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記者 | 馮雨晨
投資的公司IPO終止后,中原內配(002448.SZ)準備將所持標的公司股份“清倉”。
12月8日晚間,中原內配公告,擬將持有的北京航天和興科技有限公司(“航天和興”)17%股權全部轉讓。
這17%的股份為2020年3月中原內配從航天和興控股股東方受讓取得,中原內配以1.06億元投資款拿下,由此成為航天和興第二大股東。
今年10月,經航天和興申請,深交所決定終止對航天和興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的審核。
依據2020年簽訂的《投資協議》中有關“股份回購”相關條款,中原內配有權要求航天和興控股股東或實際控制人回購其所持有的全部或部分目標公司股權。
公告稱,由于航天和興資金較為緊張,故引薦12位相關方共同履行和完成其負有的回購義務,即受讓中原內配持有的航天和興17%股權,股份轉讓價款合計1.29億元。
雖未能“頂峰”相見,但通過本次股權轉讓,中原內配將從中獲利2318.14萬元。
中原內配主要業務為氣缸套、活塞、活塞環、軸瓦等內燃機的核心關鍵零部件,主要面向汽車零部件制造業。航天和興曾是中原內配軍工方面青睞的投資標的。
航天和興成立于2003年,立足于國防軍工行業,主營業務是為中國導彈武器系統、導彈軍事訓練裝備及運載火箭的研制、生產等提供配套產品及服務。
彼時,中原內配表示,軍工行業市場空間巨大,而航天和興產業鏈完整、產品系列豐富。
招股書顯示,航天和興2019年至2021年營收分別為1.12億元、2.14億元、3.34億元;凈利分別為1966萬元、2607.47萬元、7594.48萬元;扣非后凈利分別為1957.74萬元、5056.84萬元、7534萬元。
投資協議中,航天和興向中原內配承諾,2020年、2021年和2022年的扣非凈利潤分別不低于5000萬元、7000萬元和9000萬元。
據中原內配股權轉讓公告中數據,航天和興今年前三季凈利潤為-3731.47萬元。航天和興招股書顯示,2019年至2021年,航天中興第四季度實現的收入占比分別為83.30%、94.38%和76.75%,主要是由于其客戶多在下半年推進交付驗收等事項。
對于堅定“清倉”,不再持有航天和興股份原因,中原內配證券部向界面新聞表示,一方面是按照投資協議,公司有要求航天中興強制回購的權利,另一方面則是基于整體長期規劃。
該證券部人士進一步提到,2022年以來,中原內配有較多與氫能源相關的投資動作,在保證傳統業務龍頭地位的情況下,中原內配發展主要面向兩個方向,一是氫能源內燃機,二是氫能與燃料電池及其配套部件等。
界面新聞注意到,氫能源投資方面,今年7月,中原內配出資2700萬元和上海重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投資設立焦作同聲氫能科技有限公司;同在7月,出資7000萬元與員工持股平臺共同設立中原內配明達氫能源有限公司;8月,與宇通商用車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推進在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的戰略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