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劉子象
全球第二大經濟體重開國門的重磅政策在全球引起關注。
在過去的一天,中國對新冠疫情相關政策進行了重大調整。根據新政,2023年1月8日起,中國將取消入境人員和貨物的核酸和隔離措施,同時對新冠病毒進行降級管理,由目前的“乙類甲管”調整為“乙類乙管”,此外還將有序恢復中國公民的出境游。
截至發稿,全球多地對中國的疫情新政給予了關注報道,總體來看,彌漫著既期待又擔憂的情緒。
目前國外的官方反應主要來自鄰國,例如日本隨之收緊了對中國入境人員的檢疫措施。
首相岸田文雄周二表示,考慮到中國的新冠感染正在激增,日本將從2022年12月30日午夜起,對抵達的全部中國大陸旅客進行落地核酸檢測,同時,7天內有中國大陸旅居史的人員,也將接受檢測。檢測結果陽性的旅客將被隔離7天。此外,日本還將限制航空公司新增飛往中國的航班數量,具體限制細節尚不清楚。
經過兩年多的嚴格邊境管制后,日本于今年10月份重開了邊境。抵達人員只需要在出發前出示疫苗接種證明或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即可。
早在上周,印度國內就出現了收緊中國入境者措施的呼聲。12月22日,印度公共衛生總監TS Selvavinayagam致信聯邦衛生部,表示中國流行的BF.7毒株可能引發印度的新一波感染潮,他要求對來自中國大陸和香港的國際旅客進行強制檢測。
12月24日,印度衛生部要求來自中國(含香港地區)、日本、泰國和韓國的旅客入境時,需要提供新冠病毒陰性檢測報告。整體來看,對于國際旅客,印度目前實行的是對2%的入境人員隨機抽檢的政策。
印度近來對中國流行的BF.7毒株表現得比較擔憂。稍早前,該國發現首例BF.7病例時,印度媒體就給予了重點關注。截至發稿,印度共發現4例BF.7病例。
12月27日,《經濟時報》援引消息人士的話稱,目前印度的主導毒株是XBB,其次是BA.2.75。另據印度病毒學家Gagandeep Kang的說法,目前該國有10種新冠病毒變種在傳播,但病例沒有明顯增加的現象。
在其他地區,意大利北部倫巴第大區要求米蘭的馬爾彭薩機場收緊措施。12月24日,該區發布文件規定,即日起至2023年1月底,所有在馬爾彭薩機場入境的中國旅客需要進行核酸檢測。不過,該國其他機場的措施沒有變化。
除了部分國家對可能的輸入病例表示擔憂之外,外界普遍看好中國新政帶來的出境熱。尤其是比較依賴中國游客的國家,他們期待著中國游客的回歸。例如法國駐華大使館在其官方微博上發布信息:“中國朋友,法國張開雙臂歡迎你們!”
而攜程網的數據顯示,新政消息發布半小時后,熱門跨境目的地的搜索量就增長了10倍。前十名目的地分別為:中國澳門、中國香港、日本、泰國、韓國、美國、新加坡、馬來西亞、澳大利亞和英國。而在另一個平臺“去哪兒”上,新政消息發布15分鐘后,國際航班的搜索量就猛增了7倍,其中泰國、日本和韓國居前列。
12月27日,馬來西亞酒店業協會主席Datin Christina Toh說,盡管中國的新冠病例激增令人擔憂,但是沒有必要對旅客實施嚴格的入境要求。她表示,很多人已經熟悉了新冠病毒,并且知道感染后如何處理。另外,所有酒店都有完善的消毒措施,可以確保旅客的安全。
摩根大通資產管理全球市場策略師朱超平表示,中國的入境新政,意味著大多數主要城市的經濟活動可能很快恢復正常,這對投資者來說“非常積極”。而中國游客的出境游,將提振國外的消費和服務行業,尤其是鄰近的東南亞地區。
他援引內部研究稱,截至今年11月,許多東盟國家的入境游客已恢復到60%至70%的程度,但是與大流行前的2019年相比仍有差距。不過,這個缺口將由中國游客來填補,這是“最后一塊拼圖”。
“感覺中國終于迎來了轉機,”中國美國商會主席Colm Rafferty在談到中國的入境新政時說道。
不過在恒生銀行中國首席經濟學家王丹看來,雖然國際旅客可能會激增,但是恢復到大流行前的水平,可能還需要幾個月才能實現。
在中國開放邊境消息的影響下,周二,亞洲股市受到提振。中國、日本和韓國股市均上漲,東京和首爾的旅游和消費品股走高。
大多數新興亞洲國家的貨幣也走強,美元普遍走低。韓元漲幅最大,上漲約0.7%,觸及今年6月10日以來的最高水平。新西蘭和澳大利亞的貨幣也走高。新西蘭元上漲0.3%至0.6288美元,澳元上漲0.1%至0.67395美元,這兩種貨幣經常被用作人民幣的流動性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