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汽車新聞網報道,大眾集團首席執行官Oliver Blume將在12月15日的監事會會議上提交一份全新的軟件戰略。按新戰略計劃,大眾預計花費10億歐元,在2030年之前使其專有軟件具備競爭力并做好市場投放準備。
在新戰略中,大眾將砍掉隸屬奧迪的重要自動駕駛項目Artemis。由于CARIAD軟件研發進度的遲滯,Artemis目前進展甚微,這一關鍵項目被砍也意味著奧迪或將失去在大眾集團內對自動駕駛技術開發的領導權。
Artemis問世于2020年5月,計劃將在2024年為奧迪開發一款具備L4級別全自動駕駛的純電車型。新車定位大型純電豪華轎車,并將以A9 e-tron的名字量產上市,與奔馳EQS展開直接競爭。
在去年3月的一次活動中,奧迪CEO馬庫斯?杜斯曼曾宣布,Artemis電動車項目已完成車型概念設計,即將進入量產研發的新階段。在此后的一次采訪中,Artemis項目設計主管馬克·萊馳表示,新車預計將于2025年正式投產。
但最近一年,關于該項目的相關消息少有報道,奧迪也很少向外界透露研發進度。
按照奧迪的電動轉型計劃,截至2025年該品牌將推出超過30款新能源車型,其中20款為純電動車型,范圍幾乎覆蓋全部細分市場,預計屆時奧迪在售新能源車型占比將達到40%。
2020年上半年,奧迪首款純電量產車型e-tron在歐洲共計交付1.76萬輛,今年10月,奧迪Q4 e-tron以3839輛的月交付量在歐洲新能源車月銷榜中排名第十。
e-tron系列在中國市場的表現更為冷清,今年1至11月,國內6款在售e-tron系列車型累計銷量不足1萬輛。相比之下,大眾旗下主打中高端電動市場的ID系列今年以來銷量已穩定在每月2萬輛左右,將e-tron系列遠遠甩在身后。
目前,奧迪仍計劃在2025年后推出自動駕駛汽車,但具體時間表尚未敲定。此前有外媒報道,受CARIAD軟件研發進度滯后影響,奧迪自動駕駛汽車項目將被推遲至2027年。
大眾集團的商用車部門將取代奧迪,成為該集團旗下首個推出自動駕駛汽車的品牌,新車預計還將搭載CARIAD開發的自動駕駛軟件。相關知情人士表示,目前大眾商用車部門正在與以色列自動駕駛公司Mobileye合作,在當地對一支由小型純電貨車ID Buzz組成的車隊進行自動駕駛測試。
作為推動大眾智能化轉型的核心部分,CARIAD主要負責為大眾集團旗下幾乎所有車型開發軟件平臺,一直被大眾視作電動汽車業務中最重要的公司之一,但該公司嚴重的研發進度滯后已經對包括奧迪、保時捷、大眾、賓利在內的多個品牌推出新車造成了嚴重影響。
面對一系列問題,大眾集團監事會曾要求管理層為CARIAD制定一份新的發展規劃,并希望在夏季假期前盡快出臺,但隨著大眾前任首席執行官赫伯特·迪斯的卸任,該計劃也一度遭到推遲。
今年7月, CARIAD首席執行官Dirk Hilgenberg表示將對CARIAD進行部門精簡,以此加快軟件開發進度。
大眾也在尋求與中國企業展開合作。今年10月,國內自動駕駛領域巨頭地平線宣布,將與CARIAD成立合資公司,大眾集團將為本次合作投資約24億歐元,兩家公司將攜手開發全棧式高級駕駛輔助系統和自動駕駛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