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IT時報 沈毅斌
編輯|錢立富 挨踢妹
與往屆世界杯一樣,本屆世界杯可謂精彩紛呈,黑馬涌現、強強對決,給全世界球迷帶來歡樂,這就是足球的意義所在。
每次世界杯,都會產生話題或者爭議焦點。但不同的是,往屆世界杯爭議聚焦在球員、裁判、教練這些“人”上,本次卡塔爾世界杯,最大的爭議點卻是球場上的黑科技——VAR(視頻助理裁判)。
“從我們角度來看,球已經出了底線,但在主裁判與VAR溝通后,最終判定進球有效。”在本次世界杯E組第三輪日本隊與西班牙隊的比賽中,解說員說道。而這成為本屆世界杯到目前為止最具爭議的判罰,VAR隨即被推上了風口浪尖。
國內知名體育解說和評論員黃健翔在微博上表示,VAR毀了足球,猶如特效毀了電影;本屆世界杯冠軍已經誕生:VAR。不過,也有支持者表示,VAR能讓判罰更加準確,讓足球比賽變得更加公平。
01 球迷稱“球賽越來越難看”
2018年6月16日,俄羅斯世界杯小組賽C組法國對陣澳大利亞的比賽中,主裁判在VAR的提醒下改判為點球,這是VAR首次在世界杯亮相。時隔四年,今年的卡塔爾世界杯對輔助判罰技術再升級,不僅將VAR技術發揮到極致,還新引入“半自動越位識別技術”。
在“科技之眼”的監督下,一切“小動作”都無處遁形,不過,看似越來越公平的判罰卻遭到了許多球迷的反感。
“上半場4個進球,3個被判越位,這還怎么踢。”老球迷趙旭偉(化名)在觀看阿根廷對陣沙特比賽時激動吶喊著。他告訴《IT時報》記者,球迷們看球不光是看射門一瞬間,還要看賽場上激烈對抗、團隊配合和技術比拼,這些都需要一氣呵成。
圖源:Sports Illustrated
尚且不論VAR系統的對與錯,單就一場比賽而言,因為VAR判罰,裁判多次吹停,已經嚴重影響足球比賽的流暢度和連貫性。
以小組賽阿根廷對陣沙特為例,僅上半場比賽,阿根廷因為越位被吹停7次,這已經超過阿根廷在2018年世界杯中6次越位的總次數。據媒體統計,這是世界杯引入VAR視頻助理裁判以來越位次數最多的單場比賽。
除了越位,頻繁的點球判罰也讓抗性強、戰術多變的足球比賽變得索然無味。數據顯示,2014年巴西世界杯總的點球數為13個,而今年世界杯,僅小組賽就已經出現14粒點球。“還看什么跑位、戰術,看點球大戰算了。” 趙旭偉說。
不少人認為,過度依賴科技,足球就只剩冰冷的數據,就像是讓AI寫作,雖能引經據典,卻缺少人類情感。
DCCI互聯網研究院院長、互聯網專家劉興亮撰文認為,科技幫助裁判進行更準確的判罰,但這意味著一些行云流水的比賽和精彩的配合進球會被吹掉。從觀眾的角度看,體驗太差,因為在屏幕前看直播的每個球迷,都會靠自己的肉眼和經驗進行判斷,這便與VAR產生矛盾。
以日本隊對陣西班牙隊第二球為例,眾多觀眾、解說員肉眼可見球已經出界,但VAR顯示,皮球與底線重合1.88毫米,判定進球有效(下圖)。
“體育競技都成了科技產品的附屬物,喪失了人文因素,變得冷冰冰的,我不想看到。”劉興亮認為,科技與人性的矛盾,應該是世界杯最大的困境。而怎樣在科技與人性之間找到合適的度,是國際足聯盡快要解決的大問題。
02 VAR做不到鐵面柔情
在微博中,黃健翔表達的不是對VAR精確性和公平性的否定,而是認為將判罰權完全交由VAR,權力過度集中,導致裁判被架空。“裁判名存實亡”“科技可以取代人類裁判”等話語也甚囂塵上。
“我認為,VAR的主要作用還是幫助裁判進行公正判斷,取代裁判的可能性不大。”國家一級足球裁判林晧(化名)告訴《IT時報》記者,目前,主裁判的權力依舊是球場上最大的,VAR只是提供參考來降低判罰失誤率;要不要觀看回放、要不要采用VAR建議,決定權依舊在主裁判手上。只有進球、點球、判罰紅牌和判罰出錯的情況下,VAR才能夠介入。
其次,裁判的工作不僅僅是判罰犯規,還要發揮引導作用;比如引導任意球正確擺放、化解球員矛盾等,從而掌控比賽秩序與節奏。
最后,足球之所以能讓全世界如此多球迷瘋狂,除了精彩的配合與技術外,人情味也是一大魅力。而裁判作為規則的執行者,在做到判罰公平公正的同時,也要盡量展現出溫情的一面,這是VAR所做不到的。
在喀麥隆隊對陣巴西隊的比賽中,阿布巴卡爾在第92分鐘,一記頭球破門,喀麥隆隊1:0戰勝對手。阿布巴卡爾興奮得脫下上衣進行慶祝,這在足球比賽中屬于犯規行為。此時的主裁判埃爾法斯并沒有打斷這令人興奮的時刻,而是等到阿布巴卡爾慶祝完后,才面帶微笑走上前去,與阿布巴卡爾握手表示祝賀,并將手中的黃牌舉起。加上此前一張黃牌,兩黃變一紅,阿布巴卡爾被罰下場。
值得一提的是,林晧還對足球中最復雜,同時也是最受爭議的越位規則,提出了自己的觀點。
“越位判罰其實一直都存在爭議,只不過這次是因為VAR將細節放大,導致爭論的聲音更大。而‘體毛越位’是否判罰,還是需要依據裁判感受與球場上的真實情況進行判斷。”林晧告訴記者,“半自動越位系統”讓判罰更合理更精準的作用毋庸置疑,隨著科技手段越來越精細化,越位規則也可能做出細微調整,不過最終還是讓科技服務規則,而不是改變規則去適應科技。
“至于球迷們抱怨,越位判罰時會影響球賽的流暢性與觀看體驗我也可以理解,但作為一名裁判,首要任務就是保證判罰的準確性和球賽的公平公正,在此基礎上再考慮其他。”林晧說。
03 誤判依舊是足球的一部分
1.88毫米重合、“體毛級”越位畫線、一縷頭發碰到了皮球……正當VAR展現出毫米級的精確性時,也迎來了本屆世界杯的第一次誤判。
在H組第二輪烏拉圭隊對陣葡萄牙隊的比賽中,補時階段,B費突破禁區,烏拉圭球員吉梅內斯因防守摔倒在禁區內,本能地用手支撐時碰到球,主裁判法加尼被提醒觀看VAR后,錯誤將點球判給葡萄牙。最終,葡萄牙2:0擊敗烏拉圭。
烏拉圭足協官員愛德華多透露,國際足聯裁判委員會主席科里納承認,這個點球是誤判。
愛德華多說:“吉梅內斯的那個球,裁判很好地把握了尺度,但VAR叫住了他,然后做出了一個錯誤的決定。”
不過,相比沒有采用VAR之前,球場上的誤判率確實降低了許多,“上帝之手”成為永恒的經典同時,可能也不會再次出現。
數據顯示,2018年世界杯前48場比賽中,VAR總共檢查出335個事件,平均每場比賽7個事件,其中主裁判共14次在場內觀看回放,VAR團隊共3次針對疑似事件觀看回放。在這些事件中,即使沒有VAR的幫助,主裁判也對其中95%的犯規進行正確的判罰,但在VAR的參與下,判罰準確率提升至99.3%,修正14次判罰。
2018年俄羅斯世界杯落幕后,國際足聯裁判委員會主席科里納和他的同事們均表示VAR的運用獲得初步成功。“我們一直在說,VAR不代表完美,錯誤或者失誤無法根除,但是我相信,99.3%是一個接近完美的數字。”四年后,科里納這樣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