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王婷婷
與絕大多數城市一樣,樓市的“金九銀十”在上海也未如期而至。
到了11月份,市場積極信號不斷傳來,新房成交量開始回升,多個項目開盤售罄,成交均價也保持在中高位運行,同時二手房成交在持續了三個月的回落后開始企穩。
但市場仍分化明顯,各區域間冷熱不均。另外,新盤入圍積分降低,不少紅盤也被棄號,二手房掛牌量在短期內上升,令買房市場的觀望情濃厚。
如今全國性利好政策頻發,房貸利率保持低位,企業融資端的“三箭齊發”,“保交付”再被提上議程,可較大程度上提振購房者信心,上海樓市也有望進一步回暖。
量價齊升
經歷了10月的冷靜后,上海新房成交在11月大幅回升,量價齊漲。
根據上海鏈家研究院數據顯示,11月上海全市共成交新房8838套,環比增長91%,同比增長47%;成交均價64212元/平,環比增長6%,同比增長12%。
從成交區域來看,浦東成交1915套,均價為67344元/平方米,領跑上海全市,其次是閔行和青浦,分別成交1798套和1467套。
從網簽數據來看,11月上海新房共成交約9506套,成交量較10月大幅上漲87%。
2022年前11月,上海累計成交套數78351套,同比下降7%;成交金額5658億,同比增長7%;成交均價63455元/平,同比增長15%。
在全國多個熱點城市新房市場仍繼續降溫的環境下,上海走出了獨立行情。在不少上海業內人士看來,這與上海充足的供應有很大關聯。今年前七批次共入市275個項目,近8.6萬套住宅,面積961.5萬平方米。
與去年集中供應體量相比,雖然項目總數減少2.1%,但供應套數增長5.0%,供應面積增長6.2%。這表明,今年供應的單個項目的平均體量高于去年,使得整體供應量高于去年全年。
從累計開盤情況來看,今年前11月的累計開盤套數較去年也有較大幅度增長,同比增長54%。
尤其是11月成交大幅增長的背后,正是依靠供應量的助推。上個月,上海共計入市33個項目,相比10月多出了近10個樓盤。
上海鏈家研究院首席分析師楊雨蕾認為,目前供給端依然充分,且明年的供應體量預計也不低,疊加供給側諸多利好以及后續需求側利好的可能性,有望繼續拉動成交向上。
除供應量外,供應結構也不可忽略。
從前六批次的認購情況來看,觸發積分的項目不斷減少,尤其是遠郊盤、非地鐵盤的去化更難,購房者相對謹慎。
而第七批次市區核心區域多個樓盤入市,成交數據明顯反彈,既是對市場的試金石,認購和積分觸發情況受到密切關注,也才能真正反映當下市場的實際需求,為后市起到指示作用。
至于二手房市場,成交量自7月達到成交小高峰2萬套之后,8月以來已連續3個月回落。到11月,成交量開始企穩,與10月基本持平。
據上海鏈家研究院數據,11月份上海共成交二手房1.6萬套,環比下降2%,降幅較前值有所收窄,同比增長9%;成交均價41825元/平,環比增長6%,同比增長11%。
可以看出,無論是新房還是二手房,上海市場的表現都比預期中更具韌性。
隱憂漸顯
上海樓市新房在量價回升之余,也有一些市場狀況值得關注,如二手房市場的量增價跌、購房者觀望情緒濃厚、各區域分化增大等。
以新房市場為例,隔月一次的集中供應,致入圍門檻降低、紅盤也出現“棄號”等現象。
根據規劃,“十四五”期間,上海新房供應量每年8萬套,而今年已經供應約8.6萬套。不僅超過了規劃量,甚至第八批次也有近期推出的可能,屆時市區改善項目大比例增加,供應量可謂“井噴”。
也因如此,熱門板塊的優質項目不再被“社保巨子”壟斷,部分中低分購房者也有機會認購;無需積分不再屬于外環外項目的專屬,中內環紅盤也頻現不觸發積分的情形,包括普陀萬里、浦東北蔡和徐匯長橋等板塊的項目。
11月開盤的33個樓盤中,有31個樓盤參與公證搖號,其中有約13個項目觸發積分制。
而且無論項目冷熱,越來越多的項目也被棄號。比如建發華發縵云1101號清盤,棄號率39%;保利瓏譽658號清盤,棄號率51%;天安1號雖售罄,但棄號率約41%;大華錦宸府,近40%的人棄號。
此外,上海第四批次土拍僅推出6幅宅地出讓,與前三批次平均36宗地塊相比差距較大,也是當前新房市場紅盤減少的原因。
業內人士分析,中心城區新盤積分下降,郊區銷售壓力繼續增大,在限價造成利潤率普遍不高的情況下,疊加房企周轉速度減慢,拿地積極性減弱也在意料之中。
當然,不止是新房,上海二手房市場也迎來轉向時刻。從成交的量價來看是正企穩,但掛牌量卻在急增。
數據顯示,進入“金九銀十”以來,上海二手房掛牌量連周上漲,連創新高,已從九月初的5.7萬套,增加至目前的7.5萬套,兩個月掛牌量增加了1.8萬套。
尤其是鏈家掛牌量,11月末掛牌量4.34萬套,環比上升約44.9%,已抵達核驗價出臺后的最高值。
今年前11月,上海二手住宅成交套數累計14.73萬套,累計同比減少43.38%。上海鏈家認為,從成交周期數據看,房源和客源成交周期均有增長,意味著目前市場正向買方傾斜。
掛牌價格仍在繼續下探。一位二手房東向界面新聞表示,在兩個月前掛牌的一套位于閔行區外環外的房源,如今價格下跌超過30萬元,“說不定還會降”。
截至目前,上海新房庫存將近49000套,二手房掛牌量為14.16萬套,供應均處于歷史高位。
上海中原地產市場分析師盧文曦指出,利用一手房的放量分流二手房需求,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上海房價。二手房的量價下行,其背后也是一二手房倒掛逐漸“磨平”的過程。
如今市場充足的供應將直接利好購房者,擁有更多的選擇空間;但另一方面則是面臨去化壓力,年底將至,最終能為2022年交出怎樣的成績,還需觀望12月的銷售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