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曠
在求職端,求職的人多、招工的企業少,選擇靈活就業的人數不斷增長;在應聘端,新技術運用、新業態誕生,智能人才缺口在不斷增大,越來越多企業選擇聘用臨時性的專業人才,解決一時之需,靈活用工平臺迎來快速發展期。
靈活就業人群多為藍領人群,靈活用工企業多在制造業、服務業。此時靈活用工行業政策利好、需求旺盛,快手的“快招工”、BOSS直聘、前程無憂等綜合招聘平臺紛紛聚焦“藍領招聘”,引起了資本的關注。
日前,靈活用工供應鏈平臺藍鳥云獲得新一輪數千萬元 A+ 輪投資,本輪融資由德迅投資領投,老股東跟投。本輪融資之后,藍鳥云計劃壯大運營團隊,提升平臺對用工供應鏈的服務能力,提升公司獲客能力,并加速拓展新行業,強化市場份額。
新一輪招聘市場紅利來襲,新兵、老將齊聚靈活用工市場,一場關于行業話語權的爭奪戰悄無聲息展開。
靈活用工需求激增
受市場大環境影響,旅游業、餐飲業、房地產等曾經吸納大量的畢業生就業的產業,吸納就業能力有所下降。與此同時,互聯網企業面臨洗牌和調整,企業裁員消費層出不窮,千萬高校畢業生可選擇的就業機會在減少,越來越多人選擇靈活就業。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我國靈活就業人員已經達到了2億人左右。另據網絡數據顯示,2020-2021年,全國高校畢業生的靈活就業率均超過16%,大學生畢業群體是靈活就業的主力軍。
此外,游戲代練、網紅主播、外賣配送員等新業態工種如雨后春筍般涌現,企業靈活用工和個人靈活就業的需求劇增。
對于求職者來說,靈活就業門檻低且工作時間和環境相對自由,有較強的靈活性,對于家庭主婦、剛畢業的年輕人十分友好。此外和傳統的“打零工”不一樣,在靈活就業平臺的擔保下,靈活用工合作關系更安全和穩定。
最重要的是,靈活用工模式可以讓經濟拮據的人賺點主職工作之外的零用錢。根據《中國靈活用工發展報告(2022)》顯示:26.9%的勞動者出于“到手收入相對較高”選擇靈活就業,18.7%的勞動者為了“正式工作之外賺點外快”。
對于企業來說,靈活用工模式既可以滿足短期、臨時用工需求,還可以優化企業人力資源配置,提高管理和用人效率、降低運營風險,同時減少人工成本,儼然企業“降本增效”策略下的正確選項。
據中國人民大學靈活用工課題組等發布的《中國靈活用工發展報告(2022)》藍皮書,2021年,中國有61.14%的企業在使用靈活用工,比2020年增加5.46%,企業傾向于擴大靈活用工規模。
與此同時,國家不斷頒布利好政策鼓勵和扶持靈活就業市場,靈活用工市場一片藍海。只不過,靈活用工市場整體服務良莠不齊,勞動爭議或勞動者權益損害事件時有發生,諸多合規困境未得到合理解決,例如靈活就業工作者不交稅、不交社保等問題。
總而言之,無論是供給側還是需求端都對靈活用工認可度和需求度都較高,靈活用工市場前景廣闊,市場秩序有望得到重建,這也是在線招聘平臺和創業者的機遇所在。
新舊勢力搶灘登陸
隨著企業靈活用工需求的涌現,勞動者對靈活就業接受度的提高,靈活用工市場規模飛速發展,引來行業新舊勢力搶灘登陸。
近幾年疫情的爆發驅動了靈活用工模式普及,市場規模保持高速增長。易觀報告數據,預測2022年中國靈活用工整體市場規模將達到1.1萬億,而隨著數字化持續滲透和新業態發展,2023年靈活用工將達到1.34萬億市場容量。
與之相對應的是,靈活用工投融資數量和金額的增長。數據顯示,2021年是靈活用工投融資熱度最明顯的一年,全年投融資及并購金額達到26.93億元,數量達到17起。截止2022年6月,中國靈活用工行業投融資數量3起,融資金額4.9億元。
在資本的催化下,越來越多的新興企業入局靈活用工賽道,市場競爭激烈程度持續提升。
一方面,中國靈活用工行業目前還處于成長期,行業新進入者較多,市場形成多家爭鳴的態勢。相對知名的平臺有藍鳥云、兼客、慧用工、智工云、好靈工、眾樂邦、智惠薪、京靈、薪福社等等。
根據企查貓提供的數據,成立1-3年的提供中國靈活用工的企業最多,全國經營范圍中包含靈活用工的企業共超過5500家,超過75%的企業在近三年內成立,其次超過10%的企業是在近一年內成立。
另一方面,綜合招聘平臺前程無憂、58同城、斗米等也相繼投資或者開設靈活用工業務,與新玩家搶食靈活用工市場。以前程無憂為例,2020年前程無憂領投酒店靈活用工平臺研發運營商“北昂科技”千萬元A輪融資,此舉說明前程無憂對靈活用工市場虎視眈眈。
目前靈活用工需求旺盛,空間足夠大能夠容納新舊勢力共存。前程無憂《2022非正式雇傭報告》數據顯示,六成以上民企的非正式雇員數量在企業員工總數中超過了10%。同時,近四成民企表示2022年將增加非正式員工的雇傭。
可以預計,隨著行業競爭進入存量階段,新玩家和舊勢力之間的競爭將更加激烈,屆時誰能快速搶灘登陸,誰就更有存活到最后的把握。
“新玩家”破而后立
前文提及,靈活用工市場新舊勢力來勢洶洶,而用工平臺眾多用工服務標準不一,導致各種亂象叢生。例如:平臺不繳納稅收、平臺不設置人員信息核實系統、平臺開展不合規業務、平臺監控體系不健全從業者飛單屢禁不止……
為此,眾多行業新人正試圖以差異化、多元化的用工模式,打破多漏洞、高風險的雇傭關系,解決行業痛點。
喜獲融資的藍鳥云是其中的佼佼者。據了解,藍鳥云提供多樣化的靈活用工及勞動力的SaaS解決方案,全面支持兼職、全職、眾包、外包多種混合的用工方式,且服務貫穿招聘供應、管理調度、薪稅結算的用工全流程。
據官方數據,藍鳥云已為近200家酒店集團和企業、近1200家勞務公司、50多萬小時工提供在線撮合、靈活匹配、協同管控和薪稅結算的服務。已覆蓋近20多個重點城市,同時在全國各地有近20余家渠道及合作伙伴。
在求職者端,藍鳥云匯集大量用工供應信息和需求信息,為求職者匹配適合的工作,緩解求職者“務工焦慮”;在勞務中介端,藍鳥云基于勞務中介痛點推出一系列SaaS解決方案,解決其勞動合同定制、社會保險發放、勞動者的權益等棘手的問題。
在用人企業端,藍鳥云提供多元化的用工方式、管理方式、結算方式,解決企業用工鏈條招工難、培訓難、管理難、結算不合規等痛點。
一來,非雇傭、外包、零工、兼職用工、社會眾包等靈活多樣的用工方式,有效降低了企業用工成本。二來,全日制、外包、零工、眾包組合管理模式,有效提高了企業人員管理效率。三來,工資、勞務費、合作費的多元支付結算方式,可一定程度上規避用工結算風險。
以藍鳥云為代表的新入局者積極利用技術創新產業供應鏈服務,靠新穎的玩法吸引用戶汲取市場紅利,率先在靈活用工市場打響口碑,為后續繼續獲客打下了基礎,同時積極搶占市場份額,試圖通過建立規模化優勢增強競爭壁壘。
“老玩家”穩步推進
和新玩家激進的打法不一樣,老玩家布局藍領靈活用工市場的策略更穩妥。
一方面,老玩家瞄準用戶求職需求發力,積極組建內容審核團隊、改善內容推薦算法,提高求職者對招聘平臺的粘度。藍領人群靈活就業市場魚龍混雜,虛假求職信息屢禁不止,無疑會降低求職者對平臺信任,老玩家加強內容管理從根本上杜絕“黑中介”、虛假招聘信息,,加速獲取用戶信任感。
以BOSS 直聘為例,其推出了制造業藍領職位保真計劃“海螺優選”,確保靈活用工的安全性和保證度。根據調研信息,截至當前純藍領用戶也是 BOSS 直聘求職者用戶畫像中的重要群體之一,用戶占比接近 15%。
另一方面,老玩家已經完成前期的個人用戶以及企業用戶積累,倚靠平臺用戶資源基礎可以很快打開市場進入成長期。
58同城、前程無憂、BOSS直聘等行業老玩家長期專注深耕在線招聘產業生態布局,在平臺知名度、用戶規模、用戶活躍度以及B端企業積累等方面的優勢大于新入局玩家,也因為有經驗和資源,老玩家們可以更快的完成靈活就業服務部署,從而搶占更多的市場紅利和更大的市場份額。
可以發現,新玩家和老玩家服務的側重點不一樣,新玩家注重供應鏈服務為用工企業提供完整的SaaS解決方案,老玩家專注匹配B、C端用戶需求,為的是豐富平臺服務生態,一個小而美,一個大而全,各有各的優勢。
目前靈活用工行業格局還遠遠沒有形成,而靈活用工平臺服務又充滿了痛點,這是機會也是挑戰。未來,靈活用工平臺或將呈現向兩極發展“強者恒強,弱者越弱”,也將更考驗平臺競爭力。
零工經濟弄潮起浪
國內靈活用工市場滲透率遠低于海外市場,說明靈活用工市場廣闊,這對于創業者來說,確實是一個不錯的機會。據網絡數據,美國的靈工勞動者滲透率是全球唯一超過10%的區域,其次為日本、歐盟,滲透率達到約5%,而中國的靈工勞動者滲透率不到2%。
基于此行業背景,靈活用工平臺探索各種靈活用工模式,想方設法以差異化模式打破相對同質化和傳統的“兼職模式”瓶頸,從而獲取更大的市場份額進入頭部強者行列。
一方面,靈活用工平臺涉及用工企業、勞務企業、靈活就業者,工需要衡量多方聯系,滿足多方需求,才能保證運營的有序進行。就用工企業來說,臨時員工管理難度大、培訓需求不一,這就需要靈活用工平臺及時響應市場需求,與時俱進的制定提供更全面的解決方案,才能保持市場競爭力。
另一方面,互聯網時代風口來得快去的也快,靈用工平臺想要實現可持續發展,除了要搶占風口紅利之外,還需要提高平臺價值促使用戶不斷消費,甚至以技術之力帶動整個行業的轉型升級。
零工經濟潮起潮落,潮起之時新舊勢力共享市場紅利,潮落之時考驗新舊勢力的競爭力。而以藍鳥云為代表的新勢力玩家,在面對經驗老道、資源充足的綜合招聘平臺時,只有拿出差異化的服務才能被看到、被看重。
綜上所述,靈活用工市場趨向白熱化競爭,但仍沒有出現國民級的靈活用工平臺,新老玩家要想在激烈的賽道中脫穎而出,不僅要具備探索差異化模式的能力,還要有尋求多元化的發展的遠見,一場構筑市場新秩序的戰爭正在進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