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侯瑞寧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石油)旗下長慶油田天然氣生產再創新高。
界面新聞從中石油長慶油田獲悉,12月27日,長慶油田天然氣產量突破500億立方米。這標志著中國建成首個年產500億立方米特大型產氣區。
如果按照每戶家庭每天一立方米的用氣量計算,長慶油田年產天然氣可供約1.37億戶家庭一年的用氣需求。
今年,長慶油田建成了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氣田產能,全年投產氣井2338口,新增日產天然氣3100萬立方米,確保今冬明春高峰供氣日產氣達到1.6億立方米以上水平運行。
長慶油田下屬的蘇里格氣田,位于內蒙古鄂爾多斯市境內的蘇里格廟地區,是中國首個探明儲量超萬億立方米的大氣田。2022年,蘇里格氣田天然氣生產量已突破300億立方米,占中國陸上致密氣總產量約58%。
長慶油田生產的天然氣西輸銀川、北上內蒙、東進京津冀、南下長三角、延伸粵港澳,承擔著上百個大中城市用氣和調峰作用。
2010年,長慶油田天然氣產量突破200億立方米,躍居中國最大產氣區之后,先后建成國內首個300億、400億立方米大氣區,連續12年保持中國最大產氣區地位。
塔里木產區、鄂爾多斯產區、川渝產區和南海海域產區,被稱為中國四大天然氣產區。
長慶油田開發的鄂爾多斯盆地油氣資源,是國際上典型的“三低”(低滲、低壓、低豐度)油氣田。其中,長慶氣區單井日均產氣不到1萬立方米,僅為國內中、高產氣田的幾十分之一甚至百分之一。
基于國內天然氣需求快速增長的現實,長慶油田為增儲上產,突破了一系列低滲、特低滲、致密氣田勘探和開發關鍵核心技術,近五年收獲了200余口百萬方以上高產工業氣井。
近十年,長慶油田也對天然氣開發進行了數字化轉型及智能化升級,將2萬余口氣井、500余座站(廠)、3萬公里輸氣管線,實現了智能化管理。
長慶油田的天然氣發展起步于上世紀90年代靖邊氣田開發,1997年將天然氣輸至北京。隨著榆林氣田、蘇里格氣田、子洲氣田、神木氣田的規模開發,目前已累計生產天然氣超過5550億立方米,相當于替代7.2億噸標煤,減少二氧化碳等排放物19.56億噸。
在國內,中石油已經建成長慶油田、西南油氣田、塔里木油田、青海油田四大主力產氣區。
2022年,中石油實現天然氣產量1453億立方米,折合約1.15億噸,在該公司油氣產量當量中占比達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