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張熹瓏
繼同意廣州期貨交易所(以下簡稱“廣期所”)開展工業硅期貨及期權交易后,中國證監會進一步公布后續安排。12月9日,中國證監會發布通知,廣期所的工業硅期貨和工業硅期權分別將于2022年12月22日、23日正式掛牌交易。
這也意味著廣期所將誕生全球首個工業硅期貨。工業硅期貨和期權不僅是廣期所交易的首個品種,也是國內首個新能源金屬品種。
此次廣期所上市的工業硅標準交割品為Si5530,替代交割品為Si4210。Si5530和Si4210在2021年供應占比分別達到35%和31%。Si5530是工業硅主要的生產、流通規格之一,工業硅交割參照Si5530設定交割質量標準,達到Si5530標準均可交割。
廣期所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目前上市工業硅期貨和期權的各項條件已經具備,準備工作全面就緒。
“工業硅期貨品種的上市,為工業硅冶煉企業及下游有機硅、鋁合金、多晶硅等企業提供更為豐富的風險對沖工具,以規避生產經營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風險。”方融科技高級工程師、科技部國家科技專家周迪表示,這將有利于促進產業鏈內形成透明化、公允化的價格。
首個上市的綠色能源品種
廣州期貨交易所經由國務院同意、中國證監會批準而設立,于2021年4月19日掛牌成立,為國內第五家期貨交易所,注冊地位于廣州南沙。
在今年4月成立一周年之際,廣期所首次對外披露中國證監會所批準上市的16個期貨品種,其中包括工業硅、多晶硅等與綠色低碳發展密切相關的產業特色品種。
11月11日,廣期所發布關于工業硅期貨、期權合約及相關規則征求意見的公告,公布了包括交割質量標準、風控制度、持倉限額制度等方面的合約及業務細則,基本上確定工業硅為首個交易品種。
為什么工業硅適合作為期貨品種?這需要追溯到其自然屬性和市場背景上。
工業硅又名金屬硅、結晶硅,是生產有機硅、多晶硅最重要的原材料,也是鑄造鋁合金、變形鋁合金中的重要原材料。由于工業硅下游包括多晶硅、有機硅和鋁合金等朝陽產業,因此工業硅也被視為潛力巨大的領域。
和其他大宗商品相比,工業硅具有較高的標準化程度,不同企業生產出的工業硅僅在雜質含量、硅含量的高低以及粒度大小上有所區別,其他性質上無顯著差異;加上其物化性質穩定,便于倉儲運輸,即使長期儲存對品質也無影響。
而從市場來看,工業硅市場規模增速快、行業競爭充分。我國是全球最大的工業硅生產與消費國。2021年,我國工業硅產量為321萬噸,按照當年均價20575元/噸計算,我國工業硅市場規模約644億元。這一產能占全球比重約78%,出口量占全球貿易量約48%。
廣期所所處的廣東地區亦對工業硅有較大的市場需求。2021年,廣東工業硅消費量達到48.9萬噸,占全國消費量比重為15.6%,是工業硅第一消費大省;廣州的黃埔港則是我國第一大工業硅出口港,港口亦設有質檢分支機構,保障工業硅期貨質檢工作順利進行。

據廣州市地方金融監管局透露,自廣期所設立以來,已有南華期貨、中泰期貨、國元期貨、方正中期、創元期貨等12家期貨公司在廣州設立地區總部。作為“硅能源”產業的重要原料,工業硅亦是上述公司看好的賽道。
而對廣期所而言,綠色低碳品種的工業硅也符合其服務綠色發展的定位。2019年初《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就提出在廣州研究設立以碳排放為首個品種的創新型期貨交易所。
可以說,廣期所不只是第五家期貨交易所那么簡單,更多的是配合國家戰略發展。隨著“雙碳”目標的提出,預計2025年我國工業硅的需求量將達到480萬噸,市場規模將近千億元。
工業硅期貨作為首個綠色能源品種上市,有助于鞏固我國光伏等優勢產業的國際領先地位。中信期貨研報指出,以光伏為代表的新能源是實現雙碳目標的主力軍,工業硅作為光伏制造最核心的原材料環節,對我國低碳經濟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提升定價話語權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我國工業硅產量和出口量占據絕對地位,但定價權一直是該領域的痛點。
與其他大宗商品相比,工業硅產業規模較小,價格波動主要受自身供需基本面的影響,另外也受產業政策、匯率變動、宏觀經濟形勢等因素影響。
對外,當前我國工業硅國際貿易多采用海外機構價格為定價基礎,包括英國金屬導報、英國商品研究所等國際機構公布的價格指數。
對內,產業鏈內的報價模式存在混亂、波動大等問題。周迪告訴界面新聞記者,工業硅期貨上市前,產業鏈內相關企業的定價方式較為混亂,主要以招標、電話協商等方式,“參考近期成本、利潤情況進行報價或是被動地接受對手方報價,價格通常會出現地域性差異。”
由于缺乏相應的標準機制和風險調控措施,近些年來工業硅價格波動幅度呈擴大趨勢。2017-2021年,工業硅現貨市場價格年化波動率分別為10.31%、5.66%、5.50%、7.70%和49.64%。以廣期所此次上市的Si5530為例,2021年以來其平均價格一度飆升近500%。
周迪提到,市場容易在硅價上漲時不計后果地擴大生產、增加供給,在硅價下跌時慌亂安排停產檢修、壓縮產量,出現短視行為,使得供求關系更為緊張,市場價格波動加劇,去年工業硅一度飆漲至接近67000元/噸。
暴跌暴漲的原材料價格對于硅料企業生產經營及擴產節奏穩定性構成巨大的挑戰,其后果是進一步導致價格劇烈波動,造成死循環。
面對充足的可供交割量和價格的劇烈波動,工業硅產業上下游企業亟需相應的金融工具來規避價格波動風險。工業硅期貨也將扮演防止產業“野蠻生長”的角色。
從廣州期貨交易所工業硅期貨合約(征求意見稿)來看,工業硅的設計思路與有色金屬比較相近,交易單位皆為5噸,最小報價單位為5元/噸;采用連續合約模式,交割日期為最后交易日后第3個交易日。不同于有色金屬的是,工業硅暫時不設夜盤。
從期貨市場功能發揮來看,工業硅期貨和期權的上市具備兩個作用:首先是引導工業硅價格走勢更理性和透明,減少暴漲暴跌的情況;其次為相關企業提供了對沖風險的工具。
通過工業硅期貨,上下游企業將能進行風險管理,上游生產企業可以通過套期保值鎖定利潤,下游企業則可以鎖定生產成本。
“期貨價格將對傳統定價模式造成沖擊,而其價格發現及引導作用將有助于形成全國統一的價格體系,有助于推動工業硅定價方式更市場化,可以幫助業內企業適時地調整采購及銷售策略。”周迪認為。
此外,利用期貨市場有助于我國進一步形成工業硅定價中心,增強國際貿易定價話語權,將市場份額大、出口貿易占比高的優勢轉化為與之匹配的國際市場影響力。
應當指出,工業硅期貨和期權在管理市場風險呈現互補性。例如期貨以風險對沖功能為主,期權以價格保險功能為主;期貨管理標的方向性風險,期權管理標的波動率風險。兩者的同步上市能夠形成多元、精細化的風險管理工具。
周迪指出,期貨上市后,工業硅期貨價格或出現一定程度的下降;但中長期來看,“由于光伏與半導體行業的興起,多晶硅的需求爆發是最為看好的一個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