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互聯網那些事
今年冬天,與政策放開一同令人興奮的,是《阿凡達2》與《三體》動畫版的同步上映,無數科技粉直呼:今年要窩在被窩里看外太空的星星。
《阿凡達》和《三體》還是有些區別的。
卡梅隆的《阿凡達》雛形便是一個肉眼3D的潘多拉星,拔高了3D裸眼技術的門檻,也開創了先河,而《三體》則是科技文字世界的頂流,劉慈欣沉迷于當世界的締造者,卻無心打造那個肉眼可見的三體宇宙。
《流浪地球》播出后,《三體》粉坐不住了,亞馬遜版本的美劇版持續拍攝中,《三體》電影質量差到連兩位主演事后都絕口不提此事,舞臺劇版《三體》更是讓人全程懵逼。
總之到現在,沒有一部《三體》影視作品完全符合讀者的想象,而今天這部耗時5年的動畫版,無論從畫面效果、音響效果以及劇情構思來看,似乎都超出了大部分人的預期,也算是給三體的黑歷史淺淺畫上了個句號。
但沒人知道的是,正是《三體》這塊炙手可熱的香餑餑,讓劉慈欣丟了最大的籌碼,讓公司內部糾紛不斷,有人靠賣它發了家,也有人靠它背上罵名,我們現在看到的三體世界,早已遭到了資本的“侵蝕”。
01 一場無聲的較量
《三體》的思想深度,構思之精巧,絕對是前無古人,充滿故事性的結局,不斷反轉的細節,讓三體人活在了每一個書粉的腦海里。
資本對《三體》一直展現著較樂觀的態度,自三體開播后,B站的整體股價上漲了115%,市值上漲超353億元,《三體》首日播放量破億,在此之前與《三體》有關的任何項目都獲得了大量的加持,只是成果差強人意。
不得不提的是,三體與阿凡達在雛形上的區別。
阿凡達不是一舉成功,卡梅隆高中時期變有了“拍攝一部屬于自己的‘星球大戰’”的想法,并說服當地一名醫科醫生給他資助拍攝一支《異型》短片用來吸引好萊塢投資,但這第一次的嘗試失敗了。
好在卡梅隆后來的作品《異型2》、《深淵》、《終結者》等在全球范圍內創收10.1億美金,要不是這筆資金給他自信,卡梅隆根本難以重拾星際夢。
與星球大戰不同的是,卡梅隆堅信只有3D技術能呈現出他的潘多拉星,于是他同時推動了3D立體攝影系統、創造了潘多拉星語言、請來各大系學家編撰了一本350頁的“潘多拉百科全書”。
對比之下,小說與劇本的差別還是很明顯的:劉慈欣用語言刻畫出了人物的情緒、世界的構造,卡梅隆則是用技術和真人打造出了一種貼近肉眼更真實的世界,極大減少了觀眾的理解成本。
《三體》成為影視圈中雷聲大雨點小的八卦,最不開心的人就是劉慈欣。
2009年,一位女編劇在看完《三體》后,慫恿自己的十八線導演老公以10萬元的價格買下《三體》的影視版權。
這10萬對于劉慈欣來說意義非凡,要知道當時的《三體》還是顆沒長毛的金蛋,雜志社給劉慈欣的稿費是千字150元,所以劉慈欣一直覺得,這10萬是白撿的便宜。
2015年8月,《三體》在第七十三屆雨果獎上榮獲最佳長篇故事獎,被買斷的影視版權一下成了香餑餑,資本爭先恐后投資與三體有關的所有項目,而這對撞在風口上的夫婦,以一億兩千萬價格的把《三體》影視權賣給了游族。
8年,10萬元版權費翻了千倍。
小說改編成電影的首要前提是尊重原著。這部由游族開拍、僅耗時5個月的《三體》電影被人稱是“流水賬PPT電影”,而劉慈欣看著這些被草班子糟蹋的電影作品,死活不承認自己為了10萬元賣出版權,逼急了還會反問媒體:“你們早干嘛去了?”
這也不能怪大劉氣急,畢竟這事是換誰身上都不好受。
02 三體再復雜,也比不過人心
卡梅隆曾和劉慈欣有過一些小插曲,在一次電影節上卡梅隆聽說了《三體》電影的事,希望提前看看電影,被劉慈欣尷尬婉拒。
也許是卡梅隆碰上了劉慈欣產生了化學反應,《三體》從那一刻起開始真的向上走了。
游族買下《三體》版權后,成立了三體宇宙(上海)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且在淺嘗惡果后明確表示要放棄《三體》電影項目,將進行IP的全版權開發。
許垚是三體宇宙的CEO,林奇為三體宇宙實際負責人,也就是大老板,他找來許垚,是為了讓他把精力投入《三體》的版權上,奈何他不僅忙版權,還在公司建立了風控體系,控制了整體花銷,把林奇當老板的快感全部削弱。
畢竟錢花不出去,還一分錢沒撈回來,肯定不是個事。
一番討論下,林奇選定了合作方——B站,與其說是游族選擇B站,不如說是B站選定游族,游族手握眾多游戲IP,即使擁有三體的改編權,卻遲遲沒有沒有任何能讓各方都滿意的改編成果。
有了B站這個日活9000萬的大平臺,還有《三體》這塊香餑餑,怎么著都得實現個盈利吧?
說來也巧,隔年《流浪地球》的播出掀起三體迷對國內科技電影的瘋狂期待,曾經的《三體》爛片已被拋在腦后,大家現在想的只有“B站的大制作”。
2020年9月,三體宇宙又宣布和Netflix共同開發英文系列劇集,許垚開始被邊緣化,還被調去了其他項目,此后幾乎所有的宣傳都看不到許垚的影子,林奇反倒不以為然,他認為最先開局的人走了,現在正好白紙一張,重新開始。
這個片段,像極了宮斗劇中太后奪回朝政大權的樣子,接下來的劇情大家也都能猜到。
2020年12月25日,游族宣布39歲的創始人林奇因病救治無效逝世,警方鎖定了有重大作案嫌疑的許垚,緣由是質疑其對林奇進行小劑量持續性的投毒。
林奇想的是讓許垚知難而退,卻低估了人性,重癥監護室里,許垚拒不交代毒藥的類型和名稱,林奇不治身亡,游族股價暴跌,市場一片混亂。
曾有知情者透露,許垚的投毒劑量不大,林奇突發身亡,很可能是悄悄加大了劑量,而加大劑量的導火索,很可能是《三體》項目突然而至的契機。
對于許垚來說,是他最先發現了《三體》的IP價值,也是他不惜余力游說林奇給《三體》包裹上資本的外衣,更是他的親自操刀與控制讓其成為公司融資的拿手至寶,他想成為三體宇宙的視覺締造者,但林奇只想著盈利。
《三體》中曾有這樣一段話,“人類生存最大的障礙,就是人類自身。”比三體世界架構更復雜的是人心,還有生意場上的勾心斗角。
所幸的是,《三體》沒有因為林奇的離世脫離軌道,有了多方資本介入,三體宇宙變得井井有條了起來,至少幫一地雞毛的游族賺回了2億多。
B站與《三體》實現著互相救贖,早已不止是“國創作品”的單純標簽,它的背后有一個更復雜的世界,《三體》的優秀令它背負了太多,當年那個只賣了10萬元的《三體》小說也逐漸脫離了劉慈欣的掌控。
三體世界里,有宇宙的浩瀚和人類對未知的恐懼,虛幻世界的黑暗已經令人感到壓迫,更何況現實?書粉只在乎三體世界是否還原,資本家只關注IP能否令B站扭虧。
正如書中那句:我們都是陰溝里的蟲子,但總還是得有人仰望星空。
參考:
《三體》背后的血案——藍鉆故事
《三體》動畫版開播!超預期!《阿凡達2:水之道》會令人失望嗎——吳基指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