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初代創業者的“風吹半夏”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初代創業者的“風吹半夏”

風曾吹向半夏,若干年后再回頭看,風一定也曾吹向你我。

圖片來源:Unsplash-Matt Duncan

文|驚蟄研究所

“睜開眼看看吧,這是個新世界了。”

春風得意的女老板迎接故人出獄,故人沒想到獄中歲月三年,回來恍如隔世。許半夏的故事由此徐徐展開了——這個女老板在變動的時局中借風而上,一路野蠻生長。

在劇中,我們看到了白手起家的勵志傳奇,也看到了商業江湖的波詭云譎和你爭我奪。但現實中,中國最早的一批初代創業者,他們的創業經歷遠比電視劇更精彩,當年的那個新世界,也是一個比劇本里更加春風野火的大時代。

01

1951年,四川省成都市新津縣一戶姓劉的人家迎來了第4個兒子。在這個由父親獨自養活全家七口人的貧困家庭里,生活條件只能用貧瘠來形容。作為家中最小的兒子,“劉老四”在20歲之前,從沒有穿過一雙真正的鞋。家里唯一的一件呢子大衣,從父親、大哥、二哥、三哥一路“傳承”下來,原本的下擺磨損了就裁掉改成短款,藍色褪色了就染成黑色,等穿到“劉老四”身上的時候已經過了17年。

15歲的時候,“劉老四”作為知青到新津縣古家村插隊。那時的日子并不好過,想吃頓飽飯都難。白天在地里干活,晚上就光著膀子睡在炕上,做夢都在想吃的。有一次為了改善伙食,在集體戶戶長的帶領下,大家一起上山挖野菜,結果吃完以后集體中毒。第二天,整個宿舍集體曠工引起了其他人的注意,才撿回來一條命。

雖然差點因為“吃”沒了命,但是“劉老四”的腦子里從來沒有放棄改善生活的想法。那個時候,城里人開始流行吃爆米花,很多小販都發了財,于是“劉老四”也跑去和生產隊長商量一起去縣城炒爆米花。

生產隊長很猶豫,因為當時的環境下,個人做買賣很容易被定性成資本主義,但“劉老四”卻說,“我們炒爆米花不是為了自己,是為了老百姓過年,是為人民服務?!庇谑潜徽f服了的生產隊長和“劉老四”一起買了爆米花機,在縣城炒了三四個月爆米花,最后竟然賺了將近1000元。

那個年頭,整個生產隊一年下來都賺不到1000塊,每個人的工資則是一天一毛錢。“劉老四”炒爆米花賺回來的錢,平均分給每個人10元,相當于多發了3個月的工資。后來回想起當初的這段經歷,“劉老四”說,“假如沒有這么窮,我就不用想那么多東西,下鄉就下鄉。但當時我就想多賺點錢,改善生活?!?/p>

1974年,“劉老四”因為表現出色,被送到四川德陽機器制造學校上學,后來又當上了成都機械工業管理學校的中專教師。1980年時,正是改革開放第一年,市場經濟的春風吹向全國,劉家四兄弟也開始有了新想法。

一開始他們自己動手研發了一款“新意牌”音箱,還成為了校辦工廠的產品,但最終并沒有激起什么水花。后來他們又把目光投向了農村,當起了養鵪鶉的專業戶。1982年,“劉老四”和三個哥哥一起創辦了“育新良種場”,由此開啟傾盡一生的農業創業之路。

40年后的今天,這家公司已經發展成為涉足食品與現代農業、乳業與快消品、房產與基礎設施、化工與資源等多個領域,擁有600多家分公司、超過7萬名員工的新希望集團,而當初的“劉老四”、今天的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也以66億美元財富位列《2022福布斯中國內地富豪榜》第49位。

02

浙江臺州市路橋區的一個農戶家庭有四個兄弟,其中的“李老三”經常會在暑假的時候給生產隊放牛來賺零花錢。放牛的經歷,也讓“李老三”悟出了人生的道理,他發現只要在牛低頭吃草的時候,一邊抱住牛脖子,一邊踩到牛大腿的關節上,就可以讓本來身材矮小的他輕松登上牛背。

后來回憶這段經歷時,他也會不由感慨,“只要方法得當,態度真誠,就會實現有效溝通,就能實現合作共贏。”而這也成為他日后創業路上的成功秘訣。

1978年,15歲的“李老三”嗅到了改革開放帶來的機會,開始研究一系列的政策和方針,在高中畢業后就迅速投入到創業的人潮中。一開始他用家里的錢買來照相機到公園里給別人照相,只用了半年時間,不但把買照相機的本錢賺了回來,還攢下了1000多元,很快他又開起了自己的照相館。

但是當時開照相館需要特種營業執照,“李老三”一直辦不下來,只能以“違規”的方式,一邊經營一邊接受教育和處罰“違規”。后來被有關部門要求關門停業,“李老三”干脆關掉照相館,又開始做起收購廢舊電器零件提取貴金屬的生意。

雖然提煉貴金屬的經濟效益還不錯,但是因為技術門檻并不高,隨著競爭者越來越多,廢舊零部件的收購成本不斷上漲,剛剛開始第二次創業的“李老三”又面臨著新一輪的轉型。這一次,他等來了做大做強的機會。

1984年1月,鄧小平同志第一次坐上南巡的列車。深圳、珠海等四大經濟特區發生的巨變,讓他充滿了信心。同年10月,十二屆三中全會召開,對開展以城市為重點的經濟體制全面改革進行研究和部署。在土地上發揮巨大經濟效益的承包制,開始在工廠逐步推行,改革也從農村走向城市。這一年,“李老三”發現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買電冰箱的人越來越多,于是他決定研究生產電冰箱配件。

不同于之前的小買賣,生產電冰箱配件需要廠房和技術,“李老三”便找來幾個同學,租用了一個街道辦的工房進行設備的研究與試制。經過一年多的嘗試,幾個高中學歷的年輕人,竟然真的研究出了生產電冰箱的重要零部件。

雖然技術解決了,但場地的問題一直麻煩不斷。由于街道辦自己要發展,原先的工房被收了回去。此后,經過了幾番轉折,“李老三”的公司從校辦工廠變成了鄉鎮企業,擁有了正規軍的身份以及“黃巖縣石曲電冰箱配件廠”的名稱。

因為技術過硬,“李老三”拿到了幾乎全國所有電冰箱廠的訂單,但這并非就是“李老三”創業的終點。當時,民營經濟還未得到國家的正式認可,電冰箱作為國家統一配售的商品,也多出自于國營廠。但“李老三”認為,改革開放就是要摸著石頭過河,沒有明確禁止民營企業生產電冰箱的前提下,完全可以大膽嘗試。

1986年,“李老三”組建“黃巖縣北極花電冰箱廠”。因為生產的產品質優價廉,“北極花電冰箱”暢銷全國,高峰時期銷售額還超過了國營廠,年收入達到4000萬元,成為了臺州最大的民營企業,當初那個“放牛娃”也在26歲這一年成為了千萬富翁,但這仍然不是“李老三”創業故事的最終章。

此后,“李老三”又先后進入裝潢行業和房地產行業,后來又創辦摩托車廠、開始造汽車……隨著創業的目標越來越大,“李老三”面臨的困難也越來越多。在決定造車的時候,人才、資金、技術和設備這些統統沒有,而且和曾經開照相館、生產電冰箱一樣,民營企業幾乎不可能通過生產汽車的資質審批。

不服輸的“李老三”,堅信當初放牛時的感悟——“只要方法得當,態度真誠,就會實現有效溝通,就能實現合作共贏?!彼麖牟疖囬_始研究造車技術;發揚艱苦奮斗作風,把有限的資金用到最重要的地方;自建學校親自培養人才;再千方百計地通過“借殼”的方式,搞定造車的資質問題。

經過無數次的爭取和等待,“李老三”終于在2001年代表民營企業首次獲得轎車生產資質。隔天中國被批準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李老三”親自見證和開啟了屬于中國民營企業的新時代。

恍惚間38年過去了,高中畢業就創業的“李老三”,現在已是位列福布斯《2022中國內地富豪榜》第14位的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而他創下的公司也在今年入選《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

03

1967年,汕頭槐澤村的“王三妹”出生。一家五口靠種地勉強維持生活,日子過得緊巴巴,為了幫襯家里,“王三妹”初中畢業后就輟學回家務農。在那個年代,很多農村女孩都有著相似的人生軌跡,早早輟學、結婚生娃、相夫教子、聊此一生,但“王三妹”并未安于現狀。那時候,“王三妹”的哥哥外出打工返鄉的時候,都會帶回來很多小玩意,這些新奇的事物深深吸引了“王三妹”,于是她軟磨硬泡說服了哥哥帶她一起外出打工。

1988年,有著豐富勞動力和廉價土地的深圳,不斷吸引著制造業廠商們前來建廠。其中,也包括剛剛在美國創立分部,并且已經創立3年的富士康。富士康的老板——郭臺銘在深圳開出的第一家內地工廠叫做“深圳海洋精密電腦接插件廠”,“王三妹”就是這個工廠的第一批女工。

與如今配套齊全的富士康截然不同,早期電子廠的工作和生活條件都非常艱苦。宿舍沒有女澡堂、半夜隨時有可能被叫醒趕“急單”,一天十幾個小時的工作強度也是司空見慣。很多人忍受不了這樣的工作環境選擇出走,留下來的也抱著躺平的心態,準備隨時提桶跑路。但“王三妹”為了多賺點錢,一直選擇堅持。

處于上升期的郭臺銘,當時為了激勵員工,經常會給他們上課、演講。在一次演講時,郭臺銘說“沒有誰是天生窮命”,而這句話也點燃了“王三妹”的財富夢。自那時起,“王三妹”干活比以前更加賣力,也從普通女工、組長、線長,一路晉升到了課長——這是富士康能給內地員工的最高職位。

10年時間,從鄉村打工妹轉身成為管理層,手底下管著上千人,工資翻了好幾番。按理說,這已經是“打工人天花板”了,但“王三妹”并不知足。1998年,31歲的“王三妹”像當初選擇離開老家出門打工一樣,拉著哥哥創辦了新公司,做起了和老東家富士康一樣的生意。

面對自己人的“叛變”,郭臺銘非但沒有生氣,還給予了很大的幫助。事實上,郭臺銘之所以幫助“王三妹”,除了對她的欣賞,也因為“王三妹”的公司能夠解決富士康在訂單激增時的產能問題。因此自主創業的“王三妹”爭取到了發展空間,并且開始了真正的逆襲。

2011年,“王三妹”選擇主動進攻,擴大企業規模。她先是收購了一家名為“聯滔”的蘋果外包公司,由此和富士康平起平坐成為了蘋果供應鏈企業。此后,又通過一連串的并購,將索尼、華為、寶馬、奔馳等知名企業,也納入到合作商名單中。至于和富士康一同競爭的蘋果公司業務,“王三妹”也因為發貨快、良品率高,漸漸取代了郭臺銘成為蘋果公司第一大合作商。

在選擇中收獲,也在選擇中不斷成長。2020年,“王三妹”的個人身價高達1800億元,早已超過昔日老板郭臺銘,讓人們記住了王來春這個名字,而她創立的“立訊精密”也一早躋身中國制造業500強。

04

1988年,43歲的“大叔”在賣了一年冰棍后,開始賣起了兒童營養液。因為踩中了市場需求,營養液產品大獲成功。在前三年里,營養液產能擴大了60倍、利潤暴漲100倍,1990年時的產值就已經破億。

彼時,在海南創辦私營報紙失利的“小伙”發現,海南作為經濟特區,“大叔”的兒童營養液在當地的批發價比其他省份低很多,于是通過在浙江做記者時積攢的人脈,“小伙”成為了兒童營養液在海南和廣西的總代理,并且把海南低價入手的營養液高價賣到廣東地區。然而這種“串貨薅羊毛”的行為,很快被察覺,海南總代理的資格也被取消了。

或許是因為代理兒童營養液看到了保健品市場的商機,“小伙”在1993年賣起了保健品,成功賺到第一個1000萬。之后,隨著保健品行業度過紅利期,深知“人可以不買保健品,但不可能不喝水”的“小伙”回到浙江,創建了一家瓶裝水公司,當起了大自然的搬運工。這一次,“小伙”也和“大叔”站上了同一條賽道。

早期的瓶裝水市場,一直被雀巢、樂百氏等巨頭所把持,但消費者對于瓶裝水還沒有形成穩定的品牌印象。憑借經典廣告語和大范圍投放,“小伙”的產品漸漸有了知名度,但這還未讓瓶裝水市場掀起真正的亂戰。

2000年,“小伙”的公司宣布因為純凈水對人體健康無益,于是停產純凈水,只生產天然水,同時還公布了三個實驗以印證天然水更優質的理論。這一舉措,無疑是給生產純凈水的“大叔”們破了臟水。傳言,“大叔”聽聞此事后大為光火,立刻召集69家純凈水企業召開“屠N大會”。

隨后69家純凈水企業集體聲明,斥責“小伙”公司的天然水實驗是不正當的商業競爭和商業炒作。“小伙”也正面反擊,直接以不正當競爭為由把“大叔”告上法庭。但最終,這場21世紀的瓶裝水大戰還是以“小伙”的敗訴告一段落。

然而經歷了“水王之爭”后,雙方很快又在功能飲料市場再次開戰。2003年,達能從何伯權手里接過了樂百氏控制權,并推出第一款功能飲料——脈動。時值“非典”時期,消費者的保健意識顯著提升,脈動銷量的大漲讓“大叔”和“小伙”也在2004年先后加入戰局。

“大叔”憑借其強大的銷售網絡,在10天內就將新產品鋪遍全國。自知缺乏渠道優勢的“小伙”,則依舊通過差異化包裝和營銷手段,將自家的產品打造成帶“奶嘴”瓶蓋的“情緒型飲料”。

依靠渠道和價格優勢,“大叔”的新產品在上市第一年就實現了近10億元的銷售額。然而,因為包裝與脈動過于雷同,整體品牌也缺乏辨識度,在與脈動的同級別競爭中,“大叔”的新產品漸漸淡出了市場。相反,“小伙”的新產品憑借差異化的產品定位,至今在功能飲料市場上仍然占有一席之地。

此后,“大叔”陷入了與達能長達3年的“并購之爭”,“小伙”卻開始不斷蠶食巨頭們原有的瓶裝水市場。同時借助互聯網電商的崛起和社交媒體為主的媒介環境,在快速上新的同時,拿下年輕消費群體,從氣泡水到茶飲市場遍地開花。

2020年,“小伙”——鐘睒睒的公司農夫山泉登陸港交所,鐘睒睒的身價飛速上升達到597億美元,超越馬化騰成為新的中國首富?!按笫濉弊趹c后的娃哈哈作為傳統飲料企業的代表,雖然屢遭外界唱衰,但仍未離場。畢竟在充滿變數的快消市場,隨時都有可能爆發一場重塑格局的行業大戰。

改革開放浪潮中,悉數40余年波瀾壯闊。他們順勢而生,也與時代共榮,這便是初代創業者的“風吹半夏”。

有人說時勢造英雄,謀略者見機行事,好風借力直上青云;也有人說英雄造時勢,孤勇者逢山修路遇水搭橋,不服輸、不認命成就了一方天地。然而無論如何,初代們的創業風云,是故事,更是現代商業史上一段段真實且珍貴的記憶。

當風來臨的時候,創業的種子萌發,或許每一粒種子看起來并無二致,但他們用各自的方式,拼命扎根成長,成為了如今各行各業的巨頭和翹楚。或許也會有人思考,當下的創業者們又該如何從歷史的中獲得新的啟發,我們相信,答案永遠都在創業者們的腳下。

畢竟在那個充滿機遇的年代,風曾吹向半夏,若干年后再回頭看,風一定也曾吹向你我。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初代創業者的“風吹半夏”

風曾吹向半夏,若干年后再回頭看,風一定也曾吹向你我。

圖片來源:Unsplash-Matt Duncan

文|驚蟄研究所

“睜開眼看看吧,這是個新世界了?!?/p>

春風得意的女老板迎接故人出獄,故人沒想到獄中歲月三年,回來恍如隔世。許半夏的故事由此徐徐展開了——這個女老板在變動的時局中借風而上,一路野蠻生長。

在劇中,我們看到了白手起家的勵志傳奇,也看到了商業江湖的波詭云譎和你爭我奪。但現實中,中國最早的一批初代創業者,他們的創業經歷遠比電視劇更精彩,當年的那個新世界,也是一個比劇本里更加春風野火的大時代。

01

1951年,四川省成都市新津縣一戶姓劉的人家迎來了第4個兒子。在這個由父親獨自養活全家七口人的貧困家庭里,生活條件只能用貧瘠來形容。作為家中最小的兒子,“劉老四”在20歲之前,從沒有穿過一雙真正的鞋。家里唯一的一件呢子大衣,從父親、大哥、二哥、三哥一路“傳承”下來,原本的下擺磨損了就裁掉改成短款,藍色褪色了就染成黑色,等穿到“劉老四”身上的時候已經過了17年。

15歲的時候,“劉老四”作為知青到新津縣古家村插隊。那時的日子并不好過,想吃頓飽飯都難。白天在地里干活,晚上就光著膀子睡在炕上,做夢都在想吃的。有一次為了改善伙食,在集體戶戶長的帶領下,大家一起上山挖野菜,結果吃完以后集體中毒。第二天,整個宿舍集體曠工引起了其他人的注意,才撿回來一條命。

雖然差點因為“吃”沒了命,但是“劉老四”的腦子里從來沒有放棄改善生活的想法。那個時候,城里人開始流行吃爆米花,很多小販都發了財,于是“劉老四”也跑去和生產隊長商量一起去縣城炒爆米花。

生產隊長很猶豫,因為當時的環境下,個人做買賣很容易被定性成資本主義,但“劉老四”卻說,“我們炒爆米花不是為了自己,是為了老百姓過年,是為人民服務?!庇谑潜徽f服了的生產隊長和“劉老四”一起買了爆米花機,在縣城炒了三四個月爆米花,最后竟然賺了將近1000元。

那個年頭,整個生產隊一年下來都賺不到1000塊,每個人的工資則是一天一毛錢?!皠⒗纤摹背幢谆ㄙ嵒貋淼腻X,平均分給每個人10元,相當于多發了3個月的工資。后來回想起當初的這段經歷,“劉老四”說,“假如沒有這么窮,我就不用想那么多東西,下鄉就下鄉。但當時我就想多賺點錢,改善生活?!?/p>

1974年,“劉老四”因為表現出色,被送到四川德陽機器制造學校上學,后來又當上了成都機械工業管理學校的中專教師。1980年時,正是改革開放第一年,市場經濟的春風吹向全國,劉家四兄弟也開始有了新想法。

一開始他們自己動手研發了一款“新意牌”音箱,還成為了校辦工廠的產品,但最終并沒有激起什么水花。后來他們又把目光投向了農村,當起了養鵪鶉的專業戶。1982年,“劉老四”和三個哥哥一起創辦了“育新良種場”,由此開啟傾盡一生的農業創業之路。

40年后的今天,這家公司已經發展成為涉足食品與現代農業、乳業與快消品、房產與基礎設施、化工與資源等多個領域,擁有600多家分公司、超過7萬名員工的新希望集團,而當初的“劉老四”、今天的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也以66億美元財富位列《2022福布斯中國內地富豪榜》第49位。

02

浙江臺州市路橋區的一個農戶家庭有四個兄弟,其中的“李老三”經常會在暑假的時候給生產隊放牛來賺零花錢。放牛的經歷,也讓“李老三”悟出了人生的道理,他發現只要在牛低頭吃草的時候,一邊抱住牛脖子,一邊踩到牛大腿的關節上,就可以讓本來身材矮小的他輕松登上牛背。

后來回憶這段經歷時,他也會不由感慨,“只要方法得當,態度真誠,就會實現有效溝通,就能實現合作共贏?!倍@也成為他日后創業路上的成功秘訣。

1978年,15歲的“李老三”嗅到了改革開放帶來的機會,開始研究一系列的政策和方針,在高中畢業后就迅速投入到創業的人潮中。一開始他用家里的錢買來照相機到公園里給別人照相,只用了半年時間,不但把買照相機的本錢賺了回來,還攢下了1000多元,很快他又開起了自己的照相館。

但是當時開照相館需要特種營業執照,“李老三”一直辦不下來,只能以“違規”的方式,一邊經營一邊接受教育和處罰“違規”。后來被有關部門要求關門停業,“李老三”干脆關掉照相館,又開始做起收購廢舊電器零件提取貴金屬的生意。

雖然提煉貴金屬的經濟效益還不錯,但是因為技術門檻并不高,隨著競爭者越來越多,廢舊零部件的收購成本不斷上漲,剛剛開始第二次創業的“李老三”又面臨著新一輪的轉型。這一次,他等來了做大做強的機會。

1984年1月,鄧小平同志第一次坐上南巡的列車。深圳、珠海等四大經濟特區發生的巨變,讓他充滿了信心。同年10月,十二屆三中全會召開,對開展以城市為重點的經濟體制全面改革進行研究和部署。在土地上發揮巨大經濟效益的承包制,開始在工廠逐步推行,改革也從農村走向城市。這一年,“李老三”發現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買電冰箱的人越來越多,于是他決定研究生產電冰箱配件。

不同于之前的小買賣,生產電冰箱配件需要廠房和技術,“李老三”便找來幾個同學,租用了一個街道辦的工房進行設備的研究與試制。經過一年多的嘗試,幾個高中學歷的年輕人,竟然真的研究出了生產電冰箱的重要零部件。

雖然技術解決了,但場地的問題一直麻煩不斷。由于街道辦自己要發展,原先的工房被收了回去。此后,經過了幾番轉折,“李老三”的公司從校辦工廠變成了鄉鎮企業,擁有了正規軍的身份以及“黃巖縣石曲電冰箱配件廠”的名稱。

因為技術過硬,“李老三”拿到了幾乎全國所有電冰箱廠的訂單,但這并非就是“李老三”創業的終點。當時,民營經濟還未得到國家的正式認可,電冰箱作為國家統一配售的商品,也多出自于國營廠。但“李老三”認為,改革開放就是要摸著石頭過河,沒有明確禁止民營企業生產電冰箱的前提下,完全可以大膽嘗試。

1986年,“李老三”組建“黃巖縣北極花電冰箱廠”。因為生產的產品質優價廉,“北極花電冰箱”暢銷全國,高峰時期銷售額還超過了國營廠,年收入達到4000萬元,成為了臺州最大的民營企業,當初那個“放牛娃”也在26歲這一年成為了千萬富翁,但這仍然不是“李老三”創業故事的最終章。

此后,“李老三”又先后進入裝潢行業和房地產行業,后來又創辦摩托車廠、開始造汽車……隨著創業的目標越來越大,“李老三”面臨的困難也越來越多。在決定造車的時候,人才、資金、技術和設備這些統統沒有,而且和曾經開照相館、生產電冰箱一樣,民營企業幾乎不可能通過生產汽車的資質審批。

不服輸的“李老三”,堅信當初放牛時的感悟——“只要方法得當,態度真誠,就會實現有效溝通,就能實現合作共贏?!彼麖牟疖囬_始研究造車技術;發揚艱苦奮斗作風,把有限的資金用到最重要的地方;自建學校親自培養人才;再千方百計地通過“借殼”的方式,搞定造車的資質問題。

經過無數次的爭取和等待,“李老三”終于在2001年代表民營企業首次獲得轎車生產資質。隔天中國被批準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袄罾先庇H自見證和開啟了屬于中國民營企業的新時代。

恍惚間38年過去了,高中畢業就創業的“李老三”,現在已是位列福布斯《2022中國內地富豪榜》第14位的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而他創下的公司也在今年入選《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

03

1967年,汕頭槐澤村的“王三妹”出生。一家五口靠種地勉強維持生活,日子過得緊巴巴,為了幫襯家里,“王三妹”初中畢業后就輟學回家務農。在那個年代,很多農村女孩都有著相似的人生軌跡,早早輟學、結婚生娃、相夫教子、聊此一生,但“王三妹”并未安于現狀。那時候,“王三妹”的哥哥外出打工返鄉的時候,都會帶回來很多小玩意,這些新奇的事物深深吸引了“王三妹”,于是她軟磨硬泡說服了哥哥帶她一起外出打工。

1988年,有著豐富勞動力和廉價土地的深圳,不斷吸引著制造業廠商們前來建廠。其中,也包括剛剛在美國創立分部,并且已經創立3年的富士康。富士康的老板——郭臺銘在深圳開出的第一家內地工廠叫做“深圳海洋精密電腦接插件廠”,“王三妹”就是這個工廠的第一批女工。

與如今配套齊全的富士康截然不同,早期電子廠的工作和生活條件都非常艱苦。宿舍沒有女澡堂、半夜隨時有可能被叫醒趕“急單”,一天十幾個小時的工作強度也是司空見慣。很多人忍受不了這樣的工作環境選擇出走,留下來的也抱著躺平的心態,準備隨時提桶跑路。但“王三妹”為了多賺點錢,一直選擇堅持。

處于上升期的郭臺銘,當時為了激勵員工,經常會給他們上課、演講。在一次演講時,郭臺銘說“沒有誰是天生窮命”,而這句話也點燃了“王三妹”的財富夢。自那時起,“王三妹”干活比以前更加賣力,也從普通女工、組長、線長,一路晉升到了課長——這是富士康能給內地員工的最高職位。

10年時間,從鄉村打工妹轉身成為管理層,手底下管著上千人,工資翻了好幾番。按理說,這已經是“打工人天花板”了,但“王三妹”并不知足。1998年,31歲的“王三妹”像當初選擇離開老家出門打工一樣,拉著哥哥創辦了新公司,做起了和老東家富士康一樣的生意。

面對自己人的“叛變”,郭臺銘非但沒有生氣,還給予了很大的幫助。事實上,郭臺銘之所以幫助“王三妹”,除了對她的欣賞,也因為“王三妹”的公司能夠解決富士康在訂單激增時的產能問題。因此自主創業的“王三妹”爭取到了發展空間,并且開始了真正的逆襲。

2011年,“王三妹”選擇主動進攻,擴大企業規模。她先是收購了一家名為“聯滔”的蘋果外包公司,由此和富士康平起平坐成為了蘋果供應鏈企業。此后,又通過一連串的并購,將索尼、華為、寶馬、奔馳等知名企業,也納入到合作商名單中。至于和富士康一同競爭的蘋果公司業務,“王三妹”也因為發貨快、良品率高,漸漸取代了郭臺銘成為蘋果公司第一大合作商。

在選擇中收獲,也在選擇中不斷成長。2020年,“王三妹”的個人身價高達1800億元,早已超過昔日老板郭臺銘,讓人們記住了王來春這個名字,而她創立的“立訊精密”也一早躋身中國制造業500強。

04

1988年,43歲的“大叔”在賣了一年冰棍后,開始賣起了兒童營養液。因為踩中了市場需求,營養液產品大獲成功。在前三年里,營養液產能擴大了60倍、利潤暴漲100倍,1990年時的產值就已經破億。

彼時,在海南創辦私營報紙失利的“小伙”發現,海南作為經濟特區,“大叔”的兒童營養液在當地的批發價比其他省份低很多,于是通過在浙江做記者時積攢的人脈,“小伙”成為了兒童營養液在海南和廣西的總代理,并且把海南低價入手的營養液高價賣到廣東地區。然而這種“串貨薅羊毛”的行為,很快被察覺,海南總代理的資格也被取消了。

或許是因為代理兒童營養液看到了保健品市場的商機,“小伙”在1993年賣起了保健品,成功賺到第一個1000萬。之后,隨著保健品行業度過紅利期,深知“人可以不買保健品,但不可能不喝水”的“小伙”回到浙江,創建了一家瓶裝水公司,當起了大自然的搬運工。這一次,“小伙”也和“大叔”站上了同一條賽道。

早期的瓶裝水市場,一直被雀巢、樂百氏等巨頭所把持,但消費者對于瓶裝水還沒有形成穩定的品牌印象。憑借經典廣告語和大范圍投放,“小伙”的產品漸漸有了知名度,但這還未讓瓶裝水市場掀起真正的亂戰。

2000年,“小伙”的公司宣布因為純凈水對人體健康無益,于是停產純凈水,只生產天然水,同時還公布了三個實驗以印證天然水更優質的理論。這一舉措,無疑是給生產純凈水的“大叔”們破了臟水。傳言,“大叔”聽聞此事后大為光火,立刻召集69家純凈水企業召開“屠N大會”。

隨后69家純凈水企業集體聲明,斥責“小伙”公司的天然水實驗是不正當的商業競爭和商業炒作?!靶』铩币舱娣磽簦苯右圆徽敻偁帪橛砂选按笫濉备嫔戏ㄍァ5罱K,這場21世紀的瓶裝水大戰還是以“小伙”的敗訴告一段落。

然而經歷了“水王之爭”后,雙方很快又在功能飲料市場再次開戰。2003年,達能從何伯權手里接過了樂百氏控制權,并推出第一款功能飲料——脈動。時值“非典”時期,消費者的保健意識顯著提升,脈動銷量的大漲讓“大叔”和“小伙”也在2004年先后加入戰局。

“大叔”憑借其強大的銷售網絡,在10天內就將新產品鋪遍全國。自知缺乏渠道優勢的“小伙”,則依舊通過差異化包裝和營銷手段,將自家的產品打造成帶“奶嘴”瓶蓋的“情緒型飲料”。

依靠渠道和價格優勢,“大叔”的新產品在上市第一年就實現了近10億元的銷售額。然而,因為包裝與脈動過于雷同,整體品牌也缺乏辨識度,在與脈動的同級別競爭中,“大叔”的新產品漸漸淡出了市場。相反,“小伙”的新產品憑借差異化的產品定位,至今在功能飲料市場上仍然占有一席之地。

此后,“大叔”陷入了與達能長達3年的“并購之爭”,“小伙”卻開始不斷蠶食巨頭們原有的瓶裝水市場。同時借助互聯網電商的崛起和社交媒體為主的媒介環境,在快速上新的同時,拿下年輕消費群體,從氣泡水到茶飲市場遍地開花。

2020年,“小伙”——鐘睒睒的公司農夫山泉登陸港交所,鐘睒睒的身價飛速上升達到597億美元,超越馬化騰成為新的中國首富?!按笫濉弊趹c后的娃哈哈作為傳統飲料企業的代表,雖然屢遭外界唱衰,但仍未離場。畢竟在充滿變數的快消市場,隨時都有可能爆發一場重塑格局的行業大戰。

改革開放浪潮中,悉數40余年波瀾壯闊。他們順勢而生,也與時代共榮,這便是初代創業者的“風吹半夏”。

有人說時勢造英雄,謀略者見機行事,好風借力直上青云;也有人說英雄造時勢,孤勇者逢山修路遇水搭橋,不服輸、不認命成就了一方天地。然而無論如何,初代們的創業風云,是故事,更是現代商業史上一段段真實且珍貴的記憶。

當風來臨的時候,創業的種子萌發,或許每一粒種子看起來并無二致,但他們用各自的方式,拼命扎根成長,成為了如今各行各業的巨頭和翹楚?;蛟S也會有人思考,當下的創業者們又該如何從歷史的中獲得新的啟發,我們相信,答案永遠都在創業者們的腳下。

畢竟在那個充滿機遇的年代,風曾吹向半夏,若干年后再回頭看,風一定也曾吹向你我。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肥西县| 天长市| 沧源| 临湘市| 吴旗县| 滨海县| 新宁县| 仪陇县| 白河县| 临夏县| 道真| 本溪市| 集贤县| 宁化县| 内乡县| 舞阳县| 金门县| 永年县| 哈巴河县| 丰原市| 西安市| 揭西县| 安陆市| 武义县| 集贤县| 布拖县| 辰溪县| 乐陵市| 平遥县| 凤山市| 清丰县| 金湖县| 香港| 皮山县| 万盛区| 清苑县| 瑞丽市| 浦城县| 遵义县| 宣武区| 洞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