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戈振偉
深圳國資又出手了。
12月22日,中國寶安(000009.SZ)公告稱,股東承興投資及其一致行動人鯤鵬新產業于2022年12月8日至12月22日期間,通過競價交易系統增持1.2498%中國寶安股份,增持后,二者合計持有16.0402%的股份,成為中國寶安第一大股東。
據中國寶安同日發布的《詳式權益變動報告書》,承興投資與鯤鵬新產業均為深圳市鯤鵬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稱“鯤鵬資本”)的全資子公司。鯤鵬資本是深圳市委、市政府為助力全市產業轉型升級而設立的國有資本運作平臺。背后實控人為深圳市國資委。
此次增持后鯤鵬資本成為中國寶安的第一大股東,未導致中國寶安實際控制人發生變化,中國寶安在此次權益變動后仍無實際控制人和控股股東。
深圳國資憑借屢次關鍵的出手在資本市場聲名鵲起,經常在資本市場物色優質標的進行參股或控股,這次對中國寶安可謂志在必得。近半年來,它通過承興投資五次買入中國寶安股票,持股比例變動達到6.2498%。
中國寶安是一家“資深”上市公司,A股市場的深圳名片,1991年6月在深交所上市,是新中國第一批上市公司,同時也是新中國第一家股份制企業。
中國寶安旗下擁有貝特瑞(835185.BJ)、馬應龍(600993.SH)、國際精密(0929.HK)三大上市公司,分別是鋰電池正負極材料、中藥和精密制造領域的龍頭企業,形成了以高科技產業為主導,以醫藥健康、股權投資為輔的業務格局。
目前,中國寶安對貝特瑞、馬應龍的持股比例分別為68.36%和29.27%。2021年度,中國寶安實現營業收入176.06億元,凈利潤10.36億元,主要利潤來源于前述兩家公司。
當前,深圳已明確穩住制造業基本盤,培育發展壯大“20+8”產業集群,增強實體經濟發展后勁。而深圳“20+8”產業的一些龍頭主要集中在民營企業,以新能源產業為例,新能源汽車龍頭比亞迪、負極龍頭貝特瑞,三元前驅體龍頭格林美、電解液龍頭新宙邦等都是民營企業。
這意味著,深圳國資必須主動擴張,通過投資、合作或者互相參股的方式,盡早進入這類產業并且將其逐漸培養壯大,這樣才有利于國有企業在未來產業發展中發揮先導作用,擁有話語權,成為產業鏈的“鏈長”。
深圳市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王勇健此前在工作報告中也表示,深圳國資將以更大力度推動國有資本向主責、主業和資本市場集中。圍繞全市“20+8”產業集群工作部署,發展壯大一批科技領軍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單項冠軍企業。
截至12月23日收盤,中國寶安(000009.SZ)報12.47元/股,當天跌1.27%,最新市值322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