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買車家
盡管不少人認為,純電汽車之所以會逐漸淘汰傳統燃油車,是因為它們擁有更加經濟環保,更加智能的優點。但事實上,新能源汽車在性能方面所表現出來的絕對實力,或許才是它們能夠如此吸引人眼球的原因。
眾所周知,得益于電動機結構上的先天優勢,電動汽車在起步時能依靠電流產生巨大的扭矩,有研究顯示,電動汽車的能量轉換率基本能夠保持在80%以上,而傳統燃油車的能量傳輸效率則只有不到20%。如此之高的傳動效率配合制動系統的能量回收,讓純電汽車能夠在低能耗的情況下,實現瞬時的加速爆發。
由于,電動汽車在啟動時,能夠將電池里的化學能瞬間轉換為扭矩,加之沒有復雜變速箱結構的優勢,使其傳遞效率大大優于燃油車,因此在起步速度方面電動車的優勢明顯。此外,由于電動汽車底部通常配有巨大的電池模組,因此車身重心更低,車輪的抓地力更好,這也有助于汽車起步階段的提速。
舉例來說,搭載最強V8發動機的法拉利F8 Spider,曾因低至2.9秒的百公里加速成績而被譽為是當今車市最強的跑車之一。但尷尬的是,在今年舉行的一場表演賽中,它卻被一輛身材臃腫的GMC悍馬電動皮卡所打敗,而在一般家用車領域,電動車的加速性能也幾乎做到了對同級燃油車的碾壓。
在傳統汽車時代,一輛普通家用車的百公里加速若是能達到8秒以內,那絕對算得上是一輛性能不錯的車了,若是百公里加速能低于5秒,那幾乎是普通消費者買不起的車型。不過,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不斷發展,如今30萬元左右的電動汽車,已基本都能夠實現百公里加速輕松破五秒的成績,這在以前完全是無法想象的。
不過,對于純電汽車所擁有的超高性能,也有不少業內人士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他們認為,對于高性能賽車來說,更好的加速能力肯定是好的,但對于大多數家用產品而言,擁有太快的加速可不是什么好事,畢竟城市復雜的交通路況能夠給駕駛者提供的容錯空間并不算多,相較于接受過專業訓練的專業賽車手來說,普通司機對于汽車速度的敏感度和掌控力明顯不足,這無疑會帶來更多的安全隱患。
而對于對大多數擁有車身穩定、緊急制動、自動駕駛輔助等系統的汽車來說,保持在一個合理的速度區間非常重要,若是盲目追求汽車加速和最高速度,恐怕會影響這些主動安全配置及智能功能在關鍵時刻的發揮。
由于在中高速行駛時,純電汽車的電動機溫度會隨著負荷的增大而升高,為了保證車輛安全,部分汽車會選擇降低功率,從而影響汽車的高速加速能力,這對于高速行車來說并不安全。此外,受限于當前電池技術的瓶頸,目前大多數純電汽車的電池系統都會在電量不足時降低性能以進入節電模式,從而保證更長的續航,這對于汽車的駕駛體驗和穩定性來說,無疑也會產生影響。
綜上來看,盡管在“性能釋放”的層面,純電汽車的確擁有著諸多先天優勢,但對于“我們是否已經做好了迎接更好性能的準備”這一問題上,我想我們仍有很多需要深入研究和討論的課題。至少在態度上,應該保持足夠的謹慎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