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融觀察團
作為國內互聯網金融行業的重要融資渠道,ABS(資產證券化)的發行在2022年仍熱度不減。特別是互聯網巨頭系金融公司,雖然螞蟻集團旗下小貸公司自2021年后便淡出ABS發行名單,但京東科技、美團、度小滿、360數科、字節跳動的身影愈發顯著。其中,京東科技在發行項目數量和金額上均格外引人注目,已然成為巨頭ABS發行的領軍者。
新經濟觀察團在上交所網站發現,僅12月份一個月,京東科技相關的六單ABS就迎來新動態,擬發行金額共計270億元。
其中,兩單共50億元的ABS項目處于“已反饋”狀態。
12月23日,《中信建投博遠2號第1-30期資產支持專項計劃》顯示“已反饋”。該項目原始權益人為重慶京東盛際小額貸款有限公司,計劃管理人為中信建投證券,擬發行金額為30億元,受理日期為今年11月7日。
截圖來源:上交所
12月19日,《京東科技商票普惠金融2號1-10期資產支持專項計劃》同樣顯示“已反饋”。項目原始權益人為中航信托,計劃管理人為天風(上海)證券資管,擬發行金額20億元,受理日期為12月5日。
此外,本月京東科技還有四單ABS被上交所通過發行,發行金額共220億元。
其中,12月15日,《京東科技-京誠系列8號1-10期供應鏈保理合同債權資產支持專項計劃》顯示“通過”。該項目擬發行金額為80億元,原始權益人為上海邦匯商業保理有限公司,計劃管理人為華泰證券(上海)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受理日期為2022年11月11日。從受理到通過,只用了一個月時間。
截圖來源:上交所
同日,《平安證券禾昱三號1-5期資產支持專項計劃》也被上交所通過。項目發行人為北京京東世紀貿易有限公司,管理人為平安證券,擬發行金額30億元,受理日為11月2日。
截圖來源:上交所
此外,12月12日,《京東科技-京誠系列9號1-10期供應鏈保理合同債權資產支持專項計劃》也已顯示“通過”狀態。該項目擬發行金額也是80億元,原始權益人為上海邦匯商業保理有限公司,計劃管理人為平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受理日期為2022年11月17日。從受理到通過,只用了二十多天。
12月8日,《京東科技-京贏1-20期資產支持專項計劃》也被上交所“通過”。該項目擬發行金額為30億元,原始權益人為上海邦匯商業保理有限公司,計劃管理人為天風(上海)證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受理日期為2022年10月21日。從受理到通過,用了一個多月。
從全年來看,京東科技的ABS發行量已十分驚人。新經濟觀察團據上交所和深交所官網不完全統計發現,京東科技ABS的發行主體主要有三個:即北京京東世紀貿易有限公司、重慶京東盛際小額貸款有限公司和上海邦匯商業保理有限公司,對應的底層資產有京東白條、金條和供應鏈金融。
2022年初至今,京東科技在兩大交易所的ABS發行量已達到19單,其中17個已通過發行,2個處于“已反饋”狀態,至今累計擬發行金額達到933.9億元。從交易所看,上交所發行15單,深交所4單。
京東科技2022年ABS發行情況表制圖:新經濟觀察團 數據來源:深交所、上交所
通過將上述資產打包成資產證券化產品,京東將相關業務量實現出表。而近千億的ABS發行量也能從側面顯示,京東科技的京東白條、金條和供應鏈等金融業務規模穩步上升,資金需求旺盛。盡管在此前的招股書和對外宣傳中,京東科技致力于將金融業務隱藏在各類“解決方案”之下,但真實數據和動態都顯示京東科技的主要收入來源都是金融業務。
而在近期,京東科技再次傳出上市消息,最快將于年底前在香港提交招股書。而根據此前的招股書,京東科技的營收來源主要是京東白條、京東金條、小微信貸、支付等金融產品。
例如,知名消費信貸產品“京東白條”被歸于最大的營收來源“商戶與企業數字化解決方案”之中。2017年-2020年上半年,京東白條產品科技服務收入分別為14.73 億元、27.34億元、32.10億元和17.94億元,占同期“商戶與企業數字化解決方案”比分別為20.2%、27.3%、29.4%和33.2%,逐年上升。
京東金條實現的科技服務收入分別為9.20 億元、20.88億元、36.60億元和 26.36億元,近三年復合增長率為99.41%,在第二大收入來源“金融機構數字化解決方案”的營收比重分別為59.5%、63.3%、58.9%和61.5%。
報告期各期,京東金條的年度活躍用戶數分別為302.08 萬戶、677.31萬戶、1520.57萬戶和1424.17萬戶,近三年復合增長率為124.36%;同期,京東金條的促成的貸款規模分別為1036.85 億元、2554.92億元、4589.15億元和2612.17億元,近三年復合增長率為110.38%。
如今的京東科技,將云和AI業務收入麾下,不知在未來的招股書里,金融業務又會以什么姿態示人?又會對ABS的發行作何解釋?我們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