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劉子象
從鐵路工人到醫護人員,更多行業加入罷工行動,英國正經歷十年來最大規模的勞工動蕩期。
最新加入罷工潮的是醫療系統。周二,英格蘭、北愛爾蘭和威爾士的數千名護士因工資和人員短缺而罷工,這已是該行業本月的第二次罷工。代表護士的工會“皇家護理學院”要求加薪19%。
周三,包括護理人員和緊急呼叫處理員在內的救護車工作人員罷工一天。他們抗議繁重的工作條件以及4%的加薪幅度,他們認為這構成了實際減薪。英國政府不得不動用軍隊,招募1200名士兵填補救護車等服務的中斷。
受影響的不僅僅是衛生和緊急服務系統,交通領域的罷工已經持續了數月,預計未來幾周還將繼續。此外,教育、刑事司法系統、郵政和其他許多領域也遭受不同程度的罷工影響。
這一波罷工潮是英國十年來最大的一次,一些人甚至將其與1978年-1979年的“不滿之冬 ”相提并論。當時,英國政府與公共和私營部門之間發生了激烈的薪酬糾紛,罷工潮造成幾百萬個工作日的損失。不過,在1979年撒切爾夫人大選獲勝后,工會在斗爭中失敗,權力被嚴重削弱。
目前的罷工潮造成的損失尚未達到當時的慘烈程度。據英國國家統計局數據,罷工在10月份共造成了41.7萬個工作日的損失。但是這個數字仍然是2011年以來的紀錄,同時,幾乎所有罷工行業的薪酬糾紛都缺乏和解的跡象。人們由此擔心,罷工在明年或將帶來更大規模的破壞。
誰在罷工?
在衛生系統加入之前,最引人關注的是鐵路系統的罷工,它經常占據英國媒體的頭版。鐵路罷工已經持續了幾個月,多次造成旅客出行受阻。由于工會與鐵路公司之間的談判仍未成功,英國鐵路系統的員工將于12月24日至26日再次罷工。火車司機則計劃在2023年1月份采取行動。
此次罷工正值圣誕節出行高峰。鐵路公司警告,屆時英國各地的服務將減少,在某些地區,將完全沒有服務。它建議乘客在平安夜查看時刻表,以免錯過最后一班火車。
皇家郵政公司的工人也將于12月23日-24日罷工,屆時將不提供投遞服務。部分地區的垃圾收集者也計劃在圣誕節期間罷工。
公務員也將加入罷工行動。在機場和港口擔任入境點工作人員的邊防部隊,將在12月23日至31日期間罷工,這將影響英國多個重要機場。從12月29日開始,希思羅機場還可能面臨地勤人員的罷工。其他政府機構,比如就業中心工作人員、駕照考官和公路交通官員,也宣布了罷工計劃。教師也正在籌劃進一步的罷工。
醫護擔憂
醫療系統的罷工尤其引發擔憂。實際上,英國國家醫療系統的罷工非常罕見。在此之前,英國最大的護士工會在其106年的歷史中從未召集過罷工。救護車罷工也是1990年以來的第一次此類行動。
這次罷工還發生在“最糟糕的時間”。皇家急救醫學院院長Adrian Boyle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新冠疫情、A型鏈球菌爆發和不斷上升的流感病例,已經讓醫療系統承壓,即便沒有罷工,該系統的運行已經非常困難了,“我們將看到延誤和護理不足而導致的死亡”。
在罷工之前,英國的醫療系統就已嚴重承壓。護士抱怨人手不足導致超負荷工作。在英格蘭西南部一家醫院當了7年護士的Andrea Mackay表示,在她最疲憊的一次輪班中,一個人要照顧28個患病兒童。

獲得救護車服務的等待時間也越來越長。對于疑似心臟病發作、中風等問題,病人的平均等待時間已經達到一個小時,這類問題的目標響應時間一般為18分鐘。對于最緊急、直接威脅生命的“第一類”求救電話,救護車等待時間長達10分鐘,國家制定的標準是7分鐘。
在英格蘭的西米德蘭地區,2020年全年有一人因救護車延誤而死亡。據英國廣播公司,在2022年的前九個月,這一數字達到了37人。
英國衛生機構警告罷工帶來的廣泛破壞,部分醫院已宣布進入“緊急事件”狀態。一些醫院表示,非危及生命的電話可能會被轉接,他們還鼓勵人們盡可能自行前往醫院。衛生大臣Will Quince在媒體上告知公眾,在救護車服務中斷期間,人們應該避免接觸運動或其他“危險活動”。
為何失控?
雖然每個停擺的工種都有其行業特有的不滿,但是解決生活成本危機是他們共同的訴求。
今年以來,飆升的通脹使英國人的生活更加艱難。11月份英國通脹達到10.7%,較10月份的11.1%略有下降,但仍處于40年來的高位。英國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經通脹調整后的英國人的工資,正以2001年有記錄以來最急劇的速度下降,而公共部門工人則首當其沖。2022年中期,私營部門的平均工資增長6.9%,公共部門平均增長僅為2.7%。
這一罷工潮還應該放到英國長期的經濟和社會停滯中來看待。在這樣的背景下,工人們急切地想要得到更好的待遇。對于許多罷工的工人來說,憤怒甚至可以追溯到十多年前。
十年前,時任首相卡梅倫推行緊縮計劃,削減了公共服務預算。自此以來,對于地方機構的保障水平下降的抱怨不絕于耳。在2010年代,流向英國地方議會和學校等公共部門的資金下滑,這在依賴相關服務的群體中埋下了一個導火索。
另外,英國脫歐和新冠大流行的余震進一步收緊了政府的錢袋子。在此壓力下,英國政府試圖擺脫2010年代緊縮做法的謹慎努力更加遭受掣肘。
最近,英國政府高層持續動蕩,該國在過去的六年內已經出現了五任首相,再加上前首相特拉斯公布的災難性財政計劃,在這種氛圍中,許多英國人對公共部門在近期內獲得提振的希望破滅。
另外,現任政府的強硬立場,以及沒有展現足夠努力來結束紛爭的態度也遭受批評。蘇納克政府表示,它無力承擔工會提出的薪酬要求。內閣大臣們一再采取堅定的立場,拒絕向任何一個工會的要求低頭。代表救護車工人的勞工團體GMB則指責政府既不聽從訴求又不談判。
蘇納克態度堅決,他表示寧愿忍受幾個月的罷工,也不愿接受“不合理”的加薪要求,否則將給通脹帶來進一步走高的風險。英國政府另一個不妥協的原因是,今年的財政年度已經接近尾聲,現在談加薪“為時已晚”。
而公眾輿論倒向工人。CNN援引最新的民意調查表示,英國政府要為一系列勞工動亂承擔大部分責任,公眾普遍同情罷工的工人,護士行業的支持率尤其高。
皇家護理學院秘書長Pat McCullen已對蘇納克發出“最后請求”,要求其在“兩天內”加入談判,以便在圣誕節前扭轉局面。與此同時,他們正在協調更大規模的罷工。作為英國最大的護士行業工會,皇家護理學院擁有30萬名會員,占據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NHS)護士的三分之二。工會表示,如果政府不談判,他們將在1月份繼續罷工,它將是英國護士行業百年歷史上的最大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