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吳紹志
長時間冷淡后,最近上市公司對信托理財又重燃了興趣。
界面新聞記者根據公告發現,四季度以來,上市公司累計購買信托產品規模達15.02億元,九成為11月以后公告買入,信托成為上市公司重要的理財產品。
某信托業內人士表示,上市公司直接買信托產品作為理財,目的在于保值增值,相比之下,銀行理財收益低、私募風險大。

從購買金額來看,海信家電(000921.SZ)、方大特鋼(600507.SH)最為“壕氣”。
海信家電公告,9月22日至11月22日期間,公司及公司的非全資附屬公司冰箱銷售認購重慶信托理財產品,認購金額為9.20億元。
其中,11月22日當日,海信家電和冰箱銷售公司分別作為認購方,各自認購了2億元重慶信托·海納1號集合資金信托。該產品風險評級為中低風險,至少80%的資金投資于國壽安保睿興1號單一資產管理計劃、國壽安保睿興2號單一資產管理計劃、國壽安保睿興3號單一資產管理計劃。國壽安保的資管計劃將投資于現金類和固定收益類品種。
方大特鋼決定,擬使用不超過4.3億元閑置自有資金委托中信信托進行委托理財,設立“方大特鋼 QDII信托投資項目 202201 期”信托項目,最終擬投資于陽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陽光保險”)發行的H股股票。
12月9日,陽光保險正式登陸港交所。發行結果顯示,最終發售價定為每股5.83港元,最新股價已跌至5.11港元。
柯力傳感(603662.SH)也十分積極。不僅購買了9000萬元光大信托深匯集合資金信托計劃,還購買了華能信托、北京信托、陸家嘴信托3家公司合計9000萬元信托產品。
從受托方和產品來看,各家上市公司都有各自鐘愛的管理人和產品。
永安藥業(002365.SZ)鐘意粵財信托,購買了粵財信托發行的隨鑫益1號、隨鑫益10號兩只產品;博聞科技(600883.SH)青睞平安信托,接連購買平安信托固益聯 3M-22 號集合資金信托計劃;亞星錨鏈(601890.SH)偏愛國民信托,連續購買國民信托金鉆債券投資集合資金信托計劃;云意電氣(300304.SZ)和外貿信托合作頗多,匯金系列產品買入不斷。
從產品收益類型來看,上市公司更傾向于中低風險的固收產品,預計年化收益率較多分布在4%-6%之間。
值得注意的是,亞星錨鏈接連購買的國民信托金鉆債券投資集合資金信托計劃,資金主要投資于銀行間和交易所上市交易的標準化債券,預計年化收益率高達8%-9%。公司官網顯示,該信托計劃總規模10億元,截至12月2日,最新披露的單位凈值為0.8328元/份。

百大集團(600865.SH)5000萬元購買的中融-岱遠基建5號集合資金信托計劃,預計年化收益率6.2%,也較為突出。產品風險等級為中風險,資金主要投向為信托公司通過認購中鐵鐵建基金作為基金管理人的合伙企業(指鐵建綠色龍城(天津)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合伙企業將扣除相關費用后的信托資金購買項目公司(指太原市既有居住節能改造二期項目管理有限公司)股權,項目公司將取得的投資款用于項目開發建設。
整體來看,上市公司購買的信托產品與行業發展方向一致,正由投向地產轉而投向證券、債券等標準化資產。
中國信托業協會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3季度末,投向證券市場的資金信托規模為4.18萬億元,同比增長1.12萬億元,增幅36.80%,環比增長7.40%;較2021年末規模增長24.59%;占比提高到27.85%,同比上升8.35個百分點,環比上升1.64個百分點。
中國信托業協會特約研究員王玉國分析稱, 當前社會理財資金配置由非標類資產向標準化資產轉移的趨勢明顯,信托業在證券投資領域與基金、券商、銀行理財等資管同業相比,仍然規模較小,參與深度有限,但加快做強做優做大證券市場類信托業務已基本成為行業轉型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