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略財經
在閱讀文章之前,我們先來看一組數據。
據奧維睿沃數據顯示,2022年全球彩電市場前三季度累計出貨量144.6M(M=百萬臺),同比下降5.9%,其中高端OLED TV出貨4.5M,增長2.1%;全球彩電出貨面積101M㎡,同比下降4.5%。
另一方面,根據奧維云網(AVC)全渠道推總數據顯示,2022年3季度,中國家用智能投影(含激光)銷量為178.6萬臺,同比增長53%;銷額為32.7億元,同比增長66%,3季度規模增長超預期。一些彩電品牌如創維、海信、三星、夏普等都紛紛跟進。
在一升一降的對比下,一些志得意滿的投影儀品牌打出“無屏時代”的口號,認為傳統彩電已經走向末路,未來投影儀將會取代彩電在客廳中的位置,成為新的客廳娛樂中心。
事實真的如此嗎?
世界杯催熱投影儀市場
在此前世界杯小組賽上,阿根廷爆冷以1-2的比分不敵沙特阿拉伯,賽后,有憤怒的球迷怒砸自家電視機來發泄心中的不滿。而一眾智能投影品牌也趁機打起了廣告,比如Vidda,“早知道看球就買投影了,屏幕大還砸不爛”,在博君一笑的同時,也讓不少人有了新的疑問,難道用電視看比賽已經過時了嗎?
事實上,世界杯和雙十一的“雙重Buff”,令投影儀企業的確有了調侃彩電企業的底氣。據洛圖科技發布的《中國智能投影零售市場月度追蹤報告》顯示,今年10月,中國智能投影儀(不含激光電視)線上銷量和銷售額分別為39萬臺和8.3億元,其中,前者同比暴漲105%,創下年內最高漲幅。
另外,根據美團方面數據顯示,開賽前三天,平臺上投影儀的外賣單量同比上漲達165%,與之配套的音箱外賣單量同比上漲超過100%;此前京東電器聯合后浪研究所發布《年輕人潮流電器新品報告》顯示,在年輕人最想入手的電子產品TOP5中,投影儀位列榜首,智能投影正在成為年輕消費者的心頭好。
大肆吹捧“無屏時代”是真的嗎?
在投影儀銷量暴增的當下,有些媒體開始為其站隊,打出“幾年之后,彩電就會徹底被淘汰”、“無屏時代”的口號。
在這種宣傳中,投影儀的優點被放大。首先被提到的就是屏幕大,可以實現百寸的高清投影。隨后就是價格低,同樣百寸的電視,價格達到上萬,而同尺寸的投影儀價格只有千位數。最后就是護眼,在宣傳中,因為投影儀將畫面用光投射到墻面,然后再在墻面或幕布上成像。在這些畫面的光進入人眼時,它其實已經經過兩次折射,光線不再是直射,而是經過了漫反射。因此這種光線對眼睛來說傷害沒有電視的直射光線那么大。
實際上真的如此嗎?
實際上,由于投影儀的成像原理問題,其在白天有環境光的影響下,在強光線下不能完美地展示畫面。因為投影儀顯示原理為漫反射,也就是說只要有光射在幕布上,它就會被你的眼睛看到,環境光也不例外。因此,觀看投影儀往往需要在較暗的環境,然而在黑暗環境中長時間視物,眼睛的睫狀肌容易進入緊張狀態,由于長時間得不到放松便也會導致用眼疲勞。再者,黑暗中過于專注看太亮的屏幕,還會使眨眼頻率降低,不利于眼角膜保持濕潤度,容易造成眼干眼澀,反而進一步傷害眼睛。
此外,投影儀雖然能做到投放大尺寸畫面,但是在清晰度上卻無法比肩傳統彩電。市面上上萬價位的投影儀,其清晰度只能達到1920*1080,但是同價位的電視甚至可以達到8K的清晰度。
最后,在自動化生產和多年的技術積累下,高端彩電的價格進一步下挫,其價位與高端投影儀十分逼近。很快,投影儀也會失去它的價格優勢。
鹿死誰手,猶未可知
從消費者角度來看,智能手機、移動互聯網的發展,讓消費者弱化了看電視的習慣,這自然也影響了彩電的需求;而在觀影方面,智能投影體積小、重量輕,擺放和攜帶都不是問題,也打破了尺寸的約束,可以輕松呈現出百吋的屏幕效果,滿足用戶對于大屏娛樂、辦公的觀影需求。經過幾年的發展,智能投影產品技術已經有了肉眼可見的進步,相比之下,彩電似乎并沒有更多的優點能吸引年輕人購買。
但是作為一個發展時間較短的品類,投影儀并不能完全實現商家宣傳中提到的效果。畫面模糊、投影機無法正常開機、在使用時突然關機、使用時幕布畫面出現白點、投影儀的使用壽命短、維修費用高且維修周期長等,都是現在投影儀產品在使用中常常出現的問題。投影儀要想真正成為“無屏時代”的新寵,恐怕還需要做出更多的努力。
家電網主編李韜認為,如果始終固步自封,不能突破當下在技術上的關卡,那么未來就一定會被這個市場所淘汰。“適者生存”這樣的道理,不僅僅適用于生物進化論,也同樣適用于當下各行各業的發展。人是如此,彩電行業和投影儀行業亦是如此。要想始終保持向上的朝氣和蓬勃的活力,就必須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大刀闊斧的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