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黃景源
兒童是新冠病毒的易感人群,感染風險比較大。隨著身邊陽性感染者多起來,家長們開始陷入緊張和焦慮的情緒當中,擔心孩子感染后是否會影響身體健康。
孩子陽了怎么辦?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兒科主任董治亞指出,即使孩子陽了,家長也不必過于擔心,目前新冠毒株越來越弱,兒童患者病情都較輕,恢復也較快。
董治亞表示,兒童患者感染新冠的主要癥狀是發熱,發熱程度不盡相同,有的孩子體溫可能會迅速飆到39℃以上,出現這種情況家長也不必太緊張,沒必要第一時間來醫院就診,掌握以下方法,在家也可應對。
董治亞提示,出現高熱時首先給予退熱藥物,兒童退熱藥物有布洛芬和對乙酰氨基酚,服用退熱藥物要注意,這兩種藥物不能混合使用,也不要交替使用,一般24小時使用不超過4次;另注意退熱藥不要與同時與含有退熱成分的感冒藥同服,以防退熱藥物過量。
其次,可進行物理降溫,董治亞建議少穿少捂,可采用退熱貼、溫水擦浴、泡腳等物理方法幫助緩解退熱癥狀,但不能用酒精擦浴等不安全的退熱方式。但即使以上退熱方式都用上,孩子的熱度多數也不能退到完全正常,家長也不要過于焦慮,退熱是為了提高孩子的舒適度,不要一味只求孩子體溫正常,熱度不會燒壞腦子、燒壞肺。
董治亞表示,除了發熱孩子可能會伴有一些咳嗽咽部不適等癥狀,輕微咳嗽不需要鎮咳,有痰可用一些化痰藥,但嚴重咳嗽需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止咳藥或霧化。咽部不適可口含一些薄荷糖、潤喉糖,鼻涕較多、鼻塞可用生理鹽水洗鼻。
兒童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后如何護理?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兒科主任盧燕鳴表示,兒童感染新冠病毒后發熱,往往比成人發熱的體溫會更高,但恢復比成人要快,一般兒童感染后會持續反復發熱2-3天,整個病程也就一周不到就能恢復,而且兒童發生重癥的概率非常低,所以寶媽寶爸不用太過焦慮。
關于藥物退熱,盧燕鳴推薦家長這樣做:對于2月齡以下的嬰兒和新生兒,一般不推薦使用解熱鎮痛藥物,可采用物理降溫。如果孩子≥2月齡,體溫≥38.2℃(腋溫),或因發熱出現了不舒適和情緒低落,可以口服對乙酰氨基酚,≥6月齡兒童則推薦使用對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無論哪種退熱藥物,2次用藥的間隔時間均為4-6小時,24小時不超過4次。不推薦對乙酰氨基酚聯合布洛芬用于兒童退熱,也不推薦對乙酰氨基酚與布洛芬交替用于兒童退熱。當然市場上還有一些復方感冒藥,里面都含有退熱成分,應避免重復用藥及藥物中毒的風險。
若孩子體溫持續不退,盧燕鳴主任指出,物理降溫是除藥物治療外簡單、易行、安全、有效的退熱方法。溫水擦浴可以有效散熱,具體方法是毛巾蘸溫水,在孩子雙側頸部、腋窩、腹股溝以及腘窩等處反復擦拭至體溫下降。此外減少穿著的衣物、開窗通風降低室內環境溫度、使用退熱貼或溫水毛巾外敷孩子額頭等方法都可以帶走孩子身體的熱量,提高孩子的舒適度。不推薦酒精擦拭身體、冰水灌腸。
“當然我們要清醒認識到發熱只是一個狀態,是機體的自我防御反應,體溫的高低與病情嚴重程度并不成正比,用退熱藥的目的是為了緩解發熱給孩子帶來的不適感,而非單純恢復正常體溫。過量用藥所造成的急性肝衰竭要比疾病本身更可怕。”盧燕鳴表示。
飲食選擇方面,盧燕鳴提醒應該注意蛋白質、碳水和纖維的補充。優質蛋白質可以幫助孩子的身體抵抗病毒,豐富的碳水則可以為孩子的日常活動提供能量。雞蛋羹、肉末蒸蛋、青菜肉末、蝦仁粥、番茄蛋花湯都是不錯的選擇。
盧燕鳴建議多給孩子補充水分,溫開水、果汁或菜湯都可以,如孩子發熱同時伴有嘔吐腹瀉,應及時補充電解質即口服補液鹽(ORS),如購買不到也可以家庭自制糖鹽水,方法如下:白糖10克(孩子吃飯用的小勺,約2小勺)加食鹽1.75克(一平啤酒蓋的一半),加入500毫升溫開水中后分幾次飲用。
盧燕鳴還表示,有部分孩子在高熱時會發生驚厥,特別是有熱性驚厥家族史或既往有熱性驚厥的患兒,往往在發熱第一天發生,一旦發生也家長不用過于恐慌,可以把孩子頭側向一邊,避免孩子咬傷自己及嘔吐物窒息,抽搐一般1-3分鐘即可停止。反復出現驚厥需及時送醫。
盧燕鳴特別提醒,如果孩子出現以下情況時需要及時就醫:3個月以下的寶寶出現發熱要及時就診;孩子持續發熱超過3天不緩解;精神狀態差、嗜睡,即使體溫降下來也沒有好轉;出現氣促、呼吸困難、青紫或面色蒼白,嬰幼兒出現喘憋或呻吟;頻繁嘔吐或腹瀉,并且不能正常進食或喂養困難,尿量減少;劇烈的咳嗽影響睡眠及日常生活;出現驚厥,特別是首次發生驚厥;家長判斷不了的其他情況。
新生兒、嬰幼兒感染新冠病毒怎么辦?
上海市東方醫院新生兒科醫師陳錫花表示,新生兒、嬰幼兒感染新冠后,會出現持續上呼吸道癥狀,如咳嗽、咽癢咽痛或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癥狀,同時嬰兒更容易可出現腹瀉和夜間多汗。
新生兒、嬰幼兒發燒時,2個月以下的嬰幼兒不建議口服退熱藥,如孩子體溫不超過37.5℃,吃奶精神狀態還可以,可先物理降溫。早產兒/新生兒由于免疫力低下,容易發展為重癥,如體溫持續升高,出現精神差,及時就醫。不建議家長給孩子服用自行購買的感冒藥,家長可先喂適量溫水。
2-6個月兒童腋溫超過38.2℃,可服用對乙酰氨基酚(泰諾林)。6個月以上兒童,可服用布洛芬(美林)或對乙酰氨基酚(泰諾林)兩種退熱藥(均嚴格按說明書服用,過量服用可導致肝腎損害,4~6小時后可再次服用)。
陳錫花表示,嬰幼兒如出現吐奶時注意拍背,防止誤吸入氣道。建議家長自備蒙脫石散、益生菌等,可口服適量糖鹽水,如孩子拉肚子嚴重,出現精神差、淚少、拒乳等,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