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光子出行 張瑞辰
編輯|吳先之
12月23日,魅族“魅友大會2022”召開,與魅族20共同發布的還有一個大家伙,現場大屏幕也給出了一張有汽車輪廓的圖片,并且宣布了未來三年內將建設1000家全場景門店。
魅族表示,2023至2025 年,將建立全場景多終端沉浸式體驗的全方位產品矩陣,產品包括手機、汽車以及未來推出的AR眼鏡、平板、手表和智能家居。在魅族全場景門店中將展示魅族與其它廠商合作的車型。
新能源汽車行業蓬勃發展,跨界造車早已不是什么新鮮事。
前有“一周就回國”的賈躍亭PPT造車,后有“月銷過萬”的華為造車。除此之外還有“閉門深造”的小米、“高調造車”的百度以及“不聲不響”的創維等十余家企業先后進入新能源汽車領域。
在這個百年難遇的契機下,讓互聯網、物聯網、科技公司等企業意識到自己有能力和資本投入到汽車領域的游戲中,魅族也正是其中之一。
即便不能自己造車,通過企業自身的數據能力、制造能力以及產品供應鏈的豐富經驗,也能在技術和產業鏈上提供支持,從而實現合作造車的雙贏結果。
IDC對2022年到2026年的新能源汽車市場趨勢進行了分析預測,數據表示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規模將在2026年達到1600萬輛左右的水平,年復合增長率為35.1%。中國新能源汽車的新車滲透率將會超過50%,保有量也將達到整個汽車市場的10%。就目前的發展趨勢來看,上海已完成滲透率50%,全國新能源的發展指日可待。
其實魅族進軍汽車領域這件事并不讓人意外,畢竟前有華為的成功案例。吉利汽車高級副總裁楊學良曾經在社交媒體上解釋過:“魅族造車是誤讀,只為車企提供服務。”但魅族不論是造車還是為車企服務,都已經將一只腳踏入了汽車產業。
其實現在的車企都擔心未來智能化迭代的主導權被手機廠商所掌控,因此陸續自研或像吉利一樣收購魅族這種手機市場的“老兵”。將車機系統掌控在自己手中,對于吉利和魅族來說無疑是雙贏的結果。
2022年7月4日,歷經279天,正式宣布星紀時代將持有魅族科技79.09%的控股權,并取得對魅族科技的單獨控制。
魅族這些年在手機行業雖然銷量不如華為、小米等友商,但是在操作系統方面魅族一直表現不錯,這是因為魅族有自己的Flyme操作系統。目前Flyme已服務上億用戶,并且還持續的迭代升級。魅族參與的造車,或與華為的鴻蒙3.0以及全新CarPlay類似,實現無線的零延遲投屏互聯。
魅族方面還公布了FlymeAuto的車機系統,將著手于智能座艙與智能出行等領域,成為新能源汽車“新四化”轉型的助推器。魅族還表示,在未來將搭載FlymeAuto車機系統的新車型將有可能出現在魅族門店當中。
從蔚來投身手機行業、MIUI系統的小米造車便能看出,未來的智能汽車會與智能手機深度融合已是廠商之間的共識,魅族就是幫助吉利解決汽車行業發展問題的重要一環。
今后魅族是否自己造車,還沒有明確的消息,但對于現在的吉利來說無疑是莫大的幫助。目前完成手機與汽車深度融合的只有華為,其它廠商要么就是手機沒造出來,要么就是汽車還沒造出來。而在魅族加持下的吉利,憑借吉利自身的品牌力與銷量,有望在不久后實現手機與汽車的閉環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