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趕碳號
如果你是一家新能源企業,去瑞士上市這件事,也許已經是你排上日程的一項要重點工作——因為畢竟,有太多來自中國的新能源企業已經幫你打了前站。而如果你是一家光伏企業,那么至少也應該考慮起來了,因為隆基綠能已經沖在了前面。
01 七家儲能企業,個個非同一般
今年7月,國軒高科等首批四家中國新能源企業在瑞士上市;來源:瑞士交易所
自今年7月至今,已有30多家中國企業赴瑞士發行GDR,其中僅在儲能領域,就有七家公司。這七家公司各懷絕技,分別是:
國內第三大動力電池企業——國軒高科(7月28日);
全球最大的電池回收企業——格林美(7月28日);
全球最大的鋰電池負極材料企業——杉杉股份(7月28日);
全球第二大建筑陶瓷機械企業——科大制造(有鋰電材料業務)(7月28日);
全球最大的電解液供應商——天賜材料(11月24日公告);
全球最大的鉛酸電池制造商——天能股份(12月13日公告);
鹽湖提鋰龍頭——盛新鋰能(12月14日公告)。
這其中,國軒高科GDR發行募集資金6.85億美元,成為中歐通規則落地以來瑞交所基礎發行規模最大的GDR項目,也是有史以來瑞士市場最大的新能源行業股本融資項目。
截至11月2日,有31家A股上市公司計劃通過發行GDR在海外上市,其中24家選擇了瑞士交易所,占比77%。
02 錢多來得快,隆基要爭光伏圈首家
如果說在過去幾年中,中國光伏企業紛紛從美國退市回A,那么明年,中國光伏企業或許真的會紛紛到瑞士上市。至少,其它不說,隆基綠能已經拔得頭籌。
10月29日,隆基綠能(601012)發布公告,擬發行全球存托憑證(GDR),計劃發行GDR所代表的新增基礎證券A股股票不超過6.07億股,不超過普通股總股本的8%,并申請在瑞士證券交易所(SIX Swiss Exchange)掛牌上市。
這對于隆基來說戰略意義非凡。
以隆基綠能要發行的GDR數量所代表的A股數量與當前股價綜合計算,這相當于一舉融資258億元人民幣。當然,這是在理論上。
隆基綠能從2012年上市到現在的10年中,通過增發、公司債、配股等多種形式,所有再融資加起來,也不過262億元。現在,隆基在瑞士發行GDR這一把,融到的資金,幾乎就相當于過去再融資的總和了。
另據彭博社報道,隆基綠能將于2023年上半年在瑞士交易所正式發行GDR,將創下中國企業在瑞士交易所的融資紀錄。
不光是融資規模相當可觀,關鍵是速度快,比在A股搞定增都快得多。
有多快呢?
目前A股上市公司在瑞士GDR發行上市的審核,由瑞士交易所自律監管機關負責,審核流程效率極快,總體審核時間預計為1.5-2個月。
對,你沒看錯!對于做事一向慢條斯理的歐洲人來說,這個效率簡直可以用光速來形容了。
03 為什么是瑞士?
其實,在今年以前,瑞士交易所很普通。即使在今年,全球股市排行榜中,瑞士交易所也屬于表現最差的資本市場之一。至少,比A股的市場表現還要差。
不僅如此,瑞士交易所規模其實也不大。
截至今年9月底,瑞士交易所的上市企業不過230多家,總市值才不過16500億美元,相當于上交所的26%,還不到香港聯交所的一半。雖然如此,在瑞士交易所上市的也不乏明星企業,包括:食品飲料巨頭雀巢、金融機構瑞銀、瑞士再保險公司,以及制藥企業羅氏、諾華等等。
世界各大證券交易所的市值 (截至2022年9月底);數據來源:全球證券交易所聯會及彭博信息
所以,為什么是瑞士呢?
今年早些時候,瑞士證交所首席執行官迪塞爾霍夫接受第一財經采訪時表示:“瑞士不屬于歐盟,是一個獨立且中立的市場。瑞士也有很強大的優勢產業,比如生命科學和金融服務。我們有很多的優勢,可供投資者利用。毫無疑問,紐交所等的交易所體量更大。如果企業想要成為小池塘里的大魚,而不是大池塘里的小魚,那么瑞交所會更有吸引力。“
趕碳號認為,對于中國企業而言,要參與全球范圍內的競爭,成為世界級的企業,當然要當大池塘里的大魚。但現在,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當海外那個大池塘的生態條件變得越來越困難時,一個安全的小池塘,就變得非常重要了。中國企業只要自己爭氣,以此平臺對接優質資本,持續推動全球化業務,也一樣能長成世界級的大魚。
瑞士交易所在幫助中國企業融資的同時,也惠及自身。正是由于中國企業的加入,蘇黎世在歐洲各交易所中的業績排名不斷攀升。這,也恰恰體現了合作共贏應有之義。
資料來源:彭博數據
后記
東方不亮西方亮。
隨著中國光伏產品在歐洲的深入人心,中國光伏企業到瑞士去上市,估計已經不太需要路演。歐洲能源危機壓力有多大,歐洲光伏裝機有多猛,歐洲市場對于中國光伏企業的認知和理解,就會有多深刻。希望越來越多的光伏企業到瑞士上市,不斷做大做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