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全球經濟形勢仍然面臨多重挑戰,但ESG的發展在亞洲尤其中國勢不可擋。在ESG探索人物獎頒布的第二年,我們在學院、企業、機構、政府部門中,見證了一批ESG的領袖,他們是ESG的推動者、探索者、創新者,為推廣ESG投資與實踐、企業的ESG治理、ESG概念的普及與完善,起到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不斷向行業滲透著影響力。
界面新聞根據業內機構推薦、內部審慎地討論評選,評選出12位年度ESG探索人物,表彰其為經濟可持續發展轉型、業內ESG實踐作出的貢獻,也感謝除此之外所有肩負使命與責任感的ESG探索者。
以下為12位獲獎者介紹:
1、陳迎 中國社會科學院生態文明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陳迎女士是中國社會科學院生態文明研究所可持續發展經濟學研究室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也是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第五、第六次評估報告第三工作組主要作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科學知識與技術倫理委員會委員,未來地球計劃中國委員會副主席。
2022年,陳迎女士主持編寫的《寫給青少年的“雙碳”故事》正式發布,彌補了青少年雙碳讀物的空缺,為培養我國未來雙碳目標主力軍作出貢獻。此外,在我國“3060”雙碳目標發布后,陳迎女士等人撰寫發布的《碳達峰碳中和100問》,第一時間為公眾正確理解雙碳目標給出指引。她大量參與宣傳雙碳目標的科普工作,一直走在雙碳知識普及的第一線。
2、蔣南青 中華環保聯合會綠色循環普惠專委會秘書長
蔣南青女士在塑料行業綠色發展、國內碳普惠機制的推廣與落地當中,作出實質性貢獻和值得肯定的成績。她曾留學荷蘭、日本、以色列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曾任聯合國環境署駐華代表處高級項目官員,是環境和可持續發展專家,組織和策劃了如綠色經濟、可持續消費等多個全球倡議、大型伙伴關系和公眾活動在中國的落地和實施。
2018年-2020年,蔣南青擔任中國合成樹脂協會塑料循環利用分會秘書長,是中國塑料再生行業主要力量,在推動塑料行業綠色低碳循環發展上做了大量工作。自2020年起,她加入北京綠普惠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推進綠色碳普惠互聯平臺構建,通過智能互聯技術對個人綠色行為定量。2020年10月她成立中華環保聯合會綠色循環普惠專委會并任副主任委員兼任秘書長,專注開發消費端碳減排量化標準和推動循環經濟。
3、張希良 清華大學能源環境經濟研究所所長
為了推動碳中和目標,一個國家必須了解其低碳轉型的經濟賬本—不轉型的風險與成本,轉型后的機遇和收益,以及為實現碳中和需要怎樣有效的市場手段、有計劃的路徑。張希良教授在學術研究和頂層設計上的貢獻將越來越得到顯現。
張希良教授是清華大學系統工程專業博士,清華大學核能與新能源技術研究院教授,清華大學能源環境經濟研究所所長,清華大學碳中和研究院氣候治理與碳金融領域首席科學家。主要研究方向為低碳能源轉型、氣候變化經濟學、氣候變化政策與機制設計等。他擔任諸多重要的社會兼職,并從2015年開始擔任全國碳市場總體設計專家組負責人,2021年擔任國家《碳中和技術發展路線圖》專家組副組長。先后主持應對氣候變化領域中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和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已發表的論文著作等身,是我國碳中和路線中的關鍵人物。
4、張俊杰 昆山杜克大學可持續投資研究項目主任、杜克大學尼古拉斯環境學院環境經濟學副教授
張俊杰教授的研究緊跟著中國不同發展階段的最關鍵環境議題,非常具有實用性和參考性,在氣候變化和可持續發展領域有著杰出的成就。他在國內外多個頂級期刊發表論文,在多種低碳、可持續發展、環境政策等論壇上分享洞見,為國家實現3060雙碳目標和全球可持續發展建言獻策。他的觀點也備受許多主流媒體的高度關注,并被廣泛報道。
張俊杰教授的研究領域包括:環境經濟學和資源經濟學,課題涉及空氣污染、能源轉型和氣候變化。他還是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環境經濟學委員會的聯合主席,尼古拉斯環境政策解決方案研究所的顧問委員會成員,綠色金融60人論壇的首席經濟學家。作為昆山杜克大學環境研究中心和國際環境政策碩士項目的主要發起和創辦人,張俊杰教授在學界、商界、政界當中不斷積累并體現出個人的影響力。
5、郎華 商道咨詢董事、合伙人
郎華女士有超過19年工作經驗,包括在跨國公司及咨詢公司雙重的工作背景,目前在商道咨詢擔任董事、合伙人,為政府、行業協會、企業、學術機構及社會組織等各類組織,提供全方位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建議。她目前重點關注零售行業和消費品品牌的可持續發展和ESG戰略,主要開展的工作有,連續6年開展中國可持續消費公眾調研,與零售行業協會合作開發《實體連鎖企業互聯網消費平臺ESG實施指南》,作為中國大陸地區唯一的專家參與Business of Fashion全球時尚可持續發展指數研究,通過一系列的研究與倡導,促進更多企業主動建立可持續發展與消費戰略,并由此獲得可續增長的動力。
郎華帶領團隊為大量中國上市企業提供了多元化的ESG戰略服務,包括ESG戰略和治理結構建議、ESG信息披露、及評級提升等,并通過更有針對性傳播策略提升上市公司在資本市場的品牌認可。
6、沈雙波 中誠信綠金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總裁
我國綠色金融領域經歷了過去幾年的探索與發展,各地的實踐與創新也在活躍展開。在此過程中,沈雙波女士負責并參與了國內首個公開發布的綠色債券評估方法《中誠信綠色債券評估方法》的制定,協助監管部門進行我國綠色金融領域相關研究,多次參與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業協會、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各地方政府、金融機構、高等院校組織開展的綠色金融專項培訓。她帶領團隊在我國綠色金融發展過程中做出多個創新:如地方綠色金融標準、綠色銀行服務等,并申請了多個綠色著作權。
沈雙波女士是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綠色評級評估與認證》編委會成員、全國金融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綠色金融標準工作組初始代表成員、中國銀行業協會主導的綠色銀行評價方案專家組成員,參與了國內綠色金融領域相關標準的研究工作。
7、朗智文(Anu Rathninde) 江森自控亞太區總裁
未來的建筑什么樣?當然是綠色低碳、高效安全、可持續且智能化。江森自控是一家全球領先的智慧、健康和可持續建筑科技公司。通過OpenBlue數字化平臺加速創新,持續為中國帶來高效、可持續、健康、安全和互聯的智慧建筑,共同探索實現建筑凈零碳目標和中國雙碳目標的途徑,助力中國綠色低碳發展。
朗智文先生現任江森自控亞太區總裁,作為公司全球領導團隊成員,朗智文先生將以自己在廣泛工程及技術領域的領導經驗進一步推進江森自控亞太和中國的業務增長戰略。 江森自控承諾在2040年前實現凈零碳排放。作為智慧、健康和可持續建筑的領跑者,江森自控為醫療、教育、數據中心、機場、體育場和生產制造等眾多領域實現可持續發展的藍圖。
8、吳曉菁 新奧能源總裁
吳曉菁女士,作為新奧能源執行董事兼總裁,一直將ESG理念融入公司決策和業務運營中,堅持可持續發展。在環境保護方面,她將新奧能源《綠色行動2030》踐行在公司實際業務場景中,在公司碳排放強度不斷下降的同時,也帶領公司以泛能理念為指引,為園區、工廠、建筑、交通等不同類型的客戶提供能碳一體化解決方案,推動能源利用與社會、經濟、環境的協調發展。在安全方面,吳曉菁帶領新奧能源以數智技術革新傳統安全管理體系,并在新奧能源全國200多個城市燃氣項目進行應用。她還帶領團隊貫徹執行新奧能源戰略升級轉型,從城市基礎設施智能升級、企業安能碳管理、家庭品質生活等方面入手,為客戶提供智能產品與服務。
一年來,在吳曉菁領導下,公司在MSCI評級中持續提升至AA,DJSI、CDP及恒生指數ESG評級也得到提升,為全國同行業公司領先水平。
9、孫捷 遠景科技集團首席可持續發展官、遠景碳管理業務總經理
在帶動我國工廠、企業、產業園區低碳轉型的過程中,孫捷先生及其所在的企業提供了切實可行的先進方案。
孫捷先生在綠色能源和數字化領域擁有超過15年的豐富經驗,目前擔任遠景科技集團首席可持續發展官,遠景智能副總裁,遠景碳管理業務總經理。他帶領團隊打造基于零碳數字底座EnOS的方舟能碳管理平臺ARK,為客戶提供包括風光儲充、綠電綠證、碳中和認證、產品碳足跡在內的零碳解決方案,引領構建零碳產業園、零碳工廠、零碳產品等行業標準及先進實踐,服務超過300多家國內外企業和地方政府,協助減排和管理的二氧化碳總量超過10億噸。他曾帶領遠景道達爾光伏合資公司在兩年時間內發展成為中國工商業分布式光伏行業規模前三,2021年完成中國新能源領域首筆無追索項目融資5億元人民幣,也是中國工商業分布式光伏領域首個綠色貸款。
10、黃資婷 宏碁全球總部共同營運長暨中國區總經理
黃資婷女士于2018年11月就任宏碁公司全球總部共同營運長,并于2019年7月起兼任中國區總經理,負責推進宏碁在中國區的戰略及業務發展。黃資婷女士在產銷管理與營運規劃上充分展現領導、決策、溝通與管理能力,在她和團隊的努力下,宏碁繼續推進可持續發展理念,并取得重要成績。
宏碁號召供應鏈伙伴加入可持續發展大潮,為應對環境挑戰發布了“Acer Earthion”永續平臺,匯聚合作伙伴、供應商及全體員工的力量,針對能源、生產、物流、回收、產品及包裝設計等六大領域不斷進行可持續發展的探索與實踐。宏碁大面積采用環保回收材質制成的Vero未來環保系列已在諸多產品線進行了部署,獲得了市場的廣泛好評。此外,2022年宏碁在ESG方面的努力獲得了國際評級機構肯定,蟬聯九年名列MSCI ESG領導指標,且獲得「AAA」級最佳評級,為技術硬件、儲存及周邊設備產業類別之中前4%的企業。
11、杜一 瑞士百達資產管理全球環保機遇投資策略基金經理
在ESG投資理念的實踐與滲透中,瑞士百達的杜一先生走在全球前沿,并積累了豐富且成熟的經驗。杜一先生于2018年加入瑞士百達資產管理的主題基金團隊,現擔任瑞士百達全球環保機遇的基金經理。加入瑞士百達之前,杜一曾在香港任職摩根大通全球股票研究團隊,負責研究亞洲公用事業與環保股。
瑞士百達集團表示要在2025年之前將ESG因素和積極所有權實踐充分融入到所有投資流程中。杜一表示,非常看好中國未來的ESG投資機會和投資潛力。2020年底,瑞士百達資產管理成立了在上海的辦公室,集團將加大對中國A股市場的投資。截止去年底,瑞士百達管理及托管的資產規模已經超過6900億瑞士法郎。
12、王丹 恒生銀行(中國)有限公司首席經濟學家
王丹女士是經濟學博士、中國科學院博士后,現任恒生銀行(中國)有限公司首席經濟學家,負責中國宏觀經濟、地緣風險及金融市場相關的行業研究。 王丹女士2020 年8月加入恒生中國,擁有十余年豐富的宏觀經濟分析及行業研究經驗。她曾表示,ESG投資將是銀行未來布局的主要切入點。全球資金未來將持續流向低碳、可持續發展、抵御氣候變化的投資計劃、產品和企業。
今年恒生中國發布了其2021年ESG報告。報告指出,恒生中國2021年末綠色信貸余額較上年同期增速達76.7%,對傳統行業開展綠色轉型起到支持作用。另外,恒生中國在2021年推出國內首筆包含ESG條款的人民幣利率衍生品交易,并于今年5月達成首筆掛鉤ESG條款的貨幣掉期交易,是首家與大灣區企業達成此類交易的外資銀行,也是率先推出綠色按揭業務的外資銀行。王丹女士在推進金融業ESG的發展中貢獻了自己的智慧與洞見。
關于2022【ESG先鋒60】評選
2022【ESG先鋒60】評選不限參與企業的所有制類型、國別、規模以及所處行業,旨在通過主流財經媒體影響力平臺,綜合考量了企業ESG概況、環境責任、社會責任、公司治理以及效益五個層面的維度,尋找經濟效能與社會責任并重的綠色企業與業內先鋒人物,展現企業在“碳中和”時代下的核心競爭力。
2022【ESG先鋒60】專題鏈接>>>
2021【ESG先鋒60】專題鏈接>>>
評選詳情垂詢,歡迎聯系2022【ESG先鋒60】評選組委會:
會務組:
顧女士 18601704491,gurenyi@jiemian.com
邵女士 13661562929,shaoyifei@jiemian.com
媒體組:
程女士 13636511963,chengxinyuan@jiemian.com
穆女士 13701987428,mumengqiu@jiem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