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安徽發布”消息,2022年12月23日,安徽省舉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通報疫情防控最新情況。安徽省衛健委主任陶儀聲介紹,根據愿檢盡檢核酸檢測陽性率、居民自測抗原陽性率、發熱門診就診患者數和陽性檢出率等監測數據綜合分析,近日安徽省疫情仍處于上升階段,但上升速度在逐漸減緩。
“根據數學模型預測,結合專家評估判斷,預計我省大部分地區將在月底前達峰,并在高位維持2-3天后,進入下降通道。”陶儀聲表示,部分人口密度大、人員流動性大的地區,其達峰時間可能比預測的時間提前。例如合肥市,經預測可能會在25-26日左右達到高峰。
陶儀聲表示,截至12月22日,全省二級及以上醫療機構無新冠肺炎重癥患者,其他類型的住院重癥人數相對穩定,日均住院重癥患者4687人,日均床位使用率60.39%。此外,通過小樣本抽樣調查顯示,目前農村地區的感染率仍低于城市地區,農村地區達峰的時間會晚于城市地區,但也不會推遲很久,有很大的可能會緊隨城區之后進入發病高峰。
據介紹,當前,疫情防控的工作目標主要是保健康、防重癥。根據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和安徽省委、省政府部署,安徽省將全力以赴做好重癥救治資源準備工作,應對發病高峰可能帶來的重癥增多問題。
全省加快ICU病床擴容。二級及以上醫院ICU床位總數7323張,占總床位比重2.98%。三級醫院ICU床位5922張,占總床位比重4.13%,可轉換ICU床位2762張,占總床位比重的1.92%,空床2456張,短期內可以滿足群眾住院需求。已培訓儲備重癥醫師6131人;正在開展重癥專業相關科室護理人員遠程培訓,12月31日前預計培訓2萬人。
安徽省已分別成立由省立醫院、安醫大一附院、省公共衛生臨床中心負責人為主持人,呼吸內科、感染病科、重癥醫學科和兒科、婦產科27名省級專家為成員的會診專家組,對各市重癥病例救治開展會診和指導工作。同時組織91名專家成立4個巡診指導專家組和8個兒童、孕產婦專家指導組,對16個市實行分片包干,提升兒童、孕產婦和重癥病例的救治效果。
關于“兩節”期間農村地區疫情防控,陶儀聲表示,全省加快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接診能力。在全省658家二級及以上醫院已全部設置發熱門診的基礎上,1612個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已按要求全部設置發熱診室(門診),將部分核酸采樣屋轉化為發熱醫療站,鼓勵規模大、覆蓋人口多的村衛生室設置發熱診室,保障群眾就近獲得健康服務。
安徽省還建立省、市三甲綜合醫院對口包保縣級醫院工作機制。指定省、市三甲綜合醫院對口包保縣級醫院,由對口包保的城市三級醫院負責指導縣級醫院重癥救治。同時,建立重癥患者綠色轉診通道,明確轉診聯系人和轉診電話,及時將超出縣醫院救治能力的患者轉至幫扶的三甲綜合醫院。省內明確,城市三級醫院都要接收基層轉診的患者,不能因對應的幫扶關系而拒收其他醫院轉診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