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車市物語 張凌霄
在2021年年銷撞線10萬輛的新勢力三強蔚來、理想、小鵬,好不容易邁過了從0-1的坎,卻在今年不斷遭遇挑戰:股價下行,銷量跌宕起伏不及預期。“我沒有想到下半年會出現這樣一些挑戰。今年主要有些事情沒有很好預料到。” 小鵬汽車董事長、CEO何小鵬在近日接受媒體采訪時坦言。
12月過半,近期三家車企皆發布了三季度的財報。幾乎每一家都未逃過營收與銷量齊漲,虧損面卻越來越大的境況。誠然,在資本的寒冬里,蔚小理這樣的新勢力難以獨善其身。但眼見著別的玩家的步伐也越來越快了,比亞迪、廣汽、吉利等傳統車企在新能源車市表現踴躍,蔚小理還能保住來之不易的江湖地位嗎?
蔚來汽車董事長、CEO 李斌在近日的公司內部講話中說,“我們不能讓學習我們的人跑得比我們還快“。他還在近期的公開采訪中表示,蔚小理眼下的挑戰,是成長中的煩惱。
01 誰虧得最慘?
雖然三家企業在三季度的交付量都實現了不同程度的上漲,虧損面卻在不斷擴大。就連一向以“會賺錢”見長的理想:上一季度的虧損額僅為蔚來、小鵬的零頭,也跌入了近幾年來三季度的“至暗時刻”。
財報數據顯示,理想三季度交付新車26524輛,同比增長 5.6%,環比下降 7.5%。現營業收入 93.4 億元,同比增長 20.2%。但毛利率下滑嚴重,今年Q3車輛毛利率僅為12%,而上一個季度,車輛毛利率為21.2%,去年同期為21.1%。
上險量數據顯示,在今年上半年,除了4月份以外,主力車型理想ONE月銷量均保持在1萬輛以上的水平。隨著新車理想L9 和 L8于8月份開始交付,理想ONE上險量在8月9月由原先的1萬輛以上,銳減到4000輛以內。但新車理想L9在9月份的上險量才突破1萬輛的水平。不難看出,三季度 ,新車交付為理想帶來了銷售成本的上升。此外,理想ONE換代帶來的訂單量急劇“萎縮”,讓理想三季度的業績承壓。
理想汽車月度上險量
蔚來同樣也沒有擺脫“賣一輛虧一輛”的局面。三季度,蔚來累計交付新車3.16 萬 輛 ,同比增長29.33%;營收130.02億 元 ,同 環 比 分 別增長 32.61%、26.33%。但歸屬普通股東凈利潤為-41.42 億元,與去年同期的為-29 億元與上一個季度為-27.5 億元相比,虧損面明顯擴大。
這不由得讓人聯想到蔚來創始人李斌立下的“蔚來會在2024年實現盈虧平衡”的flag,還有幾分勝算。“現在追求利潤最大化不一定是最好的判斷。”近日,蔚來聯合創始人、總裁秦力洪在媒體溝通會上對外表示。他說,2022年,蔚來單季的研發投入達到30億元,基本等于虧損額。
蔚來汽車月度上險量
除了研發投入的增加,蔚來的銷售網絡也在持續擴張。今年三季度,蔚來在全國增加了22家蔚來中心。在綜合因素的影響下,三季度蔚來的單車虧損也有明顯擴大。今年三季度單車虧損為 13.01 萬元,相比去年同期的3.42萬元,多出了近10萬元。
數據來源:公開數據整理
相比之下,今年三季度,小鵬汽車的虧損有所收窄。由上個季度的27.0 億元凈虧損,縮減至三季度的23.8 億元。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9.3%至為 68.2 億元。Q3共交付新車29570輛,同比增長15%。但與蔚來、理想相比,小鵬的毛利率與單車凈利潤依然位于一個較低的水平。
02 拿虧損搏未來
雖然整體虧損面不見好轉,但蔚小理的CEO們已經迫不及待地立下了盈利的目標。“兩款產品同時交付的時刻,也是時候該和連續七年的虧損經營說再見了”,在理想公布10月份交付量數據的同時,理想汽車CEO李想在社交平臺上寫下了這樣一段話。
在今年一季度的財報會議上,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表示,小鵬汽車的中長期目標是,將公司整體的毛利率提升到25%以上。并且在規模效應和經營杠桿的幫助下,各項費用率將會持續下降。他還透露,今年會將主要的產能放到更高毛利的車型上去。
銷量數據顯示,小鵬P7、P5三季度交付量分別為11776輛、8703輛,高毛利車型小鵬P7銷量相比上一季度有所上升。與此同時,低毛利車型小鵬P5和G3銷量均有所下滑。雖然整體毛利率相比上一季度提升了2.5%,但與去年同期相比,依然有所下降。
小鵬汽車月度上險量
要實現何小鵬口中的25%毛利率,三季度毛利率為11.6%的小鵬汽車任重道遠。此外,高價車型G9尚未在消費市場打開局面,也讓小鵬汽車四季度的業績承壓。銷量數據顯示,小鵬G9在9月與10月的上險量數據均未破千。
誠然,新勢力的虧損可以有一百種理由:研發投入大、原材料成本高…強如特斯拉,也用了16年才擺脫虧損,而新勢力只走過了7、8年時間。秦力洪在近期采訪中對外表示,蔚來是用暫時的虧損,博取未來更多的可能性。
而對未來的投入上,新勢力普遍對“全棧自研”有執念,盤子越做越大:比如蔚來的NOA、NOA、自研電池和核心芯片等。“電池由車企自己來做,能夠提升整車大約 6 到 7 個百分點的毛利率。如果看比亞迪和特斯拉的財報,他們最能夠賺錢的其實也是電池。”秦力洪說道。不過,這也意味著前期更高的投入。
財報數據顯示,蔚來、理想在三季度的銷售管理費用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主要是由于營銷投入的增加及銷售網絡的擴張。通俗來說,雖然銷量增長帶來的是營收的改善。但要賣出一輛車,所花費的成本更高了。小鵬雖然三季度的銷售管理費用沒有明顯增加,但是營收下滑,導致經營虧損擴大。
03 下一階段拼體系化?
近日,李斌在接受采訪時說:" 我認為‘蔚小理’都能活,而且都能活得不錯。" 其表示:" 可能最近小鵬確實辛苦一點,這也是成長過程中需要付出的代價。"
如何平穩度過轉型的陣痛期?理想和小鵬選擇向內部組織架構“動刀”。
在三季度財報會議上,理想汽車方面宣布自明年1月1日起,沈亞楠將辭任公司執行董事兼總裁,加入理想汽車流程變革委員會。馬東輝將獲委任為公司執行董事兼總裁,接手沈亞楠此前負責的供應團隊(包含供應鏈、制造、質量),商業團隊(包含銷售、服務、充電網絡)將交給 CEO 李想直接管理。此外,自 2022 年 12 月 12 日起,謝炎將獲委任為公司 CTO。
李想在全員公開信中表示,這一人事調整意味著理想汽車將啟動面向千億規模年收入的全面矩陣型組織升級。" 在從 0-1 的發展階段,速度就是效率,垂直型組織的模式幫助我們實現了百億收入規模。我們需要用組織升級實現千億收入規模的突破,向萬億收入規模發起挑戰。"
小鵬汽車在10月份宣布,對公司運營、組織架構和產品策略方面作出了重大調整,建立戰略、產規、技術規劃、產銷平衡和 OTA 五大虛擬委員會組織,目的是拉通公司各條業務線的溝通管道,提升協作效率。與此同時,小鵬汽車正在重組品牌和營銷團隊,以持續提升品牌和口碑影響力,并拉近和用戶的距離。
沒有對組織架構動刀的蔚來,還在不斷擴充自己的產品線。據悉,2023年,蔚來的所有新車都將會切換到第二代平臺上。到明年上半年,
蔚來將至少有八款車同時在售。另一方面,蔚來面向大眾化的阿爾卑斯品牌,也將在明年開啟銷售。
與此同時,李斌也在近期的內部講話中再次強調了蔚來要提高體系化效率,不通過簡單地裁員、關閉業務來節省成本,而是通過規模化、精細運營提高效率,如統一電池包的尺寸,通過用戶數據布局換電站位置等;
造車是場馬拉松,每個階段都有一道坎。一年前,蔚小理歡呼雀躍撞線年銷10萬輛的大關,邁過了從0-1的生死線。而走過了0-1驗證期階段的蔚小理,距離實現盈利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人們往往在低估風險的同時高估需求。正如秦力洪所說,“當年我們認定電池成本會線性速度下降,而不是像現在這樣跳躍式的攀升。更沒有想到的是現在全球化的道路會在近些年遭受嚴峻的挑戰,帶來了很多經濟規律之外的干擾。”前進的軌跡往往不是線性向前,總有預料之外的麻煩。
一個共同的問題擺在新勢力的眼前,碳酸鋰等原材料價格持續攀升,明年補貼取消引發需求透支的風險,蔚小理做好準備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