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王勇
“鋼鐵行業不能為了達峰而達峰,更不能為了減排而減生產力,而是要把碳達峰作為重要契機,推動實現鋼鐵行業的綠色低碳轉型和高質量發展。”
12月14日,由力拓集團與中國寶武集團、清華大學聯合主辦的第三屆中國鋼鐵低碳發展目標與路徑研討會召開,國家發改委環資司碳達峰碳中和推進處副處長王浩在會上作出上述表示。
降低鋼鐵行業碳排放,是中國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部分。根據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2020年中國鋼鐵行業碳排放量占全球鋼鐵碳排放總量的60%以上,占全國碳排放總量的15%左右,是31個制造業門類中碳排放量最大的行業。
“推進‘雙碳’過程中,有些階段是不可跨越的,可分為達峰、降碳、脫碳和中和四個階段。”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院長范鐵軍表示。
他認為,達峰是發展問題,核心是解決發展中的結構調整問題;降碳是技術應用問題,把能源和資源的節約放在首位;脫碳是技術革命問題,通過技術創新實現工藝流程、生產過程、經濟增長脫離碳排放;中和階段則是命運共同體的問題。
截至目前,已有包括中國寶武集團、鞍鋼集團、河鋼集團、包鋼集團、建龍集團、中信泰富集團等鋼鐵企業,提出本企業的碳達峰和碳中和時間,以及降碳過程中的具體目標。
這些企業確定的碳達峰時間基本為“十四五”期間,河鋼集團計劃的實現時間最早,為2022年達峰,中國寶武集團目標明年碳達峰。除建龍集團、中信泰富集團將碳中和時間定在2060年外,上述其他鋼企均計劃在2060年實現碳中和。
范鐵軍表示,目前鋼企在制定碳減排目標時,對于碳排放量的量化目標主要設定在范圍一、范圍二。
碳排放通常分為三個范圍。范圍一、二分別是指企業的直接生產排放及外購能源排放,范圍三是指價值鏈上下游各項活動的間接排放。
在技術路徑選擇上,各大鋼企計劃采用的減排路線包括加大電爐鋼比例、氫能冶煉、CCS利用等。其中,加大電爐鋼比例是當前重要方式之一。
今年年初,工信部等三部委聯合發布的《關于促進鋼鐵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了八項主要任務,其中包括嚴禁新增鋼鐵產能、推進企業兼并重組、有序發展電爐煉鋼、深入推進綠色低碳等。
該文件提出,到2025年,80%以上鋼鐵產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噸鋼綜合能耗降低2%以上,水資源消耗強度降低10%以上,確保2030年前碳達峰。其中特別提出,電爐鋼產量占粗鋼總產量比例提升至15%以上,鋼鐵工業利用廢鋼資源量達到3億噸以上等目標。
電爐煉鋼屬于短流程工藝,可選擇廢鋼作為煉鋼的原材料,利于節能減排。目前,中國九成以上的鋼鐵產能為長流程的高爐煉鋼工藝,需要高品位的鐵礦石以及焦炭作原材料。
清華大學戰略新興產業研究中心主任吳金希表示,全世界轉爐煉鋼平均比例為73%,歐盟是57%,日本是74%,中國則達90%,短流程煉鋼在中國占比仍相當小。
工信部賽迪研究院黨委書記副院長劉文強在會上表示,短流程工藝非常成熟,但目前占比較低,這并非是鋼企不想轉型,而是短流程工藝的競爭力問題仍存在挑戰。
“要解決廢鋼資源問題,要像重視鐵礦石一樣重視全球的廢鋼資源。”劉文強稱。
王浩也表示,推動鋼鐵行業低碳轉型,除淘汰落后、優化存量,優化生產力布局,強化清潔能源替代外,還需要加強礦產、能源和原材料的節約集約循環利用,提升廢鋼資源回收利用水平。
中國寶武集團總經理助理、碳中和辦公室主任肖國棟稱,目前全球廢鋼資源不足以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以礦石為起點生產鋼鐵,仍然是未來相當長歷史階段的主流。
就廢鋼循環利用的政策支持方面,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秘書長程會強認為,要加強廢鋼行業規范管理,保障廢鋼質量,提高廢鋼純凈度、增加可回收性,制訂完整的廢鋼鐵標準體系,優化廢鋼進口政策等。
“如果不解決純度方面的挑戰,到2050年,每年產生的廢鋼中將有一半以上無法再次回收利用。”程會強稱。
除引入短流程煉鋼外,鋼鐵行業降碳仍有多種路徑可以選擇。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黃導表示,世界鋼鐵行業低碳共性技術包括富氫與全氫氣直接還原技術、富氫碳循環高爐技術、氫機熔融還原技術、凈零碳排電爐流程技術、高廢鋼比高效轉爐技術、二氧化碳捕集及資源化利用技術等。
其中三項涉及氫冶金技術。據肖國棟介紹,中國寶武在富氫碳循環氧氣高爐技術領域,已先后投入超過10億元研發費用,歷經七年技術攻關,解決了冶金煤氣高效低成本二氧化碳脫除、高壓高還原勢煤氣安全加熱、全氧冶煉煤氣循環下合理的煤氣分布等主要技術難題。
今年7月,全球首個400立方米工業級別的富氫碳循環氧氣高爐在新疆八一鋼鐵點火投運。經過三個月的工業試驗,碳減排超20%。
除中國寶武集團外,其他鋼鐵企業也在實施減碳行動。其中,包鋼集團啟動了200萬噸級的CCUS一期50萬噸示范項目建設,河鋼集團建設了120萬噸的富氫氣體直接還原項目,鞍鋼集團正在建設全球首套綠氫零碳硫化床高效煉鐵新技術的示范項目,山西晉能鋼鐵正在建設1300兆瓦光伏加新能源和儲能項目,以及進行高溫爐富氫冶煉。
除鋼鐵生產企業外,上游鐵礦石企業也在探索低碳路徑。
曾擔任力拓集團鐵礦石銷售和營銷副總裁的方睿思,現任職力拓集團鋼鐵減碳副總裁。他表示,脫碳將推動鋼鐵價值鏈的顛覆性變革,與中國鋼鐵公司的合作將對皮爾巴拉礦石開發新的低碳途徑至關重要。
據他介紹,力拓已與20多個客戶的合作,包括中國寶武集團、韓國浦項鋼鐵公司、新日鐵和首鋼,以幫助實現高爐排放減少20%-30%。
提高鐵礦石塊料使用能力、減少燒結礦和球團的使用,也有利于減碳。方睿思舉例稱,用1噸的塊料代替1噸的燒結礦,可以減少200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用1噸的塊狀物替代1噸的球團礦,可以減少100公斤二氧化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