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陳瓊燁
針對英國首相蘇納克上月提出的限制國際學生人數議案的討論仍在發酵中。
據《衛報》援引英國新上任的教育大臣吉莉安·基岡(Gillian Keegan)說法:“限制國際學生簽證的想法來自首相府,并不代表教育部的想法。”
近日,基岡在教育委員會會議上發言表示,在英國提前十年實現招收60萬留學生的目標后,教育部門正在與大學合作,將繼續增加國際學生人數。此外,她還建議,擴大招收國際學生的國家和地區范圍。
英國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的過去一年,英國凈移民人數達50.4萬。其中,共有27.7萬名來自非歐盟國家的國際學生前來英國留學,同比暴漲93.7%。
英國國內要求政府減少凈移民的呼聲,以及移民水平已給英國本地的住房需求、公共衛生、教育和其他公共服務帶來了壓力,這些都讓英國政府或考慮對國際學生的人數進行限制,并對其可攜帶的親屬數量進行削減,以減少凈移民。此外,還包括減少“質量較差學位”的國際學生簽證數量。
不過,教育大臣基岡表示,盡管移民數量確實給英國帶來了一定的挑戰,但必須將移民人口和前來英國攻讀學位的人群區分開來。
若英國政府最終對國際學生赴英留學加以限制,可能會使不少英國大學陷入財政困境,這一現象已出現在部分醫學院。
今年初,英國皇家醫師學院(Royal College of Physicians)就曾呼吁英國政府每年多資助7500個醫學院本土學生名額,這筆費用大致需要18.5億英鎊。由于英國財政部拒絕向高校提供更多的資金,導致很多大學缺乏足夠的資金來招收和培養本地學生,而國際學生的學費通常是本土學生的四倍。
據《泰晤士報》報道,也許是出于經費考慮,盡管目前NHS(National Health Service,英國全民免費醫保系統)醫護人員短缺、英國本土學生申請量創下新高,但英國許多大學新開設的醫學院仍主要招收國際學生,而把本土學生拒之門外。
英國大學招生服務機構UCAS數據顯示,去年僅有16%的英國本土申請者被錄取至醫學院,較上一年的20.4%有所下降。

界面教育瀏覽發現,位于倫敦的布魯內爾大學醫學院新開設的醫學項目(Medicine MBBS)招生信息顯示,該專業目前只招收國際學生,2023/34學年的學費為4.49萬英鎊。“我們正在努力盡早向本國(英國)學生開放招生。”
此外,切斯特大學醫學院推出的一項四年制醫學專業(Graduate Entry Medicine)也僅面向國際學生。作為一所新成立的醫學院,其在教學和培養上與華威大學醫學院合作,以確保課程質量。
與此同時,赴英留學的火熱促使英國部分學校針對國際學生申請碩士學位,再次提高了門檻。
據財新網日前報道,在本次申請季的招生中,英國一些院校的熱門專業,如商科管理、計算機等等增加了筆面試環節。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的部分熱門專業則要求雅思成績要求總分達到8。此外,曼徹斯特大學的機械、土木工程等部分理工科專業對語言成績的要求也在提升。
英國大學協會(Universities UK)的統計數據顯示,中國留學生構成了在英數量最多的國際學生群體。2020/21學年,有14.38萬中國學生在英國學習。根據英國高等教育統計局數據,這一學年新入學的中國留學生遠高于數量位居第二的印度學生,前者高達9.9萬人,后者為5.3萬人。
個別學校對于中國申請者的本科畢業院校也因此設置了更高門檻,例如倫敦國王學院商學院和法學碩士項目,只接受雙一流或211學校的申請人,且均分要求在8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