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伯虎財經 陳平安
年初,云南白藥因為炒股虧損近20億元而引發熱議。作為公認的白馬股,盡管在隨后的業績說明會上,云南白藥董秘錢映輝就公司炒股虧損回應稱,將嚴格控制二級市場投資規模,逐步減倉,不再繼續增持,但今年以來云南白藥的業績依舊很難說服投資者。
根據三季度財報顯示,2022年前三季度云南白藥營收269.15億元,同比下滑5.1%;歸母凈利潤23.04億元,同比下滑5.94%。云南白藥的股價也從高點的112元每股跌到了55.8元每股。
作為少有的擁有國家級機密配方的藥企,在此之前的幾十年,云南白藥憑借著藥品分銷和多元化布局成功坐上了中醫藥行業的頭把交椅。
但近年來,白馬股云南白藥也陷入了“中年危機”。
01 從中醫藥到大健康
從誕生來看,云南白藥歷史已經有120年之久。
1902年,彝族名醫曲煥章結合民間醫藥及馬幫行醫經驗,研制出了“百寶丹”,專門針對跌打損傷等癥狀,這在當時的戰爭背景下是無疑的戰略級醫療資源。
建國后,曲煥章的遺孀繆蘭英決定向政府捐贈百寶丹的秘方,昆明制藥廠接收了繆蘭英貢獻的百寶丹,并改名為“云南白藥”。云南白藥的配方也被國家列為“國家絕密級”,保密期限永久。這樣的殊榮,全國也僅有云南白藥和片仔癀唯二擁有。
改革開放后,隨著政策開放與生產的規?;颇习姿幹饾u發展壯大,在1993年于深交所上市。
但和機遇一起到來的還有挑戰。由于大量國外產品涌入中國市場,云南白藥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機。曾經拳頭產品的云南白藥散劑銷量從巔峰的數千萬瓶下滑到了幾百萬瓶。
新到任的總經理王明輝決議改革。一方面是產品,對于云南白藥而言,相比于國外品牌,自身的白藥品牌口碑是最大的優勢所在。于是彼時云南白藥確立了“穩中央,突兩翼”的戰略,即在穩定白藥系列藥劑的同時,開啟多元化,豐富產品線。
其中最典型的案例莫過于云南白藥牙膏。當時國內牙膏市場競爭激烈,不僅有一眾國產品牌,海外的佳潔士等也紛紛入局角力。但云南白藥別出心裁,借助白藥幾十年來建立的品牌細心智,推出了主打預防牙齦出血的云南白藥牙膏,并直接定位了高端價位。
喬布斯曾說,消費者的需求都是被創造出來的。將“藥”這一概念覆蓋到牙膏商品的這一策略取得了巨大成功,云南白藥成為了一款現象及產品,很快從一種玩家中脫穎而出,穩居市場首位,2022年云南白藥中報顯示,牙膏產品市占率達到了24.8%。
另一方面是銷售。入主云南白藥后,王明輝引入了美國通用電氣GE的末尾淘汰制度,極大的提升了銷售團隊的戰斗力。在渠道上,針對云南白藥牙膏的特殊性,王明輝創新型的采用了“藥店+商超”的模式,助力了牙膏產品的熱銷。
2010年,云南白藥的營收突破百億,并將此前的“穩中央,突兩翼”升級為“新白藥、大健康” ,逐步形成了藥品、日化品、中藥資源和醫藥商業,四大板塊的業務格局。
自2000年開始,之后的13年云南白藥切換至快車道,營收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了26%,利潤增速則來到了35%。
通過改革和多元化,云南白藥完成了從單一藥企到大健康企業的轉變。
02 轉型的一體兩面
雖然同為“國家絕密級”,但云南白藥和片仔癀可謂是同運不同命。一方面,當下環境下,主治跌打損傷的云南白藥在需求上過于平穩。而主打緩解肝臟壓力的片仔癀則切中了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大眾需求。
另一方面,片仔癀在肝臟緩解的“獨特”地位為其提供了提價空間,去年其價格甚至被炒到了千元的價位。而云南白藥則不存在此類的漲價邏輯。
也因此,在新品研發上,云南白藥顯得并沒有那么積極。在國內生物藥、抗癌藥研發風起云涌和多家傳統中成藥企業紛紛轉型之時,云南白藥更多是圍繞原有產品進行二次開發。2019年到2022年上半年,云南白藥的研發利用率分別為0.59%、0.55%、0.91%和0.72%。曾經擔任主力的藥品板塊在總營收中的占比也降到了15%左右。
常年占據營收大頭的醫藥商業板塊,由于云南白藥本身的國企特性,本就低毛利的藥品流通業務雖然體量大,但是談不上掙錢。
中藥材板塊,云南白藥以中藥材三七產銷為主,雖然其旗下隸屬高端,但受三七價格影響較大,很難成為營收主力。
掙錢當然得靠以個護為主的健康產品事業部,其中牙膏產品扛起了盈利重擔。截至今年上半年,云南白藥牙膏已經連續四年占領市場第一來到了24.8%。作為明星產品,今年上半年,云南白藥牙膏的凈利潤占集團營收的總凈利潤的 88.13%。
但問題在于,牙膏僅僅是一個細分市場,市場天花板有限。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牙膏市場規模從2014年的211 億增長至308 億,年復合增長率為6.51%。
2017年開始,云南白藥牙膏銷量增長便開始放緩。2011年其銷售額增速高達45.34%,但到了2021年,增速僅為9.7%。
通過多元化轉型,云南白藥在大健康找到新增長的同時,也迷失了藥品主業的發展方向。隨著牙膏銷量增長放緩,云南白藥逐漸陷入了增長乏力的窘境。
03 尋找新的增長曲線
云南白藥或許并非不清楚當前的處境。去年,云南白藥之所以在炒股上跌了個大跟頭,恰恰是因為他們此前嘗過甜頭。
2016年,為了突破增長困境,云南白藥啟動國企混改。一年后,云南白藥引入了民營企業新華都,新華都的實控人則是有著“陳菲特”之稱的陳發樹。
2020年,A股迎來大牛,陳發樹投資的幾只股票小米集團、伊利股份、貴州茅臺、恒瑞醫藥均實現了不同程度的上漲。表現在財報上,2020年,云南白藥的凈利潤高達55.16億元,同比增長31.85%,這也讓云南白藥的股價來到了112元高位。
但事實上,這55.16億元的凈利潤中,有將近一半的收入來源于購買股票的投資收益。這也為2021年的炒股巨虧埋下了伏筆。
過去幾年,云南白藥也確實在著力培養新的增長點。
當下云南白藥執行的是1+4+1戰略,其中第一個1指的是深耕中醫藥領域,4指的是他們重點發力的4個領域,分別是口腔領域、皮膚領域、骨傷領域和女性關懷領域。第二個1指的是數字化技術。
在骨傷領域,云南白藥收購了骨科上有器械及材料企業;針對皮膚領域,建立了輕醫美連鎖;還打造了多個新日化品牌,比如生發防脫的養元青。
但對于醫藥企業而言,研發永遠是立身之本。如何在醫藥主業上做出更多突破,通過研發來打造企業護城河,是比投資、日化更值得的選擇。
參考來源:
1、市界:云南白藥是怎么丟掉中藥一哥寶座的?
2、阿爾法工廠:云南白藥,一只白馬股的“中年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