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崔璞玉
受服務業推動,美國11月生產者價格指數(PPI)漲幅超出預期。這意味著通脹壓力已形成粘性,美聯儲還將在加息路徑上走一段時間。
勞工部周五公布的數據顯示,11月最終需求的PPI指數環比上漲0.3%,與修正后的上月數據持平;同比增長7.4%,較上月修正后的8%有所放緩,也是2021年5月以來最低同比增速。
接受彭博社調查的經濟學家此前預計,美國11月PPI指數環比上漲0.2%,同比上漲7.2%。
剔除波動較大的食品和能源成分后,11月核心PPI環比上漲0.4%,高于預期的0.2%;同比上漲6.2%,低于前值的6.6%。
隨著核心商品通脹的緩和,投資者們的注意力轉向經濟服務領域的價格增長。住房部分目前是消費者通脹的主要推手,市場預計這部分終會轉向,但薪資可能是決定通脹最終路徑的關鍵。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最近的一次講話中表示,不包括住房在內的核心服務業,可能是了解未來核心通脹演變的最重要因素,而“勞動力市場是理解此類通脹的關鍵”。
投資者們正靜待下周二出爐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以及周三的美聯儲利率會議決議。市場普遍預計,美聯儲將在此次會議上加息50個基點,將聯邦基金利率推升至4.25%-4.5%區間。
鮑威爾此前表示,將放緩加息步伐,但預計利率峰值最終將高于9月發布點陣圖時預測的4.5%-4.75%,并在限制性水平上維持一段時間。芝加哥商交所數據顯示,市場現在預計峰值將在5%-5.25%區間。
為了遏制處在近40年高位的通脹,美聯儲自今年3月以來積極提高利率,累計加息375個基點,希望借此遏制招聘、支出和投資,從而減緩經濟增長。
LPL Financial首席經濟學家羅奇(Jeffrey Roach)指出,生產者價格的環比增速,意味著需要繼續實施緊縮政策,盡管步伐將有所放緩,“消費者價格將慢慢接近美聯儲的長期目標。”
從具體數據來看,11月美國服務通脹加速上升,環比升幅為0.4%,遠高于前一個月的0.1%。其中三分之一的漲幅來自金融服務業,其價格飆升了11.3%。不過該行業的上漲在一定程度上被客運成本的急劇下降所抵消,后者下降了5.6%。
當月商品價格指數環比僅上漲0.1%,較10月0.6%的漲幅急劇下滑。多個食品類別的價格都在上漲,但新鮮蔬菜和干蔬菜的價格下跌38.1%,汽油指數下跌6%。
摩根士丹利全球投資辦公室模型投資組合構建負責人Mike Loewengart表示,PPI環比小幅上漲并略高于預期,再次提醒人們通脹的粘性,回歸正常化需要時間。
但他表示,與一年前相比,“我們處在一個更好的位置,并且正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2021年12月,美國PPI指數環比上漲1%,同比上漲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