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華夏能源網 蔣波
“我們在給寧德時代打工。”
7月21日,在“2022世界動力電池大會”上,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直言不諱胸中塊壘。
為了不做“打工人”,廣汽集團動作迅速。12月11日,廣汽集團旗下因湃電池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因湃電池”)正式動工建設。公司落戶廣州廣汽智聯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內,總投資109億元,占地約666畝,為廣州市最大的動力電池+儲能電池項目,涵蓋電池研發、設計、智造、銷售和服務鏈條。
按照規劃,明年10月將實現廠房交付,2024年3月前完成首期6GWh量產線導入,2025年底完成所有36GWh產線導入。屆時可滿足60萬輛車的裝機需求,年產值將超過210億元。
華夏儲能(公眾號hxcn3060)了解到,因湃電池注冊于今年10月底,是一家以電池生產為主的科技型企業,由廣汽集團出資成立,股東包括廣汽埃安(51%)、廣汽傳祺(40%)、廣汽商貿(9%)。業務范圍涵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生產制造、電池材料研發及相關產品的技術服務等。
廣汽集團親自下場做電池,對地方經濟、股東及行業都帶來一定程度的影響。
當前,廣州正處于從“汽車之城”到“智車之城”的轉變期。因湃電池落戶廣州,對落實廣州市“汽車及核心零部件產業穩鏈補鏈強鏈”發展任務、填補廣州電池產業鏈空白必將起到非常大的推動作用。
廣汽埃安總經理古惠南表示,對于明確提出“制造業立市”的廣州而言,因湃電池一定程度上填補了廣州市研產一體化電池產業的空白。
另外,因湃電池的動工開建,對拉動周邊配套設施以及就業崗位方面也將起到重要作用,可以為地區產業集群帶來超1.5萬的就業崗位,新增產值超1800億元。
對于股東廣汽埃安來說,因湃電池的投建將有望解決被動力電池“卡脖子”的問題。
目前,新能源汽車銷量持續走高,直接拉動動力電池裝車量增長。然而,終端需求的爆發式增長,車企沒賺到錢,卻讓動力電池制造商成了大贏家。電池制造商不僅拿走了最大頭的利潤,還在供應上時常“刁難”車企,這也難怪廣汽董事長曾慶洪當眾吐槽寧德時代。
為了不再受制于人,廣汽加大了動力電池的開發力度。
今年以來,廣汽埃安陸續啟動電池研發試制線建設、成立能源科技公司及銳湃動力科技公司、與上游材料端頭部供應商贛鋒鋰業、寒銳鈷業等達成戰略合作等大手筆布局。而因湃電池項目投產后,廣汽埃安有望掌控動力電池產業鏈所有環節,完成動力電池產業閉環,徹底解決被“卡脖子”的問題,同時對當前動力電池的市場格局也將形成一定的沖擊。
華夏儲能(公眾號hxcn3060)注意到,除了動力電池,因湃電池的業務還包含儲能。
當前,動力電池即將出現產能過剩已經成為行業共識。為了避免被卷入產能過剩的旋渦,同時開發新的業績增長點,包括寧德時代、億緯鋰能、欣旺達等動力電池頭部企業在內,均開始發力儲能市場。
數據顯示,今年全球儲能電池出貨量約為125GWh,較去年增長超160%,預計2025年全球儲能電池出貨量將突破390GWh。
當前,儲能市場正處于“天下未定”之時,因湃電池背靠廣汽這棵大樹進一步布局儲能業務,可謂恰逢其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