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C2CC新傳媒
“今天雙12了,你要買點什么啊?”
“啊?今天雙12?”
今年的雙12無人問津,在很多人看來,或許還沒開始,就已經結束了。
雙12其實是雙11的延續,對商家和消費者來說都是一個補充的過程,讓購買的余溫慢慢消散。然而,今年雙11“不再火熱”,雙12的到來也變得消無聲息,各大平臺宣傳力度較之雙11 都有明顯下降,降級的促銷手段也無法掀起波瀾。
本該作為年終的購物盛典,但是今年的雙12商家、平臺、消費者集體缺席,慘淡,冷清,都不足以形容雙12,“遺忘”才是這一屆的關鍵詞,這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雙12撞上世界杯,平臺流量傾斜
今年的雙12在熱度上不占優勢,世界杯賽程火熱開展,順勢而起的世界杯相關話題瞬間成為了各大平臺的流量密碼。
在世界杯期間因表情包走紅的“卡塔爾小王子”成為各大平臺爭搶的熱點人物,11月27日,抖音率先公開小王子賬號,發布8條抖音,就收獲超2500萬點贊,收獲1500萬粉絲。
快手迅速抓住這波熱度為“12.12寵粉節”造勢,12月11日當晚,“卡塔爾小王子”在快手直播間首秀,與新華社、2002世界杯冠軍巴西國家隊隊長卡福等人連麥互動。超5700萬的觀看人數,成功為快手雙12活動預熱。
然而,雙12創始平臺在此期間也沒有了滿天飛的在宣傳,廣告投放寥寥無幾。淘寶在雙12期間也選擇將流量傾斜,為世界杯造勢,僅在雙12開售前五天,才進行淘寶首頁的雙12宣傳;天貓官方微博中,即使在雙12活動期間,也是由世界杯相關報道占據大篇幅內容,#拍拍樂世界杯# 話題才是雙12期間主旋律。
目前看來,除卻世界杯的影響下,各大平臺在雙12的促銷手段遠不如雙11,淘寶在12月5日至12月9日,為雙12預熱,正式開售時間是12月10日至12月12日。而京東活動周期僅12月8日至12月12日5天。在優惠力度上,淘寶跨店滿減活動為滿200減30的折扣,大額優惠券、店鋪優惠券等活動仍與往年相同,并無新意。雖然保留了跨店滿減,但優惠力度仍然飽受詬病。
淘寶在12月初增加對雙12的宣傳力度,但僅限于首頁店鋪、好物種草推廣,無法與雙11推出的12項商家扶持計劃相較高下,不少商家也表示力不從心,不會參加雙12活動。
直播帶貨難以掀起水花
淘寶超頭主播李佳琦在雙12之前并未進行預熱直播,反而在11月30日開始,暫停了直播活動。12月10日,消失了十天的李佳琦回歸淘寶直播,為雙12帶來一波購買熱潮。10日與11日晚,李佳琦直播間分別上架111個、127個商品,商品類目不再集中于美妝個護,更多的放在了日用商品上,10日美妝個護類僅有35個,11日下降至25款,截止至發稿日,兩次直播均有數個商品尚未售罄,即使是雙12當天,依舊有許多商品處于未完售狀態,與雙11的“哄搶”局面有著天壤之別。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雙12,李誕入駐淘寶直播,12月10日李誕在“交個朋友”打造的來個“彩”誕直播間進行了直播首秀,觀看人數超1000萬,不過,自首場破千萬以來,李誕直播間后續發力不足,11日雙12預熱直播觀看人數僅有不到230萬,雙12當晚的直播觀看人數也未超過千萬,且美妝類目銷量均不夠理想。
羅永浩在雙11跨入淘寶直播,然而交個朋友直播間在雙12直播期間的熱度大不如前,10日雙12首發直播為334.5萬觀看量,11日的年終總結觀看量為538萬,雙12當日再創新低,僅有272萬觀看量,三日直播數據加起來都不及雙11的直播首秀。
今年的雙12,無論是對主播還是平臺來說,都是很大的難關,即使雙12期間直播不甚理想,平臺方面仍在積極布局。
政策放開,快遞行業壓力倍增
快遞停滯是雙12無人察覺的另一大誘因。
“快遞變慢了是真的,以前大部分快遞都是一兩天到,現在動輒四天往上。”在雙12來臨之前,就有部分網友反饋快遞發貨慢,物流時效不斷延長,眼見其從“預計12月12日前送達”變成“預計12月18日前送達”,“雙12到了雙11的快遞還沒收到貨”這一話題微博閱讀量超8000萬。
順豐、京東等以“快”著稱的物流公司,也出現了物流延期的情況。12日,“順豐崩了”登上微博熱搜,許多網友反映,順豐快遞在途中某個站點被卡住了,物流進展遲遲不更新。
快遞怎么了?
一夜之間城市全面放開,各行各業加速復工復產,快遞需求量也在加速增長。然而,全面放開導致疫情集中性爆發,許多工廠受疫情的影響無法按時交貨,在電商平臺上,商家無奈選擇延期發貨,“下單后五天內發貨”“下單后30天內發貨”屢見不鮮。
其次,疫情當下,人人自危,醫藥行業快遞量劇增,也給行業帶來不小的壓力,快遞公司同樣面臨著人員不足的情況,運力吃緊,快遞時效緩慢。13日,國家郵政局發文稱,快遞業迎來新一輪業務高峰,末端投遞壓力大,呼吁消費者多多理解。
線下物流不暢,讓今年的“雙12”稍顯低迷。
消費者欲望降低,雙12頹勢早見端倪?
其實,雙12自誕生之初,定位就比較尷尬,雙11在前,年貨節在后,與兩者相比,雙12的優惠更顯得微不足道,平臺流量后勁不足,商家備貨熱情消散,消費者購買力透支,雙12較之其他購物節一直不溫不火。
有媒體調查了2021年雙12的消費者意愿情況,37%的消費者認為沒有必要為雙12熬夜剁手,另有30%的用戶表示“還在觀望”,顯然,消費者對于雙12的熱情已經大打折扣。
今年尤甚。
不少消費者認為,雙11前腳剛走,雙12就接踵而至,間隔時間太短,“毫無購買欲望”。加之疫情全面放開以后,消費者對購物平臺的關注重點轉移到“抗原”“連花清瘟”,“我只想知道哪個地方還能買到連花清瘟,雙12我都沒意識到。”
目前為止,還沒有任何一家電商平臺公布雙12快訊戰報,今年的雙12可以說是最悄無聲息的一屆。且說,商界沒有長盛不衰的童話,消費者遺忘,商家疲態的雙12還會有下一屆嗎?
總而言之,即便是消費者在解封后的短期報復性消費,也改變不了理性主導的新消費觀,無論是雙12,還是其他大促活動,想要恢復生機,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