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王月倫
鋰電產業鏈本周大事:
韓國電池商SK Innovation建電池回收廠
12月13日,據彭博社報道,韓國電池企業SK Innovation和韓國電池回收企業SungEel HiTech將于2023年在韓國成立合資企業,運營回收電動車電池工廠。工廠將于2025年開始運營,主要業務為從舊電池中提取鋰、鎳、鈷和錳。
青山系鋰電企業瑞浦蘭鈞擬赴港上市
12月14日,香港交易所披露,瑞浦蘭鈞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瑞浦蘭鈞)已遞交上市申請書,計劃登陸港交所。此次上市所募資金將主要用于鋰電池產能擴張,先進鋰電池、材料及生產工藝的研發,以及償還銀行貸款等方面。但其暫未披露計劃募資的具體金額。瑞浦蘭鈞隸屬于世界500強公司青山集團,后者是全球最大的不銹鋼制造商和金屬鎳生產商。
億緯鋰能發布第一代鈉離子電池
12月15日,億緯鋰能(300014.SZ)發布第一代鈉離子電池,該產品選用圓柱形態,能量密度為135 Wh/kg,循環壽命達到2500次,目前正準備進入中試環節。億緯鋰能中央研究院副院長趙瑞瑞表示,圓柱形狀的電池能夠減緩鈉離子電池的性能衰減問題。公司計劃到2026年將鈉離子電池能量密度提升至140-160 Wh/kg,并實現萬次循環,成本能夠降到0.2元/W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