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小米變陣,雷軍和新二號盧偉冰的新考題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小米變陣,雷軍和新二號盧偉冰的新考題

小米手機如何站穩高端,小米汽車又將如何按時量產上市?

文|獵云網 王非

雷軍發布的一封全員信,再次宣告小米高管層變陣。

其中,小米集團總裁王翔將于月底退休,作為高級顧問繼續為公司服務,小米集團總裁一職將由盧偉冰接任。聯合創始人洪鋒和王川也將于今年年底退出業務一線,以聯合創始人的身份繼續在合伙人委員會繼續支持和推動公司戰略發展。

換言之,不久后,小米初期的八位聯合創始人,除去辭職的黃江吉周光平二人,和已經退居或即將退居二線的林斌等五人,將只留雷軍一人奮戰在一線。

如今,小米高端化戰略剛剛經過三年探索,并未站穩腳;被寄予厚望的造車業務,也尚未迎來收獲期;小米股價也已回退到官宣造車前的低位。

“風雨飄搖”之際,再遇高管層“退休潮”,雷軍和他的小米,顯然面臨著不小的挑戰。

來源:雪球

八大金剛只剩雷軍堅守一線,高管層“一二代交棒”

2010年4月6日,小米公司正式成立,并入駐銀谷大廈,從中關村保福寺橋的銀谷大廈起步,到望京的卷石天地,再到清河的五彩城。

這一成長歷程,有林斌、洪鋒、王川、劉德、黎萬強、黃江吉、周光平這七位創始人一直陪伴在雷軍身邊,他們也被外界譽為“八大金剛”。

自2018年開始,小米組織架構調整變得極為頻繁。

2018年4月,黃江吉、周光平辭去小米公司職務,他們遺憾地未能見證小米上市以及搬入科技園新家;同樣在2018年,小米新設集團組織部,劉德擔任該部部長后基本告別業務一線;2019年,林斌出任小米集團副董事長后也鮮有露面;2020年6月,黎萬強卸任小米旗下多家公司高管職務。

不久后,伴隨洪鋒和王川退出業務一線,小米八位創始人中處于一線的便只有雷軍一人。

此前,王翔曾在高通工作過13年。2015年7月,王翔加盟小米并成立小米國際部,在他的帶領下,小米海外業務迅速成長。

于是,雷軍在全員信中給予了高度評價,“翔總自2015年7月加入小米以來,先后參與組建了知識產權、國際業務、法務、戰略合作等團隊,并對推動相關業務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2019年11月晉升集團總裁后,帶領團隊不斷建立、完善相關體系,在提升集團體系化綜合治理方面做出了優異成績。7年多來,翔總為小米傾其所有的投入和付出。”

王翔曾在接受《中國企業家》采訪時表示:“小米之所以能夠成功,核心是效率和創新,但是曾經高效的扁平化結構顯然不適合現在的小米?!庇美总姷脑捳f,小米內部的管理開始從“游擊隊”向“正規軍”轉變。

為了解決管理層“缺人”的問題,雷軍開始大量招募外部人才。盧偉冰便是雷軍“三十次顧茅廬”請來的“牛人”, 雷軍曾在多個公開場合表示,“前前后后花了兩年時間,終于請到了盧偉冰?!?/p>

在小米內部看來,王翔退休、盧偉冰履新更像是小米內部一二代高管層的權力交替?!敖裉旆窒淼囊幌盗邢?,對小米而言,有著里程碑式的意義。這宣告了,小米管理層實現了順利的交棒迭代,并為未來的持續發展做好了準備。”雷軍在內部信中表示。

雖然出身康佳、天宇朗通以及金立等手機公司,但也并不妨礙盧偉冰被小米重用,甚至創造了四年連升四級的驚人速度。

雷軍在此次的內部信中對盧偉冰不吝贊美:“偉冰和我相識多年,有著手機行業的豐富經驗以及杰出的行業影響力。2019年初加入小米后,兢兢業業,有口皆碑,從Redmi品牌負責人,到中國區總裁,再到統領中國區、國際部和印度區三大戰區業務,偉冰一步一個腳印,贏得了集團管理團隊的高度認可和尊敬?!?/p>

主業失速,又陷裁員風波

眾所周知,智能手機業務是小米的“支柱”,牽一發而動全身。

根據本年度第三季度的中國手機市場份額數據顯示,智能手機出貨量為7000萬臺左右。其中,小米的市場份額跌到了13%,較比2021年第三季度的市場份額下跌了17%,出貨量更是下跌了190萬臺左右。最終,小米被蘋果超越,跌至第五。

來源:canalys

此前,小米已連續三個季度出現營收、凈利雙下滑局面。

雖然在2022年第三季度,小米止住了下滑的頹勢。但是在最新財報中,呈現給大眾的仍是一個全面“失速”的小米。

今年三季度,小米集團智能手機業務收入425.14億元,同比下滑11.1%;IoT 與生活消費品業務收入為190.58億元,同比下滑9%,環比減少3.8%;互聯網服務業務營收為70.7億元,同比減少3.7%,環比增加1.4%;當季總營收為704.74億元,同比減少9.7%;經調整凈利潤為21.17億元,同比大幅下滑59.1%。

小米兩年前發布的11系列,仍面臨嚴峻的質量質疑,雷軍急需靠著最新力作來站穩“高端”定位。

于是在12月11日,小米剛剛發布了13系列新品。在發布會上,雷軍照例“全面對標蘋果”,在屏幕、設計、性能、溫控上,不僅是對標甚至在許多方面勝過了蘋果。在最新發布的全員信中,雷軍對小米13系列的評價是“高端戰略經過三年探索,剛剛交出了一份階段性答卷之作”。

就是這樣一份答卷,也難言完美。有用戶在微博發文投訴,小米13系列宣傳重頭戲中的攝像頭“后置主攝起霧”。

不止于此,發布會后不久的裁員風波,再一次將小米拖入輿論中心。

事實上,在第三季度財報會上,小米總裁王翔就表示,自今年年初,小米便堅持“降本增效”,并表示,為了明年整個業績的提升,小米會持續開展“降本增效”工作。

為了“降本增效”,裁員顯然是見效最快的一招。根據相關消息,小米的此番大裁員,涉及手機部門、互聯網部門以及中國區,個別部門的裁員比例達到75%,而整體裁員達到6000人。如果按小米9月底的32609的中國員工總數來計算的話,這次裁員的整體比例接近20%。

對于傳言中“6000人、20%”的大裁員,小米方面稱之為“謠言”。小米稱實際的裁員比例10%左右,并“對被裁員工進行了N+2的補償,年假折雙薪”。

100億美元造車不容有失,仍要面臨資質等問題

雷軍在內部信中提到“造車大業”時說,“我們智能電動汽車業務進展也一直超預期,我們對2024年上半年順利量產上市充滿信心?!?/p>

有消息稱,小米汽車公司上下都在以2024年量產為目標,雷軍更是把自己三分之二的時間放在小米科技園,時刻關注小米汽車新進程。

自2021年3月官宣“100億美元造車”后,小米汽車有限公司和小米科技有限公司先后成立。2022年4月,小米汽車北京工廠所在地正式開工建設。

除了按照規劃推進汽車工廠的建設,關于技術的儲備,小米也在有條不紊進行著。截至2022年中,小米汽車專利總數已超過200件。這些專利既包括自動駕駛技術和電控系統,也涉及智能座艙以及車聯網等領域。

而除了自身專利外,小米在投資方面也是下了重本。為了全面推進造車進程,小米投資了大批和新能源汽車相關公司,涵蓋了芯片、自動駕駛、動力、制造、智能座艙、車后服務等整個新能源產業鏈。

在造車進度條開始滑動后,小米在半導體、動力電池、激光雷達等領域猛下投資,截止2022年初,小米已經投資不少于40家企業。除此之外,小米還把朋友圈擴展到上下游產業鏈。上市企業奧聯電子曾表示,已經進入小米汽車等新能源汽車供應商體系。博俊科技、美力科技等也相繼表示,正在和小米汽車零部件方面接觸。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擋在雷軍面前的仍有不少問題。

“資質”,顯然是第一大攔路虎。今年8月,據彭博社報道,由于小米取得獨立生產汽車的許可證有所延誤,小米正在和北汽集團商談合作生產電動汽車的相關事宜。隨后,又有市場傳言稱,小米可能會在2023年6-7月獲得造車資質。

其次,是造出類似“小米手機”那樣,被市場寄予“10萬元以內”的電動車,還是像小米手機那樣沖擊“高端”,也是雷軍不得不再三思考的問題。

根據行業內相關信息了解到,小米造車的第一款車為純電轎車,整車售價上限高于30萬元,定位中高端車型。并且有高低版兩個配置,其中低配車型計劃搭載400V電壓平臺,搭載磷酸鋰鐵刀片電池;高配版計劃采用800V電壓平臺,搭載寧德時代的麒麟電池。

而想要立足高端市場,自動駕駛也是小米必須下重注的發力點。

在8月11日新品發布會上,小米以視頻形式公開其自動駕駛技術路面測試情況。路測場景包括高速、城市、泊車等,測試功能包括主動選擇車道、進出匝道,并線超車、避讓障礙物、記憶泊車等。據業內人士表示,上述測試視頻中,很少有“一鏡到底”的鏡頭,很多都是經過剪輯拼接而成。另有相關媒體報告,小米自動駕駛業務已由原定的全棧自研或將暫時轉為供應商方案。

造手機沖擊高端尚且“經過三年探索,剛剛交出了一份階段性答卷之作”,造車顯然也需要下一番功夫。

只是,留給雷軍的時間,似乎只有一年半了。

小米手機如何站穩高端市場,小米汽車又將如何保證“2024年上半年順利量產上市”,是擺在雷軍和新二號人物盧偉冰面前的當務之急。

雷軍在內部信中表示,集團正處于全新階段的起跑線上。未來將持續加大研發投入,持續推動集團高端化戰略,并推動集團業務聚焦和“精兵簡政”,進一步提升集團運營效率。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雷軍

  • 海爾周云杰,拿什么比雷軍?
  • 科技早報 | 大疆強制員工9點下班;雷軍:人工智能產生的新問題,相關部門要提前立法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小米變陣,雷軍和新二號盧偉冰的新考題

小米手機如何站穩高端,小米汽車又將如何按時量產上市?

文|獵云網 王非

雷軍發布的一封全員信,再次宣告小米高管層變陣。

其中,小米集團總裁王翔將于月底退休,作為高級顧問繼續為公司服務,小米集團總裁一職將由盧偉冰接任。聯合創始人洪鋒和王川也將于今年年底退出業務一線,以聯合創始人的身份繼續在合伙人委員會繼續支持和推動公司戰略發展。

換言之,不久后,小米初期的八位聯合創始人,除去辭職的黃江吉周光平二人,和已經退居或即將退居二線的林斌等五人,將只留雷軍一人奮戰在一線。

如今,小米高端化戰略剛剛經過三年探索,并未站穩腳;被寄予厚望的造車業務,也尚未迎來收獲期;小米股價也已回退到官宣造車前的低位。

“風雨飄搖”之際,再遇高管層“退休潮”,雷軍和他的小米,顯然面臨著不小的挑戰。

來源:雪球

八大金剛只剩雷軍堅守一線,高管層“一二代交棒”

2010年4月6日,小米公司正式成立,并入駐銀谷大廈,從中關村保福寺橋的銀谷大廈起步,到望京的卷石天地,再到清河的五彩城。

這一成長歷程,有林斌、洪鋒、王川、劉德、黎萬強、黃江吉、周光平這七位創始人一直陪伴在雷軍身邊,他們也被外界譽為“八大金剛”。

自2018年開始,小米組織架構調整變得極為頻繁。

2018年4月,黃江吉、周光平辭去小米公司職務,他們遺憾地未能見證小米上市以及搬入科技園新家;同樣在2018年,小米新設集團組織部,劉德擔任該部部長后基本告別業務一線;2019年,林斌出任小米集團副董事長后也鮮有露面;2020年6月,黎萬強卸任小米旗下多家公司高管職務。

不久后,伴隨洪鋒和王川退出業務一線,小米八位創始人中處于一線的便只有雷軍一人。

此前,王翔曾在高通工作過13年。2015年7月,王翔加盟小米并成立小米國際部,在他的帶領下,小米海外業務迅速成長。

于是,雷軍在全員信中給予了高度評價,“翔總自2015年7月加入小米以來,先后參與組建了知識產權、國際業務、法務、戰略合作等團隊,并對推動相關業務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2019年11月晉升集團總裁后,帶領團隊不斷建立、完善相關體系,在提升集團體系化綜合治理方面做出了優異成績。7年多來,翔總為小米傾其所有的投入和付出。”

王翔曾在接受《中國企業家》采訪時表示:“小米之所以能夠成功,核心是效率和創新,但是曾經高效的扁平化結構顯然不適合現在的小米?!庇美总姷脑捳f,小米內部的管理開始從“游擊隊”向“正規軍”轉變。

為了解決管理層“缺人”的問題,雷軍開始大量招募外部人才。盧偉冰便是雷軍“三十次顧茅廬”請來的“牛人”, 雷軍曾在多個公開場合表示,“前前后后花了兩年時間,終于請到了盧偉冰?!?/p>

在小米內部看來,王翔退休、盧偉冰履新更像是小米內部一二代高管層的權力交替。“今天分享的一系列消息,對小米而言,有著里程碑式的意義。這宣告了,小米管理層實現了順利的交棒迭代,并為未來的持續發展做好了準備。”雷軍在內部信中表示。

雖然出身康佳、天宇朗通以及金立等手機公司,但也并不妨礙盧偉冰被小米重用,甚至創造了四年連升四級的驚人速度。

雷軍在此次的內部信中對盧偉冰不吝贊美:“偉冰和我相識多年,有著手機行業的豐富經驗以及杰出的行業影響力。2019年初加入小米后,兢兢業業,有口皆碑,從Redmi品牌負責人,到中國區總裁,再到統領中國區、國際部和印度區三大戰區業務,偉冰一步一個腳印,贏得了集團管理團隊的高度認可和尊敬?!?/p>

主業失速,又陷裁員風波

眾所周知,智能手機業務是小米的“支柱”,牽一發而動全身。

根據本年度第三季度的中國手機市場份額數據顯示,智能手機出貨量為7000萬臺左右。其中,小米的市場份額跌到了13%,較比2021年第三季度的市場份額下跌了17%,出貨量更是下跌了190萬臺左右。最終,小米被蘋果超越,跌至第五。

來源:canalys

此前,小米已連續三個季度出現營收、凈利雙下滑局面。

雖然在2022年第三季度,小米止住了下滑的頹勢。但是在最新財報中,呈現給大眾的仍是一個全面“失速”的小米。

今年三季度,小米集團智能手機業務收入425.14億元,同比下滑11.1%;IoT 與生活消費品業務收入為190.58億元,同比下滑9%,環比減少3.8%;互聯網服務業務營收為70.7億元,同比減少3.7%,環比增加1.4%;當季總營收為704.74億元,同比減少9.7%;經調整凈利潤為21.17億元,同比大幅下滑59.1%。

小米兩年前發布的11系列,仍面臨嚴峻的質量質疑,雷軍急需靠著最新力作來站穩“高端”定位。

于是在12月11日,小米剛剛發布了13系列新品。在發布會上,雷軍照例“全面對標蘋果”,在屏幕、設計、性能、溫控上,不僅是對標甚至在許多方面勝過了蘋果。在最新發布的全員信中,雷軍對小米13系列的評價是“高端戰略經過三年探索,剛剛交出了一份階段性答卷之作”。

就是這樣一份答卷,也難言完美。有用戶在微博發文投訴,小米13系列宣傳重頭戲中的攝像頭“后置主攝起霧”。

不止于此,發布會后不久的裁員風波,再一次將小米拖入輿論中心。

事實上,在第三季度財報會上,小米總裁王翔就表示,自今年年初,小米便堅持“降本增效”,并表示,為了明年整個業績的提升,小米會持續開展“降本增效”工作。

為了“降本增效”,裁員顯然是見效最快的一招。根據相關消息,小米的此番大裁員,涉及手機部門、互聯網部門以及中國區,個別部門的裁員比例達到75%,而整體裁員達到6000人。如果按小米9月底的32609的中國員工總數來計算的話,這次裁員的整體比例接近20%。

對于傳言中“6000人、20%”的大裁員,小米方面稱之為“謠言”。小米稱實際的裁員比例10%左右,并“對被裁員工進行了N+2的補償,年假折雙薪”。

100億美元造車不容有失,仍要面臨資質等問題

雷軍在內部信中提到“造車大業”時說,“我們智能電動汽車業務進展也一直超預期,我們對2024年上半年順利量產上市充滿信心?!?/p>

有消息稱,小米汽車公司上下都在以2024年量產為目標,雷軍更是把自己三分之二的時間放在小米科技園,時刻關注小米汽車新進程。

自2021年3月官宣“100億美元造車”后,小米汽車有限公司和小米科技有限公司先后成立。2022年4月,小米汽車北京工廠所在地正式開工建設。

除了按照規劃推進汽車工廠的建設,關于技術的儲備,小米也在有條不紊進行著。截至2022年中,小米汽車專利總數已超過200件。這些專利既包括自動駕駛技術和電控系統,也涉及智能座艙以及車聯網等領域。

而除了自身專利外,小米在投資方面也是下了重本。為了全面推進造車進程,小米投資了大批和新能源汽車相關公司,涵蓋了芯片、自動駕駛、動力、制造、智能座艙、車后服務等整個新能源產業鏈。

在造車進度條開始滑動后,小米在半導體、動力電池、激光雷達等領域猛下投資,截止2022年初,小米已經投資不少于40家企業。除此之外,小米還把朋友圈擴展到上下游產業鏈。上市企業奧聯電子曾表示,已經進入小米汽車等新能源汽車供應商體系。博俊科技、美力科技等也相繼表示,正在和小米汽車零部件方面接觸。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擋在雷軍面前的仍有不少問題。

“資質”,顯然是第一大攔路虎。今年8月,據彭博社報道,由于小米取得獨立生產汽車的許可證有所延誤,小米正在和北汽集團商談合作生產電動汽車的相關事宜。隨后,又有市場傳言稱,小米可能會在2023年6-7月獲得造車資質。

其次,是造出類似“小米手機”那樣,被市場寄予“10萬元以內”的電動車,還是像小米手機那樣沖擊“高端”,也是雷軍不得不再三思考的問題。

根據行業內相關信息了解到,小米造車的第一款車為純電轎車,整車售價上限高于30萬元,定位中高端車型。并且有高低版兩個配置,其中低配車型計劃搭載400V電壓平臺,搭載磷酸鋰鐵刀片電池;高配版計劃采用800V電壓平臺,搭載寧德時代的麒麟電池。

而想要立足高端市場,自動駕駛也是小米必須下重注的發力點。

在8月11日新品發布會上,小米以視頻形式公開其自動駕駛技術路面測試情況。路測場景包括高速、城市、泊車等,測試功能包括主動選擇車道、進出匝道,并線超車、避讓障礙物、記憶泊車等。據業內人士表示,上述測試視頻中,很少有“一鏡到底”的鏡頭,很多都是經過剪輯拼接而成。另有相關媒體報告,小米自動駕駛業務已由原定的全棧自研或將暫時轉為供應商方案。

造手機沖擊高端尚且“經過三年探索,剛剛交出了一份階段性答卷之作”,造車顯然也需要下一番功夫。

只是,留給雷軍的時間,似乎只有一年半了。

小米手機如何站穩高端市場,小米汽車又將如何保證“2024年上半年順利量產上市”,是擺在雷軍和新二號人物盧偉冰面前的當務之急。

雷軍在內部信中表示,集團正處于全新階段的起跑線上。未來將持續加大研發投入,持續推動集團高端化戰略,并推動集團業務聚焦和“精兵簡政”,進一步提升集團運營效率。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边县| 营口市| 苗栗县| 祥云县| 长武县| 澳门| 金山区| 南京市| 开江县| 宝鸡市| 德清县| 含山县| 乳源| 扎兰屯市| 华宁县| 饶河县| 祁东县| 襄樊市| 大兴区| 六安市| 如东县| 巢湖市| 蓝山县| 英吉沙县| 南华县| 朝阳区| 长武县| 澄江县| 恩施市| 和龙市| 茶陵县| 定陶县| 荥阳市| 哈巴河县| 交城县| 鲜城| 醴陵市| 蒙阴县| 平利县| 阿克苏市| 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