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馬悅然
硅料龍頭通威股份(600438.SH)又擴產組件了。
12月12日,通威股份公告稱,將在南通開發區投資建設年產25 GW高效光伏組件制造基地項目,固定資產投資金額約40億元。
上述項目計劃2023年開工建設,當年年底前投產。
通威股份稱,其適當拓展組件環節,有利于發揮自身在高純晶硅和太陽能電池領域的優勢,形成更具競爭力的光伏產業結構。
這是通威股份在江蘇省投資的第二個組件項目。今年9月22日,通威股份宣布,將在鹽城市投資建設年產25 GW高效光伏組件制造基地,預計固定資產投資約40億元。這是該公司首個正式落地的組件項目。
此次新項目選擇的南通經濟技術開發區,于1984年經國務院批準設立,是首批14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之一。當前,該園區正重點圍繞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醫藥健康和新能源等“3+1”主導產業,已吸引多家光伏企業投資入駐。
通威股份是光伏硅料和電池雙龍頭。截至目前,該公司擁有高純晶硅年產能23萬噸,太陽能電池年產能54 GW。
當前,光伏硅料價格出現拐點,未來有望逐漸走向下行通路。通威股份擁有大量上游產能,其向下游延伸、加深垂直一體化程度,或能減少未來硅料價格下行時面臨的行業風險,增強其他業務盈利點。
2016年,通威股份并購了通威太陽能(合肥)有限公司(原合肥賽維,下稱通威合肥),由此擁有部分組件產能,并積累了一定的組件技術與市場基礎。
今年8月中下旬,通威股份通過一紙招標候選名單,首次釋放出將入局組件的信號,之后三個月內官宣了兩份擴產項目。
界面新聞自通威股份處獲悉,截至目前,該公司現有組件產能14 GW,在建50 GW。
根據界面新聞統計,截至2022年底,組件頭部企業隆基綠能(601012.SH)的組件規劃產能為85 GW,天合光能(688599.SH)為65 GW,晶科能源(688223.SH)、晶澳科技(002459.SZ)分別為65 GW、50 GW。
今年下半年以來,通威股份頻繁中標國內央企組件采購招標項目。據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統計,該公司中標規模已達3.397 GW。

今年前三季度,得益于硅料高居不下的價格,通威股份營收首次破千億,凈利217.3億元,同比增長265.54%。
通威股份在此前年報中披露,其2023年高純晶硅產能將達35萬噸,電池產能將達到80-100 GW。2024-2026年,高純晶硅、太陽能電池累計產能規模將分別達到80-100萬噸、130-150 GW。
截至12月12日收盤,通威股份下跌1.38%,收于41.41元/股,總市值1864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