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崔璞玉
隨著全球主要央行努力抗擊通貨膨脹,負收益率政府債券或將很快成為歷史。FactSet數據顯示,全球負收益率債券規模已從兩年前的逾18.4萬億美元降至2710億美元。
近幾年,歐洲和日本央行為了刺激經濟增長,一直將目標利率維持在零以下,導致這種不尋常的負收益債券不斷增加。隨著今年通脹飆升促使歐洲主要央行提高利率,收益率被拉回正值區間。這使得幾乎所有剩下的負收益債券都集中在了日本。
但上周,日本央行宣布調整其收益率曲線控制(YCC)政策,將10年期國債收益率目標區間上限從此前的0.25%上調至0.5%。隨后,日本10年期國債收益率升至略低于0.5%,而10年期以下短期國債的收益率轉為正值。目前只有一年或更短時間內到期的日本國債收益率仍然為負。
部分投資者認為,日本央行此舉為其明年加息,將基準利率從現在的-0.1%上調為正值打開了大門。如果確實如此,那么可能將有更多日本短期債券的收益率由負轉正。
歐洲央行以及瑞典、丹麥和瑞士的中央銀行都曾在2010年代末將目標利率維持在零以下,這給歐洲帶來了大量負收益率的政府債券。但現在所有這些央行都已實施加息,告別了負利率時代。
歐洲央行7月時退出了負利率政策,隨后瑞士和丹麥的央行也在9月退出。到今年年底,歐洲央行的關鍵存款利率已從1月時的-0.5%升至2%。
日本央行自2016年以來一直將基準利率維持在零以下,以刺激增長乏力的經濟,但不斷上漲的物價對日本央行帶來了考驗。盡管該央行試圖將近期收益率曲線政策的變化解釋為技術性調整,但此舉仍引發了有關日本央行明年是否會加息的討論。
有經濟學家稱,這意味著日本央行有可能在未來幾個月進一步調整政策利率;也有分析師認為,該行的利率路徑取決于誰將接替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后者的任期將于明年4月結束。
“當前全球的經濟增長和通脹環境已經不再支持負利率,”新加坡證券服務提供商Maybank Securities Pte固收研究主管Winson Phoon表示,“隨著全球主要央行陸續退出負利率制度,負收益率債券也將消失,而日本央行可能是最后一個退出的。”
負收益率債券是一種違反直覺的投資,因為它們實際上要求債券持有人為借錢給政府支付利息。它們還可促使投資者尋找能夠提供更優厚回報的替代方案。全球許多政府債券的低收益率、甚至為負收益率,為本輪股票等高風險投資持續多年的上漲奠定了基礎。
盡管如此,近年來還是有許多投資者找到了購買負收益率債券的理由。他們或者需要一個安全的地方來存放大量歐元或日元,別無選擇,只能默默忍受負收益率。也有些投資者購買負收益債券,是希望收益率進一步下跌,并在到期前賣出獲利。債券價格與收益率呈反向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