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快刀財經 朱末
“睫毛彎彎眼睛眨呀眨眼,話說到嘴邊怎么會轉彎,你的微笑,像月彎彎。”
每首流行歌曲風靡背后,都代表著審美的變化。如今,貼假睫毛早已成為全世界潮流女孩的“小心機”,只需幾塊錢、幾分鐘,就可以擁有一雙迷人靈動的眼睛,還可以根據妝容和心情,來選擇不同的長度、卷翹程度來做搭配,何樂不為。
買的多了,有網友注意到,自己每回下單假睫毛,始發地都顯示山東平度。結果不問不知道,原來平度正是全國最大的假睫毛生產基地,低調的“假睫毛天堂”。
就連國外很多著名美妝品牌,也是千里迢迢委托平度假睫毛工廠,包括國內外一些明星,從寧靜到昂碧斯等,都曾佩戴過平度的假睫毛。
毫不夸張地說,全球每10對假睫毛就有至少7對來自山東平度。走在平度市睫毛產業的發源地和聚集地——大澤山鎮長樂片區,便可以發現,幾乎每隔百米,就是一家假睫毛工廠。
平度政務網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平度市經營范圍含眼睫毛的市場主體共有2165戶,一年生產1.2億副假睫毛,賣出的假睫毛可繞青島市5圈,生產份額約占全球70%,擁有上千種不同樣式、品類的睫毛成品。
就是這個看似平平無奇的東方小鎮,憑借著高超的“造假”手藝,每年都在努力向全世界女性輸出產值高達70億元的假睫毛。
商業江湖里,“勿以利小而不為”。小,可以是小商品、小老板,也可以是小企業、小市場,但小未必不可以博大。
看似不起眼的小生意,闖入市場縫隙,同樣能成為塔身之鉆石。
01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假睫毛王國”如何誕生
睫毛是“假”的,但市場卻是真的。
誰能想到,靠著假睫毛生意,不僅盤活了平度這個曾經一籌莫展的貧困縣,還成為了鎮經濟的支柱產業,帶動了其他產業的蓬勃發展,更是山東全省外貿轉型的升級樣本。
平度的假睫毛產業最早可以追溯到1976年。因為青島與韓國隔海相望,當時有不少韓國企業來青島辦廠,同時帶來了制作假睫毛的技術。
平度一位從事外貿工作的崔姓村民,敏銳捕捉到了商機。他將這一項目引入村里,在鎮上建起了假睫毛加工村辦小廠,開始集體生產,這正是平度假睫毛加工的產業雛形。
此后,因為改制,集體生產轉而變為家庭作坊開始承包經營。真正帶來火種的,是第一批敢于跑市場的人,高善敏便是其中之一。
頗有生意頭腦的高善敏跑遍了廣州、深圳、義烏、武漢以及東三省進行考察,了解到“東北女孩喜歡濃密的假睫毛,南方女孩偏愛單薄自然的款式”。市場對于假睫毛的需求之大,讓高善敏又驚又喜。
變化日新月異的90年代中期,大城市的女孩子們已經很熱衷打扮自己,特別是逢節假日出門,都會戴上一副假睫毛。
高善敏粗略一算,假如大城市里有5000萬女性,每個人一年戴10副假睫毛,那一年的市場需求量就是5億副,這是筆相當可觀的數目。
當機立斷,高善敏開辦起了假睫毛加工作坊。隨著時間軸的推移,親戚帶親戚,一家傳一家,越來越多的當地人開始復制這種“賺錢”的成功經驗。
假睫毛作為一個勞動密集型產業,技術門檻低,需要大量細致耐心的女性勞動力。村里恰好不缺30-50歲在田間地頭勞作的婦女,其他輔助產品,如假睫毛膠水、包裝盒等,當地也都能自己生產。
依托小鎮的勞動力優勢和區位優勢,大澤山鎮的假睫毛產業發展得風生水起。20世紀90年代末的假睫毛廠女工,一個月的薪水就有1500元,從當地拿貨去跑市場的小販,三五天就能凈賺五六千元,而生產商的年收入最少有20萬元。
外貿的興起,又帶來了新的機遇。小鎮生產的假睫毛開始沖出國門走向國際市場,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箱假睫毛漂洋過海,成為日韓、歐美市場的搶手貨,有些制造假睫毛的公司,依靠跨境B2B貿易,加上為海外品牌代工,年銷售額可達1個億。
一副副批發價僅為幾元的假睫毛,給當地人換來了實實在在的“真金白銀”。數據顯示,平度的假睫毛年產值可達70億元,占全國總量的80%,全球市場份額的70%。
高速狂奔下,危機也在不期而至。
02 惡性競爭愈演愈烈,轉型之路迫在眉睫
由于行業粗放式的發展,平度許多工廠的生產模式都以手工作坊為主,假睫毛工廠滿大街扎堆的結果是,低價競爭愈演愈烈。
入局早只是占了先機,要想保持長盛不衰的競爭力,還需要不斷摸索。消費升級的大趨勢下,在互聯網中成長起來的年輕一代“接棒人”,開始尋求突破,花費更多的心思,參考各大美妝博主攻略,研究消費者的喜好和市場流行趨勢,往中高端方向轉型。
▲美妝達人熱衷分享假睫毛攻略
演變到現在,整個大澤山鎮生產的假睫毛品種多達幾千種:自然單簇款、濃密整排款;人造毛、水貂毛、黑色、棕色、彩色……世界各地不同市場的不同需求,都能一一得到滿足。
比如歐美人群的眼間距通常在3.5厘米左右,而亞洲人的眼間距是3.3厘米。雖說只有0.2厘米的差距,但如果產品一概而論地照搬生產,客群的體驗度就會大打折扣。
此外,平度假睫毛行業的調研顯示,目前在國際美妝市場上,流行款假睫毛的生命周期大致在三個月至半年,款式的更新速率,考驗著企業與時俱進的能力。
事實上,一對假睫毛看似簡單,但從開始加工到最后成品出廠,需要經歷壓毛、合毛、上線、切毛、卷管、定型、剝管、上托、包裝等九道工序,繁雜的款式阻礙假睫毛生產走向機械化,也導致了行業標準的難產。
加上平度從事假睫毛制作的多以家庭小作坊手工生產,規模以上企業較少。很多工廠松散無序,貨品從衛生標準到定型工藝上都很難得到保證,規范化管理、提高效率勢在必行。
有企業率先做出轉型,實現正規化生產,使用自動涂膠設備,來代替過去的人工操作,效率提升了50倍。機器裝訂、機械識別、3D打印等全新的技術漸漸融入生產之中,告別單一的人工制作的同時,也讓產品更加貼近用戶的需求。
也有企業重新設置了組織架構,對于部門分工有了明確的規章制度。比如,對于合作一年以上的老客戶,由公司的資深員工專門對接,并由專人負責梳理需求,表格化管理;團隊內部還會安排專人統計數據,階段性復盤不同需求、不同賣家的時間、地域、消費頻率分布。
隨著直播帶貨平臺的持續火爆,更多女孩轉向線上購物,希望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一對一定做。所有這些市場風向標,都被精準反饋到了大澤山鎮假睫毛的生產和銷售上。
如今的大澤山鎮,已經形成了涵蓋設計、定制、加工、包裝、銷售、物流、外貿等完整的假睫毛產業帶,并在整個平度市范圍內壯大成勢。
2019年8月,平度受到阿里巴巴給予的一張“燙金”名片——假睫毛源頭產地。這無疑是對平度假睫毛產業的肯定和認可。
2019年底以來,隨著新冠疫情的蔓延,面容長期被口罩遮擋之下,“眼妝經濟”趁勢崛起,成為美妝產品中的C位,各種美睫產品銷售火爆,大筆訂單涌入平度市大澤山鎮。
2021年,平度市獲得了一項中國僅此一家的稱號: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香料香精化妝品工業協會正式授予平度市“中國美妝用品(睫毛)產業之都·平度”的稱號。
榮譽與光環之下,剛剛走出困境的平度假睫毛產業,很快又迎來了新的棘手難題。
03 擺脫代工培育品牌,“美麗故事”未完待續
2020年10月,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USITC)對特定假睫毛產品極其組件啟動了“337”調查,稱“進口假睫毛產品存在侵犯美國知識產權的行為”,其中就包括平度的假睫毛生產廠家。
長期以來,平度多數的假睫毛企業都是國外知名美妝企業的代工廠,只收取微薄的加工費,不僅大量附加值被國外品牌拿走,還被反過來“倒打一耙”。一旦敗訴,中國假睫毛將面臨被逐步排擠出美國市場的命運。
為了應對外貿的不公正評判和待遇,幾經碾轉之下,中方最終獲得了勝訴的結果。風波過后,平度人明白,只有加大產業打造力度,培育自主品牌,才能真正“翻身做主”,而這并非一夕之功,是個長期工程。
既然有困難,拿就迎頭而上。在企業主層面,平度的假睫毛企業紛紛探索研發新產品,提高自有品牌核心競爭力。比如,有睫毛生產公司經過反復試驗,自主研發出了人造水貂毛假睫毛和免涂膠自粘型睫毛等產品。
這種人造水貂毛假睫毛的特點是既價格實惠,又符合動物權利保護等方面的優勢,并且柔軟度、舒適度可與水貂毛媲美,一經推出就廣受市場好評,還獲得了國家知識產權批準的“實用新型專利”。
至于免涂膠自粘性睫毛,就更“神奇”了。既不需要畫眼線,也不需要添加磁鐵或者涂抹膠水,3秒鐘即可完成佩戴,成為各大電商平臺賣爆的王炸“單品”。
在政府層面,平度市積極鼓勵企業加大創新研發投入,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對睫毛產業發展的支撐盈利作用。多次邀請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香料香精化妝品工業協會專家前來考察調研,從頂層設計、科技投入、人才隊伍、品牌建設等方面為睫毛產業轉型升級提出指導意見,明晰突破口,提升核心競爭力。
同時,一項重大工程——“美麗在線新經濟產業園”已在籌建,總投資約30億元,園區將設立電商孵化中心、銷售展示中心、物流倉儲中心、品牌培育中心、研發科研中心,為入園企業打造全產業鏈一條龍服務平臺,以“抱團式”發展的標準化、規范化工廠,徹底取代家庭作坊式時代。
整個產業園建成后,將形成全球最大的睫毛產業展銷中心。屆時,平度的假睫毛產業,也將步入新臺階。
在新消費升級的浪潮之中,在顏值經濟的驅動之下,平度的假睫毛產業,能不能真正誕生出響當當的國民品牌,不妨拭目以待。
參考資料:
1.超高能美業《山東假睫毛占全球產量70%,為何沒有誕生知名大品牌?》
2.天下網商《1美元“變美神器”火爆海外,80后工科男年銷2000萬盒》
3.新周刊《全世界70%的假睫毛,都來自這個山東小鎮》
4.超級鄉村研究所《山東這個小鎮大規模造假,竟還一舉俘獲全世界女孩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