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徐寧
上海電氣(601727.SH)加速布局氫能賽道。
12月18日,上海電氣旗下上海氫器時代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氫器時代)在滬正式揭牌,兩款制氫裝備也在當日正式下線。
氫器時代由上海電氣全資控股,注冊資本2億元,經營范圍包括站用加氫及儲氫設施銷售,氣體、液體分離及純凈設備制造,以及儲能技術服務等。
今日下線的兩款制氫裝備為堿性電解裝備和PEM電解裝備,單體產氫量分別為1500N?/h和50N?/h。上海電氣董事長冷偉青表示,此次下線的制氫裝備是國內自主研發的新一代電解水制氫裝備,實現了國產制氫設備的升級和成本的大幅度下降。
據氫器時代總經理助理王冬福介紹,該堿性電解裝備的單槽容量較大,可連續大容量制氫,適用于化工、交通等領域。PEM電解裝備的單槽容量較小,更適用于較為靈活的分布式應用場景。
王冬福向界面新聞記者表示,目前氫能市場需求廣闊,預計未來氫能設備領域需求也將快速增長。氫器時代已與上海浦江特種氣體有限公司簽訂了首套制、儲、加氫系統設備的銷售合同。未來,公司不僅將拓展國內客戶,還考慮出口制氫設備至海外市場。
王冬福向界面新聞記者表示,隨著氫能產業的不斷發展,預計上述兩套制氫裝備明年的出貨量總計將達100臺。同時隨著產品的技術迭代,預計到2025年,公司的制氫設備成本能降低三成左右。
上海電氣電站集團副總裁、氫器時代執行董事丘加友表示,公司已經邁入了規模化電解水制氫的階段。未來,上海電氣在氫能領域將重點在燃料電池和制氫裝備兩個方向發力。
今年3月,中國氫能產業發展的“頂層設計”——《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出爐。該規劃將氫能定位為未來國家能源體系重要組成部分和綠色能源轉型載體,并明確提出,要有序推進氫能在交通領域的示范應用,拓展在儲能、發電、工業等領域應用。
氫能產業已成為國內多地重點發展的低碳產業之一。尤其是作為氫能產業發展先行者的上海,已于今年6月正式印發了《上海市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2-2035年)》。
該規劃提出,上海將建設各類加氫站70座左右、氫能產業鏈產業規模突破1000億元。同時,在確保安全、節約用地的前提下,優先在氫氣資源豐富、應用場景成熟的區域重點布局,支持利用現有加油加氣站改擴建加氫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