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王婷婷
時至年末,早早開啟第六次土拍的武漢為市場釋放出些許暖意,民營企業參與拿地,還有地塊溢價出讓。
12月27日,武漢第六批集中供地落下帷幕,本次出讓各類用地17宗,總成交面積約136.83萬平方米,成交總價約236.45億元。加上第五批次集中供地中延期的3宗地,20宗地總成交金額257.11億元。
從成交情況來看,絕大部分地塊是以底價成交,且拿地企業仍是以國企、央企為主。不過,建發、中國電建等新面孔的出現,也表明對武漢市場的看好。
截至目前,武漢共出讓108宗地塊,總成交額871.33億元。無論是從總成交金額,還是房企拿地積極性來看,武漢今年整體土地市場以低溫運行。
“小步快跑”
臨近年底,武漢土拍市場開啟集中供地大放量,一批接著一批。在第五次土拍尚未完全結束,第六次土拍就搶先開始。
此次出讓的20宗地中,涉及住宅用地14宗,其中7宗起拍樓面價破萬,最高起拍樓面價達21789.77元/平方米,為江岸區P(2022)112號地塊。
最終,僅有武昌區中北路地塊溢價成交,其余19宗均底價成交。該地塊吸引來7家企業前來參拍,經37輪競價后,由黃石悅發房地產有限公司(廈門建發)競得,溢價率14.35%,總成交額14.34億元,樓面價18868.42 元/平方米。
該地塊地塊出讓面積2.37萬平方米,為純住宅用地,屬于武漢內環,附近有楚河漢街、九萬里武昌人才基地、瑞華醫院等配套,周邊二手房售價約35000-40000元/平方米,其中掛牌最高的為復地東湖國際,接近5萬元/平方米。
值得一提的是,武漢城建此輪順利拿下4塊涉宅地塊,總成交地價123.18億元;湖北聯投也連摘2宗地,成交總價43.09億元。
中國電建則拿得江岸區黃石路P(2002)112號地塊,成交樓面價21789.77 元/平方米,為此次土拍中成交樓面價最高。
成都萬華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首進武漢,競得位于長江新區的P(2022)144號地塊,成交樓面價6996.84元/平方米。
作為第一個宣布要開啟第六批次集中供地的城市,武漢近期呈“小步快跑”節奏。
尤其自12月16日以來,武漢共進行了3場土地拍賣活動,共計成交各類用地24宗,土地總面積154.19公頃,成交總金額297.08億元。
除建發拿得武昌沙湖核心地塊外,此前還有兩宗地塊溢價成交,為即將結束的2022年傳遞出積極信號。
在第五批次供地第二場拍賣中,湖北省建工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12億元競得東湖高新P(2022)108號地塊,溢價率3.45%;武漢文旅7.47億元競得東湖高新P(2022)109號地塊,溢價率1.36%。
對此,武漢市土地交易中心方面表示,年底各類企業積極參與競爭,各類型項目順利成交,武漢土地市場呈現出積極向好、穩中有進的發展勢頭,為明年市場的全面回暖做好“預熱”準備。
另外,12月30日,武漢還將繼續拍賣第五批供地中延期出讓的6宗地塊,待完成出讓后將宣告全年土拍結束。
低溫運行
對于去年賣地收入在全國排名進入前十的武漢來說,今年土地市場相對冷淡一些。
據界面新聞統計,2021年武漢共計成交182宗地(僅含所有P字頭地塊),全年成交土地面積約1175萬平方米,成交總金額約1905億元。
其中152宗地為底價成交,30宗地塊溢價成交,平均溢價率約8.39%,溢價率超過100%的有6宗地塊,整體呈現“上半年火熱下半年穩健”的態勢。
而今年度土拍,除第五批供地中剩余6宗地塊延期出讓外,截至目前一共成交108宗地塊,總成交額871.33億元。無論是出讓規模還是總出讓金,較之去年均有差距。
尤其是今年前4輪土拍遇冷明顯,所出讓地塊中僅有4宗地塊溢價成交,其余地塊均底價成交或流拍。
從拿地企業來看,據中指研究院統計,截至武漢第四輪土拍,地方國資拿地金額占比達55%;央國企拿地金額占比29%,位居次席;而民企拿地金額占比僅16%。
土地市場低迷,供地壓力增大,武漢也決定調整供地節奏,不再按年度批次推介土地,更改為年度常態化持續更新推介,隨后便發布了年度第五批次“兩集中”出讓公告。
業內人士分析,全年少批次的供地模式容易造成土地市場流拍,或與房企拿地節拍不吻合,通過增加更多批次有助于減少一次性密集扎堆入市,在房企資金較為緊張的情況下,可確保土地交易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與此同時,武漢還調整了土拍規則,首次啟用“拍賣“方式,出讓方式更靈活和全面,流程也相對更快捷。
從此后的第五、第六批次土拍來看,情況迎來些微好轉,溢價地塊增多,品牌房企拿地積極性增強,但整體仍然延續著低溫情形。
這與武漢今年樓市低迷也不無關聯。
新房方面,根據克而瑞數據顯示,2022年1-11月,武漢新房供應同比下滑52%,1-11月成交量同比下降51%,成交價格同比下降3%。目前武漢新建商品住宅庫存消化周期達到31.7個月。
二手住宅也不太樂觀。武漢數據地產官微顯示,今年1-11月份,武漢市二手房共成交60638套,其中二手房成交量在11月份略有下降,二手住宅價格已環比“9連跌”。
為改善市場,武漢12月初再次推出樓市優化政策,將住房限購范圍縮小到二環線以內,其余區域全面解除限購。
不僅如此,近期融資端也是利好政策頻出,而且房地產市場再被定調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市場信心有所提振。
但短期內,政策效果難以在房企投資端充分體現。目前房企首要任務依然是保流動,拿地信心還依賴于市場的帶動,從樓市傳遞至土地市場的寒意還在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