軍中低端市場的野心明顯膨脹,一口氣推出了多款新品。驍龍6系列的695 5G和680 4G,還有驍龍778G 5G和驍龍480 5G四款新處理器就在去年10月扎堆上市,小米、OPPO等老客戶也第一時間發來了訂單。
受晶圓代工產能不穩定、下游需求等因素影響,高通在去年一直優先保障驍龍7和驍龍8系列高端芯片供應,這也保證了其高端市場份額的增長。但在2022年供應鏈狀況得到改善后,高通對中低端產品線也給予了更多重視,擴大生產供應。
可惜智能手機市場的疲軟程度超出了高通的預期,導致如今出現庫存上漲的局面。更關鍵的是,和高通相比,聯發科在入門級和中低端市場的份額優勢很大,也擠壓了前者的生存空間。
來自知名數據機構Counterpoint的報告顯示,今年三季度聯發科位居全球智能手機AP市場占有率榜首,份額為35%,高通則錄得31%,接下來依次是蘋果、展銳和三星。但如果將目光收窄到中低端市場,聯發科的占有率仍超過半數,高通則徘徊在20%左右。
雖然天璣9000和天璣8000系列幫助聯發科打開了高端市場的大門,但其主陣地依舊在100-299美元入門級市場和300-499美元的中低端市場。其中,聯發科在100-299美元區間的安卓手機處理器市場占有率超過60%,價格低于99美元的LTE SoC市場份額也達到了47%。
聯發科的統治牢不可破,高通想出降價這一招,希望靠性價比搶奪客源也就不足為奇了。
那么降價這一招有沒有用?價值研究所(ID:jiazhiyanjiusuo)認為會有一定效果,但也可能出現副作用。
客觀地說,中低端智能手機消費者確實很注重性價比,手機廠商也會想盡辦法壓縮成本,為定價留出更大彈性。芯片是智能手機采購成本最高的零部件之一,手機廠商當然也會對其價格額外敏感。從這個角度看,降價當然有機會幫高通搶到更多訂單。
但需要注意的是,從聯發科、高通兩家芯片巨頭的利潤率對比中就能看出,高端處理器毛利水平遠高于中低端系列產品。聯發科之所以能賺錢,是因為其市場份額足夠高,芯片出貨量夠大。但高通即便降價,也無法短時間內達到聯發科的占有率水平,反倒會讓原本微薄的利潤進一步縮水。
高通目前主打的幾款中低端芯片,生產成本其實并不低,尤其是在晶圓代工環節。其中,驍龍695 5G采用的6nm先進制程晶圓,入門級的驍龍480+ 5G也采用8nm技術。
雖然8nm和6nm晶圓的生產成本和5nm不在一個層級,但也不是一筆小數目。美國CSET的一份報告就指出,臺積電為蘋果代工7nm工藝的A13芯片時,一塊12寸的晶圓報價就高達9346美元。三星的代工價格,相信也是不相上下。
從成本效益的角度講,中低端手機處理器要是真的打起價格戰,對高通、聯發科來說都不是一件好事,只會變相拉低雙方的利潤,治標不治本。庫存和業績的壓力固然令高通很頭疼,但價格戰并不是一條好出路。
高端市場,半導體、手機廠商的共同希望
高通們的緊張甚至焦慮,完全可以理解——畢竟下游手機行業的情況,確實不容樂觀。從各大機構的前瞻報告來看,2023年智能手機出貨量將延續疲軟狀態,留給各家大廠的增長空間依舊有限。
以中國市場為例。IDC日前發布的《2023年中國智能手機市場洞察》就預測,2023年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將同比下滑0.9%,降幅雖較2022年有所收窄,但想觸底反彈至少得等到2024年。
此外,IDC還推測,由于手機性能過剩、新品創新不足、系統和軟件也沒有出現令人眼前一亮的更新,消費者換機周期將進一步增長至34個月。在此大環境下,IDC預計供應鏈價格將繼續下降——到那時候,高通可能就不是主動降價搶市場,而是要走到被迫降價去庫存的地步了。
不過在價值研究所(ID:jiazhiyanjiusuo)看來,中低端市場利潤空間一直相當有限。無論對于機廠商、芯片廠商還是消費者而言,智能手機的未來都應該寄托在高端市場身上。
同樣來自Counterpoint的報告就指出,今年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平均售價同比增長10%,消費升級趨勢相當明顯。其中,售價在500美元以上的高端5G手機貢獻了全球智能手機市場近80%的收入,遠高于去年同期的69%。
毫無疑問,高端市場承載著手機廠商和半導體巨頭的共同希望。對于高通、聯發科,以及一眾安卓陣營的手機廠商來說,當務之急就是打破蘋果對高端市場的壟斷。
在三季度,蘋果ASP同比增長7%,幾乎占據5G手機市場一半的收入。反觀高通、聯發科的客戶們,除了三星Galaxy系列和Fold系列銷售額、ASP出現增長外,小米、OPPO、vivo等廠商仍舊沒有擺脫高端市場的邊緣角色定位。
對于下游手機廠商們的競爭,高通能做的事情很有限。但有一件事是肯定的:芯片技術的創新和升級,是吸引用戶的王牌。尤其是在近期蘋果芯片團隊人事動蕩,A系列芯片性能遭到質疑的情況下,高通、聯發科更應該迎頭趕上。
據外媒報道,蘋果芯片部門前段時間出現嚴重的人才流失,導致A16仿生芯片開發后期遇到不少麻煩,iPhone 14 Pro機型的處理器性能也未能達到預期。
高通和聯發科當前的高端旗艦芯片分別為驍龍8 Gen2和天璣9200,性能都較上一代產品有大幅提升,但和蘋果A系列芯片相比并不具備優勢。不過在一些細節上,這兩款高端芯片已經找到一些突破口——比如對光線追蹤技術的應用。高通方面就表示,OPPO、iQOO都對光追技術充滿期待,預計將顯著提升移動端游戲用戶的體驗,成為一個新賣點。
當然,想搶走蘋果在高端市場的份額難度還很大。芯片廠商也好,手機廠商也罷,都需要繼續付出更多努力,實現更多技術突破。
寫在最后
雖然高通如今的處境不算理想,但CEO克里斯蒂亞諾·安蒙還是充滿信心。安蒙認為,高通不會局限在手機處理器這個圈子,除了已經具備一定地位和市場份額的汽車產業外,PC也會成為高通的下一個增長點。
“2024年,將成為Windows PC使用驍龍CPU的拐點,我相信驍龍處理器一定會在這一年大放異彩”,11月初接受媒體采訪時,安蒙放出這番豪言。
無可否認,智能手機最輝煌的年代正在過去,高通需要適應正在惡化的市場環境,并積極尋找新出路。不過智能手機處理器這條賽道,還遠沒到徹底衰落的階段,作為一代霸主的高通依舊大有可為。在不斷開辟新戰場的同時,高通還是要把更多精力放在自己的老本行上。
說到底,技術缺乏進步,是消費者不愿換新手機的重要原因。除了手機廠商需要下苦功的操作系統、影像功能,芯片升級也是打動消費者的重要法寶。如果高通、聯發科們能讓芯片技術更上一個臺階,對它們自己和下游的手機廠商來說,都是一樁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