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獨角金融 丁一
編輯 | 付影
今年以來,伴隨著市場的震蕩,發行遇冷、中場清算已然是公募基金的常態。但民生加銀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稱“民生加銀”)年內清盤產品高達8只,放在今年的公募基金行業來看依舊罕見。
除了清盤數量位居行業榜首,“高管變動頻繁”是民生加銀如今的另一個標簽。面臨基金凈值下降、管理規模增長乏力,“千億FOF大廠”(FOF,即“基金中的基金”)能否復刻昔日的輝煌?
1、年內8只產品清盤,位居行業榜首
Wind數據顯示,截至12月14日,今年共有212只基金(A/C份額合并計算)進行了清盤。其中債券型基金72只,QDII基金3只,貨幣市場型和另類投資基金各有1只。
這212只清盤基金中,民生加銀和九泰基金均有8只產品被清盤,居于行業榜首;建信基金、融通基金分別有7只。此外,長盛基金、長信基金、博時基金分別有6只,中金基金則有5只。
民生加銀清盤基金明細(來源:民生加銀公告)
具體到民生加銀清盤的產品類型,這8只基金中,有7只為固收債券類產品。這不免讓人疑惑:債券類產品通常以收益穩健著稱,無論是嚴重虧損還是清盤都十分罕見。而民生加銀作為“銀行系”公募基金公司,固收產品更應該是強項,為何會大量清盤呢?
民生加銀的基金清算報告指出,多數產品是通過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同意終止。但根本原因還在于民生加銀這幾只清盤產品的表現不佳,甚至還踩雷了地產債。
圖片來源:民生加銀信用雙利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清算報告
以今年最后一只清盤的民生加銀信用雙利債券為例,資料顯示該基金成立于2012年4月25日,首次設立募集規模為50.29億份基金份額。發行之初,這只基金一直表現良好,單位凈值一路攀升至2020年末最高的1.74元。但從今年3月份開始,該基金的凈值出現大幅下跌,且一直持續到了6月份,最低時單位凈值僅為1.26元,相比2020年的高點,跌幅高達28.23%。
同時,由于業績表現差,投資者也出現了大規模的贖回。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該基金凈資產規模較上期環比減少了47.94%,僅為0.01億元。二季度,該基金還清倉了所有的企業債券。最終,因為資產低于5000萬元,該基金被清盤。
圖片來源:天天基金網民生加銀信用雙利債券凈值走勢
再來看被清盤的民生加銀添鑫純債債券,該產品成立于2019年8月14日,由于已連續60個工作日,基金資產凈值低于5000萬元的情形,于2022年2月18日被清盤。事實上,從2021年9月份開始,該只基金的凈值就開始下跌,并在11月18日達到最低點0.83元,短短兩個月內,跌幅超過20%。到了2021年12月31日,民生加銀添鑫純債A,期末凈資產僅有0.04億元,比上期減少98.50%。
從持倉情況看,民生加銀添鑫純債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曾重倉多只地產債,2021年二、三季度,該只基金先后重倉了20時代09、20融創02、20奧園02、20寶龍02、20大連萬達MTN001、20華遠地產MTN001六只“地產債”,其中融創和奧園均被曝出存在債務危機。
正是由于民生加銀添鑫純債債券大量持有地產債,2021年四季度多家地產公司暴雷,最終導致了該產品凈值下跌。在2021年四季度的持倉債券中,上述地產債已變更為21國債01、國開1802和國開1702。
此外,清盤的民生加銀匯鑫定開債券也踩雷了“地產債”,其在2021年一季度和三季度分別重倉了20陽光城CP001和20融創02。
2、總經理的“三年之癢”
12月1日,這家銀行系公募基金,迎來了成立以來的第五任總經理。民生加銀基金發布高管變更公告稱,鄭智軍已于11月30日履新公司總經理,董事長張煥南不再代為履行總經理職務。
圖片來源:民生加銀高管變更公告
回看民生加銀的總經理更替,同時也伴隨著公司管理規模的不斷變化。
2008年11月至2011年1月,在首任總經理張嘉賓時期,民生加銀的資產管理規模逐步增長。據民生銀行年報顯示,公司資產管理規模2010年同比增長84%至26.3億元,在全國66家基金公司中排名第58位。
到了2012年2月,俞岱曦接任成為民生加銀的第二任總經理。在其任職期間,公司的資產管理規模并不穩定,從2012年的210.88億元降至2013年的153.2億元,又在2014年時大幅增至384億元。
在第三任總經理吳劍飛接管期間,民生加銀的規模從2015末的超748億元緩慢增至2016年的787.54億元,又在2017年間突飛猛進,突破千億大關,到了2018年6月末,資產管理規模已接近1300億元。
2019年4月至2022年3月,李操綱任職民生加銀基金第四任總經理,民生加銀的資產管理規模像是坐上了過山車,在前期呈現出上漲態勢,從2019年三月末的1161.43億元升至2020年的1720.89億元,而后又在巔峰之際下跌,從高位逐步下滑至今年11月1日的1309.2億元。引起規模下跌的主要原因是債基的下跌。數據顯示,2020年3月民生加銀的債基規模為1096.22億元,到了今年9月末,已腰斬至近496億元。
通過梳理不難發現,民生加銀歷任總經理的任職時間最長不超過3年半。為何會出現這種“三年之癢”?針對此問題聯系民生加銀相關負責人,對方表示正在開會,隨后便掛斷電話。當再撥打電話時,始終無人接聽。
民生加銀的前四任總經理,均是市場化出身,先后任職過多家金融公司。從大環境來看,隨著基金行業競爭的日趨激烈,基金公司高管所面臨的發展任務、考核壓力逐漸繁重。如果在任期內規模增長、業績提升、創新產品等發展方面缺乏亮點,這些職業經理人就可能會考慮工作的變動。同時,一位基金市場人士表示,不少基金公司股東方為防踩雷而采用總經理負責制,一旦踩雷需要賠錢,總經理就要下崗。這或許正是民生加銀留不住總經理的原因所在。
值得一提的是,民生加銀旗下基金管理人的變動同樣頻繁。據不完全統計,截至12月25日,年內民生加銀增聘、更換基金經理公告已達28次。
3、百億“FOF大廠”
相比起其他基金公司,銀行系公募基金不僅可以借助銀行的品牌背書,在產品發行、認購方時提高號召力,還可以借助銀行自身資金,在固收方面獲得一定的支持。就像是韓劇中“財閥家的小兒子”,含著金湯匙出生,擁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
民生加銀作為“銀行系”的一員,也有過鮮衣怒馬的少年時。尤其是在FOF領域,民生加銀被稱作“百億FOF大廠”。
2020年,民生加銀基金以176.16億的規模排名全行業FOF第一,截至2021年末,民生加銀基金旗下FOF管理規模160.93億,市占率為7.3%,排名第三。
2019年,民生加銀發布了第一支FOF公募產品,目前已經形成了十分豐富的產品線,包括1只目標日期養老產品:民生加銀康泰養老2040三年混合FOF;2只目標風險養老產品:民生加銀康寧穩健養老目標一年持有期混合FOF、民生加銀康寧平衡養老目標三年混合FOF;5只非養老產品:民生加銀卓越配置6個月混合型FOF、民生加銀穩健配置6個月混合型FOF、民生加銀穩健配置9個月混合型FOF、民生加銀優享6個月定開混合型基金中基金FOF-LOF和民生加銀積極配置6個月持有混合FOF。
以民生加銀首只FOF產品——民生加銀康寧穩健養老目標一年持有期混合FOF為例,自2019年成立以來累計收益率15.01%,今年以來同類排名29/79。個人養老金落地之后,該基金還成為了首批個人養老金投資的基金產品之一,并于今年11月11日增設了針對個人養老金投資基金業務的單獨Y類基金份額。
此外,民生加銀的另外兩只養老產品康泰養老2040三年混合FOF和康寧平衡養老目標三年混合FOF也獲批增設了Y類份額。
伴隨著個人養老金制度落地,個人養老投資全面開啟。過往4年,民生加銀在養老FOF領域的積極布局也讓其積累了豐富的管理經驗和產品類型,領先于其他對手。這家百億大廠的底色仍在,前行仍舊具備充足的動力。
但從公司長遠發展來看,公募基金高管尤其是總經理的變動,難免會影響到公司的人事、業務、財務等核心運作,同時高管的離任還可能使公司失去部分優秀資源,也會給外界造成不穩定的企業形象。
你是否買過民生加銀的基金產品,收益如何,這家公司能否講好金融投資故事?歡迎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