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網經社 吳夏雪
一、“亞洲之最”將上市?
12月7日,據港交所披露,多點Dmall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請,瑞信及招銀國際為聯席保薦人。
(網經社注:圖片采集自多點招股書)
據悉,多點DMALL成立于2015年,為本地零售業提供基于云的一站式端到端的數字零售SaaS平臺。公司的解決方案為零售商提供便捷的一站式解決方案,可以增強零售商及品牌商的運營、營銷及銷售能力,使其能夠更好地服務終端消費者。該公司的供應商主要包括物流服務提供商、云服務提供商、支付處理提供商以及客戶服務及營銷支持提供商。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按商品交易總額計算,多點目前是中國和亞洲最大的零售云解決方案數字零售服務商,截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的市場份額分別為 14.8%和9.0%。
早在今年4月份,就傳出多點Dmall正在籌備赴港上市,直到12月終于“官宣”。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百聯咨詢創始人莊帥表示,企業上市的時間節點會基于資本市場的交易機會、自身在公開市場的融資需求、宏觀經濟環境和政策等方面綜合考慮。當下的時間顯然多點綜合評估的結果。
截至2022年9月30日,多點DMALL的業務據點覆蓋五個國家和地區,已為約458家客戶提供服務。其合作商包括物美、麥德龍、重慶百貨、銀川新華、DFI Retail Group等,并和包括連鎖超市、倉儲式超市、百貨商店、便利店、專業零售商及新零售業態的不同零售業態的客戶合作。
不過,多點DMALL為人熟知的還是與物美的合作,其最早就是從物美集團開始零售數字化探索,在物美集團的全國門店網路中實施了云解決方案,并通過物美集團復雜的業務迭代了公司的功能,積累了實際經驗。直到現在,其與物美集團的關系仍然十分緊密。
二、捆綁物美 收獲“多元”股東
據多點DMALL招股書顯示,在財務數據方面,其于2019年度、2020年度、2021年度及2022年前九個月,實現收入分別約為2.65億元、4.87億元、10.45億元及11.02億元人民幣。同期,毛利分別約為-1.26億元、-3655.60萬元、3.58億元及4.59億元人民幣,總毛利率分別為-47.6%、-7.5%、34.3%、35.8%及41.7%。
其中,多點大部分的收入都來自關聯實體物美集團。2019年至2022年前9個月,多點來自物美集團的收入分別為1.6億、2.7億、4.7億、4.9億,收入占比分別為59.1%、54.5%、45.3%、44.4%。可見這位老伙伴在多點的發展道路上做了不少的貢獻。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莫岱青表示,從多點凈收入來看,對物美集團的依賴性較強,這四年來平均占比達50%。對于多點來說始終帶著物美系的標簽,不過面對買菜、到家業務的白熱化競爭,多點也更加需要把雞蛋放在多個籃子里,有獨立性地發展,從而穩固自身優勢。
曾被稱為“中國沃爾瑪之父”的多點創始人張文中,同為物美創始人,上世紀90年代,張文中開設北京第一家規范超市:物美綜合超市翠微店。經過多年穩定發展,物美于2003年在香港上市,成為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內地民營零售企業。然而,好景不長,2008年,張文中背上罪名,坐了冤獄。直到2013年,張文中刑滿釋放。出獄后不久,張文中便著手創立多點Dmall。
據招股書顯示,多點Dmall成立至今,共進行過6輪融資。其中,2017年5月獲得1.06億美元融資,每股成本為1美元,投后估值為6.06億美元;2018年到2019年先后完成B系列輪融資,其中,2018年9月募資8000萬美元B輪融資,2019年4月再次募資5050萬美元B+輪融資,每股成本均為1.98美元,第二次后投后估值為13.3億美元;在2019年再次完成B++輪4600萬美元融資,每股成本2.5美元,投后估值17.26億美元。
(網經社注:圖片采集自多點招股書)
多點DMALL在2020年8月3.7億美元C輪融資,每股成本為2.8美元,投后估值為23億美元;2021年10月再次完成5180萬美元C+輪融資,每股成本為3.88美元,投后估值達30.52億美元。
從股東構成來看,多點DMALL股東包括興業銀行、中國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基金、恒安珍寶投資有限公司、深圳投控灣區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金蝶、聯想、深圳市福田引導基金投資有限公司、民生商銀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信銀(香港)投資有限公司、騰訊、IDG資本等眾多機構,涵蓋國資、產業基金、科技伙伴和風投資本,具有多元化特點。
莫岱青表示,多點的投資者包括騰訊、IDG、金蝶、聯想等,它上市在于保持自身安全的資金鏈,同時需要給投資者交代。
IPO前,CelestialLimited(由創始人張文中博士控制)持有多點DMALL已發行股份的49.19%;Odor Nice Limited(由創始人張博士控制)持有公司已發行股份的8%;Retail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imited(由創始人張博士控制)持有公司已發行股份的1.17%。
IDG持股為7.67%,興業銀行持股為3.32%,騰訊持股為3.26%,中國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基金通過永祿控股有限公司持股為2.9%,深圳投控灣區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持股為2.64%,大宇環球有限公司持股為1.81%,張文中的兄弟張斌持股為1.57%。恒安珍寶投資有限公司持股1%,上海興霧企業管理中心(有限合伙)持股3.32%,CCCAxiom Limited持股0.59%;金蝶國際軟件集團有限公司持股0.95%,Yunhui Limited持股1%,鍋圈企業咨詢(上海)有限公司持股0.83%。
三、SaaS之路漫漫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多點的營收和毛利率均呈現增長態勢,但其仍處于虧損狀態,2019年至2022年前三季度,多點的凈虧損分別為8.3億元、10.9億元、18.25億元及4.81億元人民幣,近四年總虧損約為42.26億元。
再看零售SaaS服務商有贊,其常年以來也處于虧損狀態,不過今年三季度有贊凈虧損為170萬元,同比有所收窄。另一家SaaS服務商微盟今年上半年凈虧損6.09億元,同比擴大9.11%。莫岱青對此表示,總體來看零售SaaS服務商營收出現增長疲軟態勢。電商SaaS賽道的產品服務同質化明顯,這也抑制了各家營收的增長。
據網經社企業庫(COP.100EC.CN)顯示,當前,電商服務商產業鏈中的主流平臺包括:電商SaaS服務商類:微盟、有贊、光云科技、聚水潭、企邁科技;全鏈路服務商:樂其電商、千匠網絡、網營科技、魔筷科技等;電商代運營:寶尊電商、壹網壹創、麗人麗妝、悠可、若羽臣、碧橙電商、興長信達、上佰電商等。
不過,多點與它們有所不同,SaaS服務商業內同行普遍采用的訂閱或服務費模式,而多點的收入主要來自于客戶通過其解決方案產生的商品交易總額,這就使得多點的利益與客戶利益相一致。
據悉,2019 年至 2021 年,通過多點操作系統處理的商品交易總額分別約為 190 億元、366 億元和 951 億元,2022 年前三季度通過多點操作系統處理的商品交易總額約為 937 億元。而從2020年至 2022年前三季度,多點的凈收入留存率分別為 165%、208%和 132%。
莊帥表示,多點的優勢在于對商超行業在運營管理方面積累的豐富經驗和人才,以及相應的行業資源和技術實力。與有贊、微盟等企業比較,多點的盈利模式是以CPS成交計費為主,而不是傳統SAAS軟件的訂閱模式。另外還提供行業化的整合服務,比他們更加重運營服務而不是軟件或技術。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陳虎東表示,近幾年個體經濟不斷發展,這一方面是源于經濟大環境,另一方面也和社會觀念有關。SaaS服務商的崛起,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類為個體經濟的不同模式服務的新秀。而且中小型企業流程化、規范化都比較低,SaaS反而在中小型企業應用的比較多。因此從這個邏輯來看,SaaS服務商應該會有一個比較好的前景。
“SAAS行業非常有前景,只不過需要在提供軟件服務的基礎上,提供更多專業的行業服務,同時改變收費模式,和客戶的生意更緊密的連接起來。”莊帥補充道。
不過,目前我國的SaaS服務商還處于初級發展階段,盡管發展得比較快。垂直化、定制化的發展還有比較長的路要走,這也制約了SaaS服務商在這些方面有比較深入的專業性。對于多點Dmall來說,這也是個不小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