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跨國公司中國區CEO」榜單是「界面新聞2022超級CEO」系列榜單的子榜單之一。界面新聞連續第六年發布CEO系列榜單,在繼承去年的基礎上做了適當擴充。除「年度超級CEO」主榜單外,今年的系列子榜單包括「年度科技行業CEO」、「年度地產行業CEO」、「年度醫療健康行業CEO」、「年度新能源行業CEO」、「年度金融行業CEO」和「年度汽車行業CEO」、「年度女性CEO」以及「年度跨國公司中國區CEO」。
作為全球跨國公司重要的營收市場,中國不斷優化外商投資服務體系,為各國企業在華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營商環境與無限發展機遇。國際局勢加劇動蕩之際,憑借穩定的政治環境、巨大的市場規模、完整的產業鏈體系等眾多優勢,中國成為全球投資者的主要“避風港”。
“十四五”綱要提出,我國要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為跨國公司在華發展拓展出更廣闊的空間。政策推動下,我國開始落實引導外資更多投向先進制造、現代服務、高新技術、節能環保、綠色低碳、數字經濟等新興領域。2022年1至9月,全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10037.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8.9%,同比增長17.3%;其中高技術產業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32.3%。
今年6月20日至21日舉辦的第三屆跨國公司領導人青島峰會上,跨國公司、工商各界、政界和學界重點圍繞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RCEP落地生效、經濟社會發展創新力、生態保護、綠色低碳轉型以及知識產權和營商環境等主題展開溝通與交流。峰會期間,來自16個國家和地區的99個重點合作項目集中簽約,簽約項目投資總額達到156億美元、合同外資額53.1億美元,較上屆增長31.4%。
會上,商務部發布的《跨國公司在中國:全球供應鏈重塑中的再選擇》研究報告顯示,當前,全球供應鏈進入新一輪重構,但決定全球供應鏈格局的核心邏輯并沒有改變,跨國公司在中國投資穩中有進,中國仍是跨國公司全球投資的重要目的地。重大外資項目對穩外資支撐作用顯著,2021年,我國新設或增資合同外資1億美元以上大項目數量達到1177個,連續三年保持兩位數增長。
2022年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舉辦的第五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共有145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參展;共284家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參加企業展,回頭率近90%。本屆進博會累計意向成交735.2億美元,較上屆增長3.9%。在本屆進博會虹橋國際論壇上發布的《世界開放報告2022》指出,以廣闊且充滿活力的國內市場為吸引力,進博會拉緊了全球企業與中國市場的紐帶,對沖了疫情影響下供應鏈受阻等不利因素,有效增進了國內外產業鏈的聯系,助力國內國際雙循環。
當下,“業務低碳化”已成為全球趨勢,隨著中國持續推進“雙碳”目標,一個龐大的“綠色市場”正在形成,為在華跨國企業實現綠色低碳的進程提供巨大助力。跨國公司紛紛緊握中國綠色低碳轉型市場機遇,力圖搶占先機。尤其是擁有先進產品技術標準和投資運營模式和的跨國公司,迎來了構建競爭力的絕佳時機。
界面新聞推出2022年度跨國公司在華CEO榜單,旨在發現那些善于發掘中國市場潛力、大膽決策及革新、為中國經濟增添活力的根植于中國大陸市場的跨國公司中國區CEO。
姓名:向偉明
公司:通用電氣
職位:GE全球副總裁、GE中國總裁、GE航空集團大中華區總裁
向偉明加入通用電氣(GE)30年,曾負責航空、軌道交通兩大重要部門的在華業務,有著豐富的跨國管理經驗和工作經歷。自2010年擔任GE航空集團大中華區總裁,他帶領團隊10年內實現營收和訂單分別超過三倍的增長,同時深度參與了ARJ21和C919兩大中國自主研發的飛機項目。自2020年6月接任GE中國總裁以來,向偉明帶領公司實現在華長期業務增長,同時領導GE拆分工作在中國的順利開展。GE的“3050可持續發展目標”與中國“雙碳”目標高度一致,向偉明表示:“中國是全球第一大能源市場,第二大航空和醫療市場。無論是現在還是將來拆分后的三家公司,中國市場對GE來說都至關重要。未來,GE將持續通過研發和投資前沿行業解決方案,提升能源、航空、醫療三大領域全產業鏈能源利用率,推進中國低碳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姓名:宋為群
公司:強生
職位:全球資深副總裁、中國區主席
宋為群于2003年加入強生公司,先后在美國、澳洲等多地擔任重要管理崗位。2018年,他成為強生歷史上首位本土成長起來的中國區主席,率領中國總裁委員會,推進公司旗下包括醫療科技和制藥等業務在華的協同發展。在他的帶領下,中國市場不僅取得了高質量發展,也成為了公司的創新戰略市場之一,并于2019年被定位為強生“全球創新引擎”。2021年底,強生成為首家宣布支持中國推進“共同富裕”目標愿景的跨國領軍企業。同年,公司被上海市政府認定為首家外資開放式創新平臺。宋為群投身醫療健康行業二十余載,目前他還擔任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副會長、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協會副會長等社會職務。鑒于他對推動中國醫療健康行業發展做出的卓越貢獻,宋為群多次獲得政府和業界評選的最高殊榮。
姓名:陳思淵
公司:百時美施貴寶
職位:中國區總裁
陳思淵于2019年加入百時美施貴寶,并任職中國區總裁。2020年,陳思淵帶領中國團隊成功推動了百時美施貴寶“中國2030戰略”的制定與穩步、高效的實施。在她的帶領下,百時美施貴寶中國已經并正在將多款腫瘤學、血液學和免疫學等核心領域的全球突破性創新產品或適應癥加速引入中國,到2025年引進近30個創新藥或適應癥,使中國的產品管線與全球一致;同時通過一系列創新的準入模式,進一步提高中國患者對創新藥物或適應癥的可及性。目前,百時美施貴寶是全球唯一一家已上市三款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生物制藥公司。2021全年公司的營業收入為463.85億美元,同比增長9.09%,歸屬母公司凈利潤69.94億美元。
姓名:唐善達
公司:博西家用電器
職位:大中華區總裁
唐善達自2019年任職博西家用電器集團大中華區總裁以來,重視強化博西品牌建設,積極推動博西中國家電產業園發展壯大。唐善達表示,博西不斷追求創新技術和卓越解決方案,在推廣高品質家電產品的同時,也將綠色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貫穿始終,“未來,博西家電將繼續攜手所有成員單位共同探索家電行業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的新路徑,為中國經濟的高質量和可持續發展持續貢獻力量。”博西中國已連續兩年實現“碳中和”階段性目標。2021年,博西家電旗下博西華家用電器有限公司榮獲國家級“綠色工廠”榮譽稱號。
姓名:倪以理
公司:麥肯錫
職位:大中華區總裁
倪以理于2002年加入麥肯錫,15年后成為麥肯錫中國區的掌舵人。麥肯錫從落地中國那一刻起,便將尋覓本土人才視為重中之重。本土精英既充實了了麥肯錫的內部結構,也帶來了本土的企業客戶,這一切極大地縮減了麥肯錫與中國市場的“磨合期”。倪以理表示,企業如果想要國際化,就需要將外國的人才納入到核心團隊中,大膽啟用國外人才是企業在國外落地時避免水土不服最行之有效的方式。作為全球性管理咨詢公司,面對規模巨大、充滿活力的中國市場,麥肯錫從未停止探索的腳步。倪以理曾提到,在中國的麥肯錫要不斷變革,不斷創新,隨著客戶的變化做調整,因為中國企業比任何一個地方的企業變革來得更快。
姓名:葛越
公司:蘋果
職位:公司副總裁、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
蘋果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葛越是工程師出身,2008年加入蘋果后擔任無線技術副總裁,期間領導團隊為幾乎每一款蘋果產品開發關鍵技術,還在iPhone和iPad的中國特色新功能開發過程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2017年,蘋果首設大中華區總經理職位,任命葛越領導蘋果中國團隊,負責領導蘋果在中國市場的整體業務和本土戰略調整。葛越介紹,目前全球已有200多家供應商承諾使用風能和太陽能等清潔能源生產蘋果產品,其中包括55家中國供應商,并表示很多環保項目正在中國先行先試。蘋果公布的2022年第四季度財報顯示,其在大中華區的營收為155億美元,相較去年同期增長6%。
姓名:黃陳宏
所屬公司:思愛普中國
職位:SAP全球執行副總裁、大中華區總裁
黃陳宏扎根科技行業數十年,于2021年8月出任思愛普(SAP)全球執行副總裁、大中華區總裁,全面負責 SAP在大中華區的戰略制定與業務發展。加入 SAP一年來,黃陳宏為大中華區的業務發展注入了全新活力,賦予了SAP“在中國、為中國”策略全新的含義,并創新性提出了“新型中國企業”的概念。他認為,數字化轉型加速,“雙循環”下的產業鏈協同,以及“雙碳“目標,是新發展格局下的重要趨勢。2022年,時值SAP進入大中華區30周年之際,在他的帶領下,SAP大中華區宣布定義自身為“新型中國企業”賦能者“,幫助中國企業通過數字化轉型,向全數據、全鏈接、全綠色的方向發展。黃陳宏表示:“SAP始終專注于用數字化技術幫助企業整合優化‘人、才、物、碳’四大要素,并進行卓越運營和創新發展。在云時代,SAP將致力成為客戶業務轉型的好伙伴、打開 “雙循環”的金鑰匙、可持續發展的同路人。”
姓名:朱曉彤
公司:特斯拉
職位:全球副總裁、大中華地區負責人
朱曉彤加入公司僅8個月便憑借過人的能力,成為特斯拉全球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為特斯拉中國超級充電站的迅速發展發揮了關鍵作用。截至2022年9月,特斯拉在中國大陸開放使用的超級充電站數量達到1300多座,超級充電樁超9300個,搭配 700 多座目的地充電站、1800 多個目的地充電樁,特斯拉充電網絡已覆蓋中國360余個城市。今年9月,特斯拉上海工廠再度完成擴產,進一步鞏固了其作為特斯拉全球最高產能工廠的位置。中國既是特斯拉的重要生產基地,也是關鍵的市場之一。乘聯會數據顯示,2021年特斯拉在中國的交付量達到48.41萬輛,占特斯拉全球93.62萬交付量的51.71%。2021年特斯拉在中國市場收入達138.44億美元,同比大增107.8%;2022財年前三個季度,特斯拉在中國的營收達到135.68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51%。
姓名:潘寧
公司:優衣庫
職位:大中華區總裁
潘寧在加入優衣庫整10年之際,被任命為大中華區總裁。優衣庫剛剛進入中國時,并未迅速獲得消費者的認可。潘寧通過準確分析市場、明確產品定位,打造品牌個性,使優衣庫在幾年間勢如破竹,成為服飾零售品牌的佼佼者。潘寧表示:“中國無疑會成為優衣庫的最大市場。必須以長遠眼光冷靜考慮現在應該做些什么。”潘寧重視服務,指出賣場是公司與顧客的連接點,要進一步推動提升工作人員素質,打造認真、專業的銷售團隊。中國市場無疑是優衣庫重要的業績引擎,截至今年9月,優衣庫在中國已有900多家門店。2022財年財報顯示,優衣庫大中華區營收達到5385億日元,在品牌總收入中的占比達到23.4%,僅次于日本業務的35.2%,是公司在日本市場以外的第二大市場。
姓名:張曉宇
公司:友邦中國
職位:執行董事及總經理
張曉宇自2017接任友邦中國掌門人以來,堅持以客戶為中心,加大科技與人才投入,致力于更加深入地理解客戶需求,回應客戶期待。在人口老齡化加劇的背景下,養老服務迎來需求爆發。眾多保險公司紛紛專注于提供更加精細化的服務,而友邦則將 “跨產業鏈”與“長期性”視為重中之重。友邦把“布局養老”的重點放在了鏈接產業和優質資源上,秉持長期主義,打造康養生態圈閉環。張曉宇表示,站在壽險業轉型的關鍵期,友邦人壽希望能憑借自身的發展和探索,攜手行業伙伴在“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等國家戰略上發揮長處、承擔使命、貢獻力量。
「年度跨國公司中國區CEO」的研究對象為中國大陸地區的跨國企業的CEO,包含上市與非上市企業,其中CEO是對CEO、總裁、總經理、行長等職位的統稱。界面新聞通過企業申報、桌面調研、企業走訪、數據模型等環節編制榜單。界面新聞通過衡量CEO所管理公司的是市場表現、財務表現以及CEO個人聲譽來編制該榜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