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6000長文,深度拆解中國消費品的ESG之戰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6000長文,深度拆解中國消費品的ESG之戰

大部分企業是否需要大力氣“夯實”“ESG”?

文|新消費內參 李佳蔓

編輯|yu

01 江南布衣發布2022財年ESG報告

江南布衣發布2022財年 ESG報告,布局“可持續發展管理”、“產品服務”、“以人為本”、“綠色發展”、“社會公益”等多個領域,從而展現企業對可持續發展規劃及目標的落實,以此踐行以長期主義打造可持續時尚之路決心。江南布衣方面表示:會秉持“更好地設計,更好地生活”核心價值理念,將環保理念融入設計、生產和管理中。

2020年,江南布衣已經創立“芝麻實驗室”,致力于再想象、再利用、再創造一切可再利用紡織物,將庫存和零散面料設計成玩偶、擺件、家居等生活藝術品,最大程度減少資源浪費。

同時期,江南布衣使用了可持續棉類材料,是經過全球有機紡織品標準(GOTS)認證,再生材料經過全球回收標準(GRS)認證,確保原料可追溯性、規范性并鼓勵減少資源消耗,持續為消費者提供健康、時尚、可持續產品。

可以看出,低碳綠色環保理念已成為江南布衣企業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

江南布衣要實現可持續發展愿景,將ESG因素納入經營戰略,訂立ESG策略及目標來審視和管理對環境、社會及管治影響,建立以董事會為最高決策機構ESG管治架構,通過自上而下管理方式,落實可持續發展戰略,實現“打造江南布衣特色可持續時尚”愿景。

但不得不說,江南布衣在2022財年的ESG舉措,大部分是建立服裝設計審核制度,確實稱不上實質性地改進集團對“ESG”理解,同時集團提出“將ESG因素納入經營戰略”,這和“采取ESG戰略”還是很不一樣。

更有專家提出,江南布衣的ESG戰略是品牌經營的一個陪襯,大概因為“問題童裝事件”為江南布衣品牌形象造成裂痕,因此江南布衣才這樣在意“ESG”。

那么,問題來了,大部分企業是否需要大力氣“夯實”“ESG”呢?

02 為什么要做ESG?

要做好ESG規劃,首先,要明確什么是 ESG ?

ESG 是英文 Environmental(環境)、Social(社會)和 Governance(公司治理)縮寫,是一種關注企業環境、社會、治理績效而非財務績效投資理念和企業評價標準。投資者可以通過觀測企業 ESG 績效,評估其投資行為和企業(投資對象)在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履行社會責任等方面貢獻。

2006年4月,聯合國責任投資原則(UNPRI)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成立。UNPRI簽署方認同有責任以資產受益人長遠利益為行為導向,相信ESG因素可影響投資組合表現,是推動ESG發展主要力量。

2016年,全球責任投資資產規模達23萬億美元,歐美等地占到全球ESG資產90%以上,我國仍處于起步階段。

國際上已出現立法實踐,將ESG因素納入金融業強制監管范疇。

2014年,歐盟通過非財務信息披露指令,要求規模超過500人公共利益實體必須定期披露與環境、社會議題相關信息。

在我國談論ESG,最大政策背景就是“碳中和”與“共同富裕”。事實上,重視減少碳排放本身也是社會責任一種,為實現“E”、“S”,更需要企業管理理念、治理結構等根本性改革,因此ESG中三個維度是相輔相成。

十四五規劃已經為未來五年綠色化轉型與發展定調,這對市場投融資主題是一個較為明確的指引。隨著針對綠色發展法律與政策健全,綠色主題可投資性也會增強,我國“E”相關基金將進一步發展。此外,從“全面小康”到“共同富裕”,新“KPI”已經提出,決定宏觀和產業變革方向。

ESG理念目前在我國社會中盛行,據普華永道《2021年全球消費者洞察調研》顯示,我國有74%居民表示有意購買使用環保包裝或包裝更少產品以及會選擇可溯源且原產地透明產品。

而全球平均意愿分別為55%和56%,更重要的是,72%居民表示會購買支持和重視環保公司產品,同樣高于全球54%比例。消費者對企業發揮社會價值期待超乎以往,我們也有理由相信,因此“品牌向善”已經成為所有企業必由之路。

2021年我國ESG政策發展迅猛,不斷驅動我國ESG發展,其中五大核心可總結為雙碳引領、綠債革新、信披提速、地方創新與國際接軌。

從細分行業來看,2021年A股發布ESG報告數量最多行業為醫藥行業,總計90家企業披露自己ESG報告。

總而言之,良好ESG表現有利于企業獲得主要利益相關者認同,讓企業獲得更高非經濟價值,例如得到優惠政策待遇、提升消費者滿意度、員工滿意度,從而提升聲譽和社會影響力,使其在市場中處于優勢地位。在這些非經濟價值因素驅動下,會促使大部分企業積極承擔ESG責任,進行ESG實踐。

03 ESG在全球投資中進程

回顧一下,在過去十年里,全球資本市場對ESG投資關注度也是持續上升,ESG投資規模不斷擴大,在全球資產中占比大幅提升。

聯合國責任投資組織公布最新數據顯示,截止至2021年底,全球共3826家機構簽署合約加入UNPRI,在2020年底這一數字為3038,同比上漲25.94%。除此之外,截止至2021年底,與UNPRI簽署合約機構所管理資產規模總值達到121.3萬億美元,與2020年底103.4萬億美元相比,同比上漲17.31%。

首先必須明確,ESG理念首先在投資領域興起,隨后通過 ESG投資延伸到對被投資者 ESG信息披露向要求,以及通過可持續發展動員企業走向ESG實踐。

凱聯資本認為,整體看來,全球 ESG 發展分為兩個階段 :

一是孕育階段(21世紀以前):1950s-1960s 興起“倫理投資”(Ethical Investment)、1960s-1970s 興起“社會責任投資”,1970s-1980s“可持續發展”觀念與“環境保護投資”實踐均可看做為 ESG 概念雛形,到 20 世紀 90 年代,可持續發展指數如摩根士丹利國際資本多米尼 400 社會責任指數等發布將投資者關注點引向重視環境保護、踐行社會責任、提升治理能力投資對象上。

同時在此時期,在 ESG 實踐上,全球報告倡議組織成立,是首個為企業可持續發展報告制定標準體系第三方組織。

二是發展階段(21世紀至今):ESG 概念誕生于 2004 年,隨后快速發展,同時從區域性發展階段過渡到全球化合作階段。在該階段,聯合國對 ESG 理念推動起到重要作用。

2004 年聯合國契約組織首次提出 ESG 概念,現已發展成為世界上最大推進企業社會責任和可持續發展國際組織。

2006 年聯合國責任投資原則組織提出負責人投資原則,引導金融企業轉向 ESG 投資,具體包括六大原則。

2015 年 9 月,全球 193 個會員國在聯合國發展峰會上通過《2030 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提出 SDGs,旨在 2015 年到 2030 年間以綜合方式徹底解決社會、經濟和環境三個維度發展問題。

此階段 ESG 快速發展,根據 PRI 數據,2000 年之后制定ESG 政策數量占比達到 96%,政府部門、國際組織以及金融機構持續推動 ESG 理念發展、ESG 原則完善,包括制定相關披露標準、評價標準以及金融產品,ESG 理念逐步走向成熟,越來越多企業開展 ESG 實踐、ESG 投資規模也逐步擴大。

從投資規模來看,在全球范圍內ESG投資規模正持續增長。Global Sustainable Investment Association發布《2020年全球可持續投資回顧》顯示,2020年底,全球ESG投資五大主要市場,分別是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日本、歐洲投資規模總額達到35.3萬億美元,與2018年30.68萬億美元相比,兩年內上漲15.05%。

從規模占比來看,GSIA 數據顯示,2020年ESG資產在以上五大地區總資產中占比約為35.9%,而在2018年這一數字為33.4%,兩年內增長2.5%。

在全球范圍內,ESG投資規模和投資占比均在穩步提升。

在全球能源危機愈發嚴峻和可持續發展理念持續推進背景下,全球ESG投資有望進入高速發展階段。GSIA預計,到2022年和2025年,全球ESG規模或將達到41萬億和50萬億美元。

從ESG投資的區域來看,歐美地區ESG投資起步較早,現階段全球ESG投資主要集中在美國和歐洲等發達國家和地區。

根據GSIA發布統計數據顯示,歐美占據全球大約80%ESG資產。2020年,美國在全球ESG資產占比超過45%,歐洲占比大約為34%,日本約為8%,加拿大約為7%。可以看到是,歐美地區仍然在全球ESG投資市場中占據主導地位。

從ESG投資的增速來看,在過去十年里,歐洲ESG投資規模增速放緩,美國和加拿大正快速增長。GSIA數據顯示,在2018年之前,歐洲市場占據全球超過一半ESG資產,然而在2018年-2020年期間,歐洲ESG資產規模下降13%。與歐洲相反是,美國和加拿大ESG投資在近兩年高速發展。

在2018-2020年內,加拿大ESG資產規模復合增速達到48%,美國復合增速也達到42%。除此之外,2018年至2020年,在加拿大、美國和日本,ESG資產占總資產比例仍然維持著強勁增長勢頭,而澳大利亞洲和歐洲可持續投資資產占總資產比例呈現出下降趨勢。

GSIA數據顯示,2020年,美國,ESG資產占總資產比例達到33.2%,與2014年17.9%相比,6年內上漲85.47%,2020年歐洲ESG資產占總資產比例為41.6%,2014年為58.8%,占比明顯下降,2018年,澳大利亞ESG資產占總資產比例達到63.2%,創下新高,2020年這一數字僅為37.9%,兩年內大幅下滑。

GSIA認為可ESG投資是一種在投資組合選擇和管理中同時考慮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等因素投資方法。GSIA將投資策略分為7種:ESG整合、公司和股東行為、基于規范篩選、剔除負面篩選、基于正面篩選、可持續發展/主題投資、影響力和社區投資。

從ESG投資的策略來看,近幾年來,全球ESG投資策略發生顯著變化,ESG整合投資規模大幅增長,投資者從使用單一策略投資發展為更加青睞于組合投資策略。

現階段ESG整合策略是全球范圍內被采用最多ESG投資策略,而在2018年,剔除負面篩選策略是最受歡迎ESG投資策略。

GSIA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ESG整合投資規模達到25.2萬億美元,在2016-2020 年內累計增長143%,其次是剔除負面篩選投資(15.9萬億美元)以及公司和股東行為投資(10.5萬億美元)。

除此之外,越來越多投資組織正在使用多種ESG投資策略,而不是僅依賴于單一策略。

04 國內外企業ESG進程

ESG投資方面盤點基本結束,接下來看看被投資的企業方是如何踐行ESG。

首先伊利的ESG發展十大行動綱領,已經說明伊利已把ESG理念作為企業信條之一,貫徹至企業產業鏈、組織管理等方面。

其中最核心為:1.堅持實施“綠色產業鏈”戰略,2.打造共享健康可持續發展(CSD)體系,3.踐行員工價值領先目標。

伊利方面披露了幾個ESG行動:

一是“綠色產業鏈”戰略,伊利旗下各單位均設立污染物突發事故預防機制,自建污水處理廠日污水處理能力近13萬噸,年降解有機污染物約4.6萬噸。

二是“伊利家園行動”,旨在保護生物多樣性,通過與WWF、我國綠化基金會等組織合作,開展智慧草原、東北濕地保護等行動。此外,伊利還不斷推廣種養結合牧草種植模式、建立健全全生命周期供應鏈,致力于建設完善生物多樣性管理體系。

三是“伊利方舟”,該項目為兒童安全公益項目,以“先有安全,再有夢想”為公益理念,在全國25個省市地區建設 。

四是興建“伊利方舟安全生態校”500余所,讓30萬兒童、老師、家長從中受益。

五是“伊利營養2030”,踐行營養物資捐贈、健康知識科普、夢想關愛守護,關愛農村兒童。

六是堅持婦女權益,伊利堅決執行《女職工權益保護專項集體合同》,積極為孕期、哺乳期女性員工調整適合工作崗位,2021年女性高管比例達14.67%。

七是民主管理,持續完善企業職工代表大會管理制度,積極傾聽員工心聲,鼓勵員工發表見解,尊重和保障員工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與監督權。

2021年,累計為員工解答人力資源業務問題16130項,員工工會會員入會率達100%。

第二個企業是波司登,2021年,波司登榮獲我國上市公司ESG排行榜耐用消費品與服裝行業前三,以及MSCI行業最高評級,成為我國ESG范本。

波司登一是持續強化綠色環保理念,在生產過程中采用新型環保面料,并設立每年提升10%-20%環保產品占比長期目標,同時積極引導產業鏈上下游合作伙伴共同參與節能減排。據統計,波司登產品在生命周期評估邊界內碳排放量為24.75噸二氧化碳每萬件,處于業內領先水平。

二是自2021年起,波司登開始嘗試在內蒙古阿拉善地區種植20畝生態灌木林,為實現國家“雙碳”目標助力。

三是熱心社會公益,波司登一直以來都堅持以“溫暖世界”為使命,積極參與社會公益,履行社會責任,創造社會價值。2011年,高德康董事長個人出資5000萬元設立“德康博愛基金會”。截至2021年3月,波司登累計向社會捐款捐物超12億元,總計覆蓋全國29個省、108個地級市、558個縣、119.2萬貧困群眾,并積極開展“情暖邊疆”、“情暖老區”、“情暖環衛工人”、“情暖貧困學子”等愛心活動。

四是關心員工福利,波司登一直認為尊重員工價值、追求企業與員工共同成長是推動公司可持續發展重要因素。因此,波司登為其員工提供具有競爭力薪酬福利以及人性化、充滿溫暖與關懷工作環境和工作氛圍。截至目前,波司登總計已實施5期員工股權激勵計劃,授予購股權和獎勵股份合計13.192億股,同時經常組織開展豐富多彩企業文化活動。據調查顯示,波司登員工滿意度持續達到90%以上。

盤點了伊利在公司治理方面的ESG表現后,在放眼同為乳制品的飛鶴,發現了不一樣的ESG思考,從“一貫好奶粉”到“更適合我國寶寶體質”,兩句廣告語改變,也是高調企業社會責任許諾,撐起這兩句話需要很高的ESG治理水平。

2021年底,《環境、社會及治理(ESG)基礎教材》一書發布,書里把飛鶴對于奶牛產業鏈生態治理項目收錄為案例,這個項目處理是玉米秸稈和牛糞。玉米秸稈是生產牛飼料副產品,而牛糞是奶牛養殖副產品。飛鶴使用各種技術手段,將這些副產品用于制作生物質天然氣和有機肥料,促進產業循環和可持續,營造“綠色生態”形象。

除了大企業著力ESG以外,再以鳥瞰式看看其他企業的ESG表現:

Cafébreak 品牌發起“自然共生,金剛飛行”項目,與藝術家玩具回春堂共創金剛鸚鵡大型藝術裝置。金剛鸚鵡是珍稀瀕危鳥類,生活在巴西、哥倫比亞、危地馬拉、巴拿馬等地區,是精品咖啡主要產地,同時也是Cafebreak咖啡產地。藝術家通過利用排污管、保溫箱、電線等人造物進行再創,希望讓人們意識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重要性。同時Cafebreak堅持環境友好生產工廠踐行可持續。圍繞人、自然、咖啡,與藝術家共創周邊、走進自然開展戶外運動,走進藝術節等真正與消費者共創鏈接。

禾希有物品牌主張以Living for Good為出發點,提供對生活于地球友好好物與服務,希望與更多人一起通過有意識地選擇和購買,共創可持續美好生活。同時聯合向善設計創造有趣且使用可持續物品編織袋。顏色豐富手工編織袋,由殘障人群制作以幫助他們就業賦能,鼓勵平等就業,品牌口號 “用物品觸探世界”,通過自造物品支持并與客戶一起向善行動,同時企業也會關注不同維度和領域可持續,如循環經濟、生產透明、長久設計、公平貿易、在地文化、傳統工藝、安全材料、特殊群體等。

朝日唯品品牌主張 50年循環農作經驗,堅持“種植前先養土”理念,讓土壤自循環回歸原本自然肥力,通過有機方式先養土再育牛,出產品質牛乳及有機農產品。為有機品質生活提供自然、安心、美味農產品。朝日唯品聯合Warming Coffee發起#少給地球添麻煩活動。品牌關注到被很多精心設計包裝往往在使用后被人們丟棄,對環境和土壤造成影響,故號召人們廢物利用,將丟棄物制成手賬記錄生活,傳遞可持續生活方式。活動同時推出聯名O乳糖輕拿鐵。同時致力“循環農作”可持續農業模式,對肥料再利用和用環保手段除草除蟲,讓作物順應自然規律生長。

05 結尾

其實,我國國內的ESG投資發展還處于初期階段,但是未來隨著我國資本市場國際化不斷發展,相關政策制度和評級體系不斷完善,認可、參與和遵守群體不斷增多,我國ESG有望獲得快速發展。

有分析指出,普及ESG投資相關知識將成為下一階段重點工作。而近年來,我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多次舉辦國際研討會、主題論壇,開展基礎調查,倡導ESG理念與實踐,在國內ESG投資理念和實踐倡導方面扮演積極角色。

值得關注是,7月25日,深交所全資子公司深圳證券信息有限公司正式推出國證ESG評價方法,發布基于該評價方法編制深市核心指數ESG基準指數和ESG領先指數。

據解,國證ESG評價方法旨在提供適應我國市場ESG評價工具。同時,該評價方法也聚焦碳達峰碳中和、創新驅動發展、鄉村振興、共同富裕等國家戰略目標,將國內外ESG評價實踐經驗相結合,探索構建特色指標體系。

在當前國內ESG投資需求愈發旺盛且逐漸走向多元化背景之下,ESG從底層產品設計到評價指引體系都亟須本土化滋長。

未來我國企業在ESG領域發展將呈現三大發展趨勢:1)企業ESG披露率持續上升,2)ESG認知不斷提升,3)持續推動實施智能化數據收集,使得我國ESG得到進一步發展。

2021年,滬深300范圍內ESG報告披露率高達85%,相比2013年54%覆蓋率提升31個百分點,表明A股上市公司關于ESG信息披露驅動力進一步提升。

未來,在企業內驅與政策等外部驅動因素下,預計我國企業ESG報告發布數量將持續增長,未來兩年將迎更多企業首發報告,企業將越來越重視ESG發展。

隨著ESG在我國持續升溫,社會各主體對其關注度與認可度逐年攀升,未來,借助互聯網優勢,通過越來越廣泛媒體宣傳以及通過舉辦更多論壇、座談會、培訓等活動,我國企業將不斷加深對ESG解,ESG認知將不斷得到提升,不再將ESG認為是完成報告/追求更高評級,而是切身將ESG發展融入企業方方面面。

未來將會有更多企業實行智能化、數字化ESG數據收集,用于日常經營中持續監管ESG指標,并在撰寫年報時自動生成數據,根據不同評級機構要求生成對應指標,達到節省人力物力、精簡信息披露流程、提升準確率效果。

同時在2022企業ESG優秀案例名單里,總部位于廣東安利、錢大媽、深圳前海微眾銀行入圍鄉村振興優秀案例,華彬集團、澳優乳業、深圳康泰生物等快消品牌則入圍杰出社會責任實踐案例。廣州虎牙、完美公司、伊利乳業則入圍杰出環境實踐案例。

許多專家紛紛下場表示,ESG已成為國與國之間軟實力較量主戰場,要站在國家戰略高度,建設接軌國際、符合國情ESG體系,建立我國標準。

對于ESG,你還有哪些想法?歡迎留言區寫下自己的觀感,我們期待您的建議,持續關注ESG,持續商業向善,我們下期再會。

參考文獻:

1.灼鼎咨詢《2022年ESG發展白皮書 ——全球ESG發展持續升溫,我國進入ESG發展快車道》。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江南布衣

2.2k
  • “藝術課堂”上海首開課,江南布衣點亮“小小藝術家”之夢
  • TOPBRAND | 江南布衣擬收購杭州目里; Meta面臨5.5億歐元訴訟;可口可樂推廣rPET瓶;DIOR成立全新工業部門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6000長文,深度拆解中國消費品的ESG之戰

大部分企業是否需要大力氣“夯實”“ESG”?

文|新消費內參 李佳蔓

編輯|yu

01 江南布衣發布2022財年ESG報告

江南布衣發布2022財年 ESG報告,布局“可持續發展管理”、“產品服務”、“以人為本”、“綠色發展”、“社會公益”等多個領域,從而展現企業對可持續發展規劃及目標的落實,以此踐行以長期主義打造可持續時尚之路決心。江南布衣方面表示:會秉持“更好地設計,更好地生活”核心價值理念,將環保理念融入設計、生產和管理中。

2020年,江南布衣已經創立“芝麻實驗室”,致力于再想象、再利用、再創造一切可再利用紡織物,將庫存和零散面料設計成玩偶、擺件、家居等生活藝術品,最大程度減少資源浪費。

同時期,江南布衣使用了可持續棉類材料,是經過全球有機紡織品標準(GOTS)認證,再生材料經過全球回收標準(GRS)認證,確保原料可追溯性、規范性并鼓勵減少資源消耗,持續為消費者提供健康、時尚、可持續產品。

可以看出,低碳綠色環保理念已成為江南布衣企業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

江南布衣要實現可持續發展愿景,將ESG因素納入經營戰略,訂立ESG策略及目標來審視和管理對環境、社會及管治影響,建立以董事會為最高決策機構ESG管治架構,通過自上而下管理方式,落實可持續發展戰略,實現“打造江南布衣特色可持續時尚”愿景。

但不得不說,江南布衣在2022財年的ESG舉措,大部分是建立服裝設計審核制度,確實稱不上實質性地改進集團對“ESG”理解,同時集團提出“將ESG因素納入經營戰略”,這和“采取ESG戰略”還是很不一樣。

更有專家提出,江南布衣的ESG戰略是品牌經營的一個陪襯,大概因為“問題童裝事件”為江南布衣品牌形象造成裂痕,因此江南布衣才這樣在意“ESG”。

那么,問題來了,大部分企業是否需要大力氣“夯實”“ESG”呢?

02 為什么要做ESG?

要做好ESG規劃,首先,要明確什么是 ESG ?

ESG 是英文 Environmental(環境)、Social(社會)和 Governance(公司治理)縮寫,是一種關注企業環境、社會、治理績效而非財務績效投資理念和企業評價標準。投資者可以通過觀測企業 ESG 績效,評估其投資行為和企業(投資對象)在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履行社會責任等方面貢獻。

2006年4月,聯合國責任投資原則(UNPRI)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成立。UNPRI簽署方認同有責任以資產受益人長遠利益為行為導向,相信ESG因素可影響投資組合表現,是推動ESG發展主要力量。

2016年,全球責任投資資產規模達23萬億美元,歐美等地占到全球ESG資產90%以上,我國仍處于起步階段。

國際上已出現立法實踐,將ESG因素納入金融業強制監管范疇。

2014年,歐盟通過非財務信息披露指令,要求規模超過500人公共利益實體必須定期披露與環境、社會議題相關信息。

在我國談論ESG,最大政策背景就是“碳中和”與“共同富裕”。事實上,重視減少碳排放本身也是社會責任一種,為實現“E”、“S”,更需要企業管理理念、治理結構等根本性改革,因此ESG中三個維度是相輔相成。

十四五規劃已經為未來五年綠色化轉型與發展定調,這對市場投融資主題是一個較為明確的指引。隨著針對綠色發展法律與政策健全,綠色主題可投資性也會增強,我國“E”相關基金將進一步發展。此外,從“全面小康”到“共同富裕”,新“KPI”已經提出,決定宏觀和產業變革方向。

ESG理念目前在我國社會中盛行,據普華永道《2021年全球消費者洞察調研》顯示,我國有74%居民表示有意購買使用環保包裝或包裝更少產品以及會選擇可溯源且原產地透明產品。

而全球平均意愿分別為55%和56%,更重要的是,72%居民表示會購買支持和重視環保公司產品,同樣高于全球54%比例。消費者對企業發揮社會價值期待超乎以往,我們也有理由相信,因此“品牌向善”已經成為所有企業必由之路。

2021年我國ESG政策發展迅猛,不斷驅動我國ESG發展,其中五大核心可總結為雙碳引領、綠債革新、信披提速、地方創新與國際接軌。

從細分行業來看,2021年A股發布ESG報告數量最多行業為醫藥行業,總計90家企業披露自己ESG報告。

總而言之,良好ESG表現有利于企業獲得主要利益相關者認同,讓企業獲得更高非經濟價值,例如得到優惠政策待遇、提升消費者滿意度、員工滿意度,從而提升聲譽和社會影響力,使其在市場中處于優勢地位。在這些非經濟價值因素驅動下,會促使大部分企業積極承擔ESG責任,進行ESG實踐。

03 ESG在全球投資中進程

回顧一下,在過去十年里,全球資本市場對ESG投資關注度也是持續上升,ESG投資規模不斷擴大,在全球資產中占比大幅提升。

聯合國責任投資組織公布最新數據顯示,截止至2021年底,全球共3826家機構簽署合約加入UNPRI,在2020年底這一數字為3038,同比上漲25.94%。除此之外,截止至2021年底,與UNPRI簽署合約機構所管理資產規模總值達到121.3萬億美元,與2020年底103.4萬億美元相比,同比上漲17.31%。

首先必須明確,ESG理念首先在投資領域興起,隨后通過 ESG投資延伸到對被投資者 ESG信息披露向要求,以及通過可持續發展動員企業走向ESG實踐。

凱聯資本認為,整體看來,全球 ESG 發展分為兩個階段 :

一是孕育階段(21世紀以前):1950s-1960s 興起“倫理投資”(Ethical Investment)、1960s-1970s 興起“社會責任投資”,1970s-1980s“可持續發展”觀念與“環境保護投資”實踐均可看做為 ESG 概念雛形,到 20 世紀 90 年代,可持續發展指數如摩根士丹利國際資本多米尼 400 社會責任指數等發布將投資者關注點引向重視環境保護、踐行社會責任、提升治理能力投資對象上。

同時在此時期,在 ESG 實踐上,全球報告倡議組織成立,是首個為企業可持續發展報告制定標準體系第三方組織。

二是發展階段(21世紀至今):ESG 概念誕生于 2004 年,隨后快速發展,同時從區域性發展階段過渡到全球化合作階段。在該階段,聯合國對 ESG 理念推動起到重要作用。

2004 年聯合國契約組織首次提出 ESG 概念,現已發展成為世界上最大推進企業社會責任和可持續發展國際組織。

2006 年聯合國責任投資原則組織提出負責人投資原則,引導金融企業轉向 ESG 投資,具體包括六大原則。

2015 年 9 月,全球 193 個會員國在聯合國發展峰會上通過《2030 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提出 SDGs,旨在 2015 年到 2030 年間以綜合方式徹底解決社會、經濟和環境三個維度發展問題。

此階段 ESG 快速發展,根據 PRI 數據,2000 年之后制定ESG 政策數量占比達到 96%,政府部門、國際組織以及金融機構持續推動 ESG 理念發展、ESG 原則完善,包括制定相關披露標準、評價標準以及金融產品,ESG 理念逐步走向成熟,越來越多企業開展 ESG 實踐、ESG 投資規模也逐步擴大。

從投資規模來看,在全球范圍內ESG投資規模正持續增長。Global Sustainable Investment Association發布《2020年全球可持續投資回顧》顯示,2020年底,全球ESG投資五大主要市場,分別是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日本、歐洲投資規模總額達到35.3萬億美元,與2018年30.68萬億美元相比,兩年內上漲15.05%。

從規模占比來看,GSIA 數據顯示,2020年ESG資產在以上五大地區總資產中占比約為35.9%,而在2018年這一數字為33.4%,兩年內增長2.5%。

在全球范圍內,ESG投資規模和投資占比均在穩步提升。

在全球能源危機愈發嚴峻和可持續發展理念持續推進背景下,全球ESG投資有望進入高速發展階段。GSIA預計,到2022年和2025年,全球ESG規模或將達到41萬億和50萬億美元。

從ESG投資的區域來看,歐美地區ESG投資起步較早,現階段全球ESG投資主要集中在美國和歐洲等發達國家和地區。

根據GSIA發布統計數據顯示,歐美占據全球大約80%ESG資產。2020年,美國在全球ESG資產占比超過45%,歐洲占比大約為34%,日本約為8%,加拿大約為7%。可以看到是,歐美地區仍然在全球ESG投資市場中占據主導地位。

從ESG投資的增速來看,在過去十年里,歐洲ESG投資規模增速放緩,美國和加拿大正快速增長。GSIA數據顯示,在2018年之前,歐洲市場占據全球超過一半ESG資產,然而在2018年-2020年期間,歐洲ESG資產規模下降13%。與歐洲相反是,美國和加拿大ESG投資在近兩年高速發展。

在2018-2020年內,加拿大ESG資產規模復合增速達到48%,美國復合增速也達到42%。除此之外,2018年至2020年,在加拿大、美國和日本,ESG資產占總資產比例仍然維持著強勁增長勢頭,而澳大利亞洲和歐洲可持續投資資產占總資產比例呈現出下降趨勢。

GSIA數據顯示,2020年,美國,ESG資產占總資產比例達到33.2%,與2014年17.9%相比,6年內上漲85.47%,2020年歐洲ESG資產占總資產比例為41.6%,2014年為58.8%,占比明顯下降,2018年,澳大利亞ESG資產占總資產比例達到63.2%,創下新高,2020年這一數字僅為37.9%,兩年內大幅下滑。

GSIA認為可ESG投資是一種在投資組合選擇和管理中同時考慮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等因素投資方法。GSIA將投資策略分為7種:ESG整合、公司和股東行為、基于規范篩選、剔除負面篩選、基于正面篩選、可持續發展/主題投資、影響力和社區投資。

從ESG投資的策略來看,近幾年來,全球ESG投資策略發生顯著變化,ESG整合投資規模大幅增長,投資者從使用單一策略投資發展為更加青睞于組合投資策略。

現階段ESG整合策略是全球范圍內被采用最多ESG投資策略,而在2018年,剔除負面篩選策略是最受歡迎ESG投資策略。

GSIA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ESG整合投資規模達到25.2萬億美元,在2016-2020 年內累計增長143%,其次是剔除負面篩選投資(15.9萬億美元)以及公司和股東行為投資(10.5萬億美元)。

除此之外,越來越多投資組織正在使用多種ESG投資策略,而不是僅依賴于單一策略。

04 國內外企業ESG進程

ESG投資方面盤點基本結束,接下來看看被投資的企業方是如何踐行ESG。

首先伊利的ESG發展十大行動綱領,已經說明伊利已把ESG理念作為企業信條之一,貫徹至企業產業鏈、組織管理等方面。

其中最核心為:1.堅持實施“綠色產業鏈”戰略,2.打造共享健康可持續發展(CSD)體系,3.踐行員工價值領先目標。

伊利方面披露了幾個ESG行動:

一是“綠色產業鏈”戰略,伊利旗下各單位均設立污染物突發事故預防機制,自建污水處理廠日污水處理能力近13萬噸,年降解有機污染物約4.6萬噸。

二是“伊利家園行動”,旨在保護生物多樣性,通過與WWF、我國綠化基金會等組織合作,開展智慧草原、東北濕地保護等行動。此外,伊利還不斷推廣種養結合牧草種植模式、建立健全全生命周期供應鏈,致力于建設完善生物多樣性管理體系。

三是“伊利方舟”,該項目為兒童安全公益項目,以“先有安全,再有夢想”為公益理念,在全國25個省市地區建設 。

四是興建“伊利方舟安全生態校”500余所,讓30萬兒童、老師、家長從中受益。

五是“伊利營養2030”,踐行營養物資捐贈、健康知識科普、夢想關愛守護,關愛農村兒童。

六是堅持婦女權益,伊利堅決執行《女職工權益保護專項集體合同》,積極為孕期、哺乳期女性員工調整適合工作崗位,2021年女性高管比例達14.67%。

七是民主管理,持續完善企業職工代表大會管理制度,積極傾聽員工心聲,鼓勵員工發表見解,尊重和保障員工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與監督權。

2021年,累計為員工解答人力資源業務問題16130項,員工工會會員入會率達100%。

第二個企業是波司登,2021年,波司登榮獲我國上市公司ESG排行榜耐用消費品與服裝行業前三,以及MSCI行業最高評級,成為我國ESG范本。

波司登一是持續強化綠色環保理念,在生產過程中采用新型環保面料,并設立每年提升10%-20%環保產品占比長期目標,同時積極引導產業鏈上下游合作伙伴共同參與節能減排。據統計,波司登產品在生命周期評估邊界內碳排放量為24.75噸二氧化碳每萬件,處于業內領先水平。

二是自2021年起,波司登開始嘗試在內蒙古阿拉善地區種植20畝生態灌木林,為實現國家“雙碳”目標助力。

三是熱心社會公益,波司登一直以來都堅持以“溫暖世界”為使命,積極參與社會公益,履行社會責任,創造社會價值。2011年,高德康董事長個人出資5000萬元設立“德康博愛基金會”。截至2021年3月,波司登累計向社會捐款捐物超12億元,總計覆蓋全國29個省、108個地級市、558個縣、119.2萬貧困群眾,并積極開展“情暖邊疆”、“情暖老區”、“情暖環衛工人”、“情暖貧困學子”等愛心活動。

四是關心員工福利,波司登一直認為尊重員工價值、追求企業與員工共同成長是推動公司可持續發展重要因素。因此,波司登為其員工提供具有競爭力薪酬福利以及人性化、充滿溫暖與關懷工作環境和工作氛圍。截至目前,波司登總計已實施5期員工股權激勵計劃,授予購股權和獎勵股份合計13.192億股,同時經常組織開展豐富多彩企業文化活動。據調查顯示,波司登員工滿意度持續達到90%以上。

盤點了伊利在公司治理方面的ESG表現后,在放眼同為乳制品的飛鶴,發現了不一樣的ESG思考,從“一貫好奶粉”到“更適合我國寶寶體質”,兩句廣告語改變,也是高調企業社會責任許諾,撐起這兩句話需要很高的ESG治理水平。

2021年底,《環境、社會及治理(ESG)基礎教材》一書發布,書里把飛鶴對于奶牛產業鏈生態治理項目收錄為案例,這個項目處理是玉米秸稈和牛糞。玉米秸稈是生產牛飼料副產品,而牛糞是奶牛養殖副產品。飛鶴使用各種技術手段,將這些副產品用于制作生物質天然氣和有機肥料,促進產業循環和可持續,營造“綠色生態”形象。

除了大企業著力ESG以外,再以鳥瞰式看看其他企業的ESG表現:

Cafébreak 品牌發起“自然共生,金剛飛行”項目,與藝術家玩具回春堂共創金剛鸚鵡大型藝術裝置。金剛鸚鵡是珍稀瀕危鳥類,生活在巴西、哥倫比亞、危地馬拉、巴拿馬等地區,是精品咖啡主要產地,同時也是Cafebreak咖啡產地。藝術家通過利用排污管、保溫箱、電線等人造物進行再創,希望讓人們意識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重要性。同時Cafebreak堅持環境友好生產工廠踐行可持續。圍繞人、自然、咖啡,與藝術家共創周邊、走進自然開展戶外運動,走進藝術節等真正與消費者共創鏈接。

禾希有物品牌主張以Living for Good為出發點,提供對生活于地球友好好物與服務,希望與更多人一起通過有意識地選擇和購買,共創可持續美好生活。同時聯合向善設計創造有趣且使用可持續物品編織袋。顏色豐富手工編織袋,由殘障人群制作以幫助他們就業賦能,鼓勵平等就業,品牌口號 “用物品觸探世界”,通過自造物品支持并與客戶一起向善行動,同時企業也會關注不同維度和領域可持續,如循環經濟、生產透明、長久設計、公平貿易、在地文化、傳統工藝、安全材料、特殊群體等。

朝日唯品品牌主張 50年循環農作經驗,堅持“種植前先養土”理念,讓土壤自循環回歸原本自然肥力,通過有機方式先養土再育牛,出產品質牛乳及有機農產品。為有機品質生活提供自然、安心、美味農產品。朝日唯品聯合Warming Coffee發起#少給地球添麻煩活動。品牌關注到被很多精心設計包裝往往在使用后被人們丟棄,對環境和土壤造成影響,故號召人們廢物利用,將丟棄物制成手賬記錄生活,傳遞可持續生活方式。活動同時推出聯名O乳糖輕拿鐵。同時致力“循環農作”可持續農業模式,對肥料再利用和用環保手段除草除蟲,讓作物順應自然規律生長。

05 結尾

其實,我國國內的ESG投資發展還處于初期階段,但是未來隨著我國資本市場國際化不斷發展,相關政策制度和評級體系不斷完善,認可、參與和遵守群體不斷增多,我國ESG有望獲得快速發展。

有分析指出,普及ESG投資相關知識將成為下一階段重點工作。而近年來,我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多次舉辦國際研討會、主題論壇,開展基礎調查,倡導ESG理念與實踐,在國內ESG投資理念和實踐倡導方面扮演積極角色。

值得關注是,7月25日,深交所全資子公司深圳證券信息有限公司正式推出國證ESG評價方法,發布基于該評價方法編制深市核心指數ESG基準指數和ESG領先指數。

據解,國證ESG評價方法旨在提供適應我國市場ESG評價工具。同時,該評價方法也聚焦碳達峰碳中和、創新驅動發展、鄉村振興、共同富裕等國家戰略目標,將國內外ESG評價實踐經驗相結合,探索構建特色指標體系。

在當前國內ESG投資需求愈發旺盛且逐漸走向多元化背景之下,ESG從底層產品設計到評價指引體系都亟須本土化滋長。

未來我國企業在ESG領域發展將呈現三大發展趨勢:1)企業ESG披露率持續上升,2)ESG認知不斷提升,3)持續推動實施智能化數據收集,使得我國ESG得到進一步發展。

2021年,滬深300范圍內ESG報告披露率高達85%,相比2013年54%覆蓋率提升31個百分點,表明A股上市公司關于ESG信息披露驅動力進一步提升。

未來,在企業內驅與政策等外部驅動因素下,預計我國企業ESG報告發布數量將持續增長,未來兩年將迎更多企業首發報告,企業將越來越重視ESG發展。

隨著ESG在我國持續升溫,社會各主體對其關注度與認可度逐年攀升,未來,借助互聯網優勢,通過越來越廣泛媒體宣傳以及通過舉辦更多論壇、座談會、培訓等活動,我國企業將不斷加深對ESG解,ESG認知將不斷得到提升,不再將ESG認為是完成報告/追求更高評級,而是切身將ESG發展融入企業方方面面。

未來將會有更多企業實行智能化、數字化ESG數據收集,用于日常經營中持續監管ESG指標,并在撰寫年報時自動生成數據,根據不同評級機構要求生成對應指標,達到節省人力物力、精簡信息披露流程、提升準確率效果。

同時在2022企業ESG優秀案例名單里,總部位于廣東安利、錢大媽、深圳前海微眾銀行入圍鄉村振興優秀案例,華彬集團、澳優乳業、深圳康泰生物等快消品牌則入圍杰出社會責任實踐案例。廣州虎牙、完美公司、伊利乳業則入圍杰出環境實踐案例。

許多專家紛紛下場表示,ESG已成為國與國之間軟實力較量主戰場,要站在國家戰略高度,建設接軌國際、符合國情ESG體系,建立我國標準。

對于ESG,你還有哪些想法?歡迎留言區寫下自己的觀感,我們期待您的建議,持續關注ESG,持續商業向善,我們下期再會。

參考文獻:

1.灼鼎咨詢《2022年ESG發展白皮書 ——全球ESG發展持續升溫,我國進入ESG發展快車道》。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明市| 德令哈市| 垫江县| 苗栗市| 江门市| 耒阳市| 玉屏| 曲水县| 白朗县| 淮南市| 新源县| 河东区| 赣州市| 西畴县| 奉贤区| 仙桃市| 安康市| 克山县| 锡林浩特市| 兴安县| 柳河县| 伊吾县| 阳泉市| 治县。| 东城区| 定结县| 黄平县| 南木林县| 邢台县| 万源市| 崇明县| 广水市| 芜湖市| 胶南市| 安龙县| 蓝田县| 东丽区| 喜德县| 西畴县| 富蕴县| 赤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