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杜萌
一向以固收著稱的銀行系公募——中銀基金再次面臨人才流失的局面。
12月6日,中銀基金發布公告,旗下中銀增利債券等5只基金同日更換基金經理, 奚鵬洲因個人原因離任。
公告資料顯示,奚鵬洲2000年從事證券行業,曾任中國銀行總行全球金融市場部債券高級交易員,2009年加入中銀基金,曾擔任中銀基金投資總監(固定收益)、固定收益投資部總經理、董事總經理(MD)、基金經理,卸任前在管基金規模約為57.44億元。截至昨日卸任時,奚鵬洲在中銀基金效力已經超過13年。
統計奚鵬洲此前管理的5只基金,可以看到,除了穩健增利外,其余4只基金均是他在任時首發,并一直管理到離任。其中,管理時間最長的是中銀穩健雙利,這是一只混合債券型二級基金,自2010年11月24日成立至今,回報率為76.56%。

2020年9月,中銀基金公告奚鵬洲出任固定收益投資總監。不過,2017年以來,奚鵬洲沒有再發售新基金,其管理規模也在2020年一季度末達到了巔峰152.89億元。截至三季度末,奚鵬洲在管基金規模降到了57.43億元。
奚鵬洲離任后,他此前管理的幾個產品均由此前一起管理的基金經理繼續管理。其中,中銀增利債券由王曉彥管理,中銀雙利債券由范銳管理。中銀互利半年定開債、中銀信用增利則由周毅繼續管理。中銀惠利半年定開債由范靜繼續管理。
從接任人員的履歷來看,這些基金經理均是此前奚鵬洲的團隊成員。以范靜為例,她在2013年12月起管理的第一只公募基金,就是與奚鵬洲共同管理的中銀惠利。
作為固收團隊的領軍人,此次離任,奚鵬洲下一站在哪里?有業內人士透露,他或許是被上海的同行“挖角”。“今年以來權益市場比較震蕩,固收類的基金規模增長得比較快,現在各家都在加強固收方面的投研人才建設。”上述業內人士表示。
奚鵬洲離職后,誰能扛起固收團隊的大旗?公開資料顯示,目前,中銀基金固定收益投資部副總經理為陳瑋。陳瑋曾任浦發銀行總行金融市場部高級交易員,2014年加入中銀基金,目前擔任中銀基金固定收益投資部副總經理,擁有14年的證券從業經驗以及8年的基金管理年限。目前管理7只基金,管理規模為225.63億元。
天眼查APP數據顯示,中銀基金成立于2004年8月,中國銀行和英國貝萊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為其股東,分別持股83.5%和16.5%。作為銀行系的公募,中銀基金一向以固收產品為主打。
Wind數據顯示,截至三季度末,中銀基金的公募資產總規模為4216.38億元,非貨規模為2812.16億元,其中債券型基金規模為2416.75億元,占到了非貨規模的85.93%。
從人才流動來看,隨著2019年公募行業進入高速發展時代,中銀基金的基金經理隊伍也在加速流動。Wind數據顯示,自2019年以來,公司每年離職的基金經理分別為1、3、4、2位,同期每年新任職的基金經理則為6、4、7、4位。
2020年2月,原中銀基金投研核心人物陳軍離任,同年6月1日,陳軍出任東吳基金常務副總經理。公開資料顯示,陳軍2004年就加入了中銀基金,離任前為中銀基金副總裁。另一位基金經理鄔煒在2019年9月就跳槽至東吳基金。
2021年11月6日,中銀基金發布關于高級管理人員變更的公告稱,李道濱因個人原因不再擔任公司總經理一職。這距離其2012年8月6日正式出任該職務的時間已超過九年之久。作為當時中銀基金通過市場化招聘的高管,李道濱的到任曾引發市場廣泛關注,李道濱曾被稱為 “最會賣基金的人”。 在其任期內,中銀基金規模高速發展,到2018年末,中銀基金非貨規模排名穩定在前十左右,同時公司利潤從1億元最高上升到10億元左右,攀上巔峰。
李道斌離任后,總經理一職暫由董事長章硯接任。2021年12月31日起,原副執行總裁張家文出任執行總裁。
背靠中國銀行,銀行系公募似乎天生具備固收產品的投研和產銷優勢。在投研人才不斷流失的困境下,中銀基金又將如何逆風翻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