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劉子象
隨著新冠感染人數的激增,近日中國不少地區的退燒藥“一藥難求”。印度看到了商機,表示要加強向中國出口退燒藥。
據環球網報道,12月22日,印度藥品出口促進委員會(Pharmexcil)主席Sahil Munjal表示,正準備增加對中國的退燒藥出口。他對路透社說,印度制藥商收到了咨詢,要求他們提供布洛芬和撲熱息痛的報價,這些藥物在中國的需求量很大。
印度外交部表示要“幫助”中國。該部發言人Arindam Bagchi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說:“我們正在密切關注中國的疫情情況。作為‘世界藥房’,我們一直在幫助其他國家。”
根據Pharmexcil最新的年度報告,印度對中國的醫藥出口僅占其2021-2022年度總出口的1.4%,它的最大出口地是美國。
世界藥房
作為“世界藥房”,印度擁有全球前20家仿制藥公司中的8家。印度仿制藥的供應量占據全球20%的份額,排名第三,在價值方面排名第十四位。
據印度品牌資產基金會 (IBEF) 的數據,印度主要出口藥物制劑和生物制品,這些產品占其藥品出口總額的75%左右。印度還是全球最大的低成本疫苗出口國,世衛組織的疫苗需求約有65%-70%來自印度,而全球疫苗約60%來自印度。印度疫苗的優勢主要集中在百白破、卡介苗和麻疹等疫苗方面。
印度制藥部在其2020-2021年度報告中指出,制藥行業已成為該國對外貿易的主要組成部分,它還吸引了不少外資。2022財年印度藥品出口額為246億美元,與前一年持平。
與2013年同期相比,在2022年4-10月期間,印度的醫藥出口增長了138%。聯邦衛生部長Mansukh Mandaviya表示,印度的藥品出口正在引領世界,已經成為全球醫藥強國。
印度近三分之二的出口集中在北美自由貿易區、歐洲和非洲。2021-2022年,印度制藥業的前五大出口目的地分別為美國、英國、南非、俄羅斯和尼日利亞。
美國是最大買家,且份額正在持續增長。在2021-2022年間,美國進口了印度29%的醫藥產品,英國和俄羅斯分別進口了3%和2.4%。在過去三年中,印度對美國的醫藥出口價值以6.9%的復合年增長率增長,英國和俄羅斯同期的年復合增長率分別為3.8%和7.2%。
印度藥物憑借低廉的價格,在全球打響了知名度。作為低價藥品供應大國,印度積極進軍非洲市場。但是近期的安全事件,損害了印度制藥業在非洲的聲譽。
今年7月以來,岡比亞70名兒童死于急性腎損傷,事故原因指向四種印度制造的止咳糖漿。10月份,世衛組織還就止咳糖漿事件發出了全球警報。
印度藥品出口促進委員會總干事Udaya Bhaskar說,岡比亞事件是一種“反常現象”,印度為此感到難過,這一事件肯定會影響該國出口和制藥公司的形象,但他認為聲譽受損將是短期的。
政府扶持
印度成為“世界藥房”,離不開政府的多方面支持計劃。早在1970年,印度政府就通過藥物專利保護制度,為本土藥企的長期蓬勃發展提供“保護傘”。
2008年,印度政府專門成立了制藥部。該部門的主要職能是確保以合理的價格提供藥品,保證中央制藥廠的正常運作、支持項目以及計劃制定和預算監督等。2017年,印度政府推出了“制藥業促進和發展計劃”(PPDS),為開展研討會、展覽和代表團等方面的工作提供財政支持。
在加強基礎設施方面,印度推出“加強制藥業”(SPI)計劃,提供了500億盧比(6450萬美元)的總財政支出;針對藥品、關鍵性起始材料(KSM)、醫療器械、大宗藥品園區等,政府則推出了生產掛鉤獎勵(PLI)計劃。該計劃預計將在2022年-2028年的六年內,為印度藥品帶來29.4萬億盧比(370.9億美元)的增量銷售。
為了提高該國中小企業在全球范圍內的競爭力,印度政府實施了“制藥技術升級援助計劃”(PTUAS),以促進中小企業達到世衛組織的相關規范。
在國際上,與西方的合作伙伴關系也進一步提升了印度的制藥地位。尤其是背靠美國這個全球最大的藥物研發國,使印度成為美國專利藥物仿制的“后花園”。
據印度藥品出口促進委員會數據,截至2020年12月,印度公司贏得了4346個美國“簡略新藥申請”(ANDA)批準。擁有ANDA批準意味著可以生產藥物研發大國美國的相關仿制藥。印度擁有的符合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 (FDA) 標準的制藥廠數量全球第二,僅次于美國本土。截至2021年8月,美國FDA批準了741個印度制藥廠。
2021年,美國將印美關系從“戰略伙伴”提升為“全面的全球戰略伙伴”,進一步加強了兩國衛生領域的合作。同年,通過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機制,印度在亞洲地區分發了10億支印度生產的阿斯利康等疫苗,大大刷了一波存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