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記者|操子怡
重點城市對樓市限購政策的調整還在繼續,且調整幅度越來越大。
12月9日晚,大灣區核心城市佛山的住建局發布公告稱,自12月10日起,在禪城區祖廟街道、南海區桂城街道、順德區大良街道購買的新建商品住房,須自商品房買賣合同網簽備案之日起滿3年方可上市交易。另外,上述區域暫停實施住房限購政策。
這意味著,在這三個核心區域的限購政策取消后,佛山樓市在時隔七年后進入了全域不限購的新階段。
對于新增的限售政策影響,貝殼研究院廣州分院李茂喆認為,佛山全面放松限購雖然增加了限售三年的條件,但佛山以新房市場為主,成交占比超過60%,限售的實際影響并不大。
他表示,更重要的是,佛山非限購區首套房首付比例是2成,二套房首付比例是3成,解除三地限購后,首付比例也會相應下降,有利于降低購房門檻,在激發本地需求的同時,跨城需求也會增加。此前,佛山購房群體還有很多來自廣州這樣的周邊城市。
佛山在2011年曾首次實施全域限購,當時規定本市戶籍家庭限購2套,非本市戶籍家庭限購1套,并且需提供1年以上納稅證明或社保證明。2014年,限購對象從家庭調整為個人。
2015年,佛山全面取消限購,不再對購房者進行資格審查。
2016年,隨著大灣區發展寫入“十三五”計劃,帶動樓市上漲,佛山重啟了部分地區限購,對于禪城全區,南海區的桂城、里水、大瀝,順德區的大良、陳村、北滘、樂從實行限購。本市戶籍家庭限購2套,非本市戶籍家庭最多購買2套,且第2套需提供社保或個稅。2017年,佛山將二手房也納入限購范圍。
隨著2021年下半年地產行業進入調整周期,佛山開始陸續調整限購政策。
2022年4月,佛山宣布持有滿5年的二手住宅不限購。6月,佛山再度出臺政策,從2016年開始執行的限購范圍調整為祖廟、桂城、大良三個街道,其余8個街鎮全部取消限購。
根據克而瑞監測數據,今年6月政策出臺后,解除限購區的一手房成交量有所上漲,尤其是南海區,6月新房成交量突破3000套,同比環比齊漲,環比漲幅高達56%。
另外全市看房人數、認購及轉化率均明顯提升。但6月達到成交高峰后,7-11月,佛山新房成交量開始整體回落。
克而瑞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1月,佛山市商品房成交面積1261萬平方米,成交金額1725億元,較2021年全年分別下降29.8%和32.4%。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佛山此次取消核心區域的限購,說明此類市區樓市交易也面臨較大的壓力,政策放松是為了穩定樓市。
在11月樓市利好政策密集出臺后,業內認為,各地方政府將通過“因城施策”來刺激樓市需求,釋放購房活力。
廣東省城規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指出,當前商品房市場需求端比較疲弱,想讓外部資金來輸血,首先得恢復市場和企業自身的造血功能,否則外部資金不愿意進入。要想讓信貸、債券、股權等“三支箭”能夠盡快落地,就必須讓市場需求端保持一定的活躍度。
據界面新聞統計,近一個月來,已有西安、成都、廈門、武漢等二線城市陸續調整了限購政策。
12月6日,廈門宣布解除島外四個區的限購,外地戶籍可直接購房。12月7日,武漢也宣布,自12月8日起,住房限購范圍縮小到二環線以內,其余地區全面取消限購。
中指院指出,2023年中央繼續堅持“房住不炒”基調不變,供需兩端政策均有繼續優化空間,政策力度有望進一步加強,核心一二線城市特別是核心二線城市,政策優化空間較大,如限購、“認房又認貸”等方面有望繼續調整。
如果在需求端有改善的情況下,明年的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有望實現正增長,但在中長期住房需求釋放動能減弱的背景下,增幅或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