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黃景源
近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印發《加強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工作方案》(下稱《方案》),要求優化服務、提供便利、多措并舉、強化動員,加快提升80歲以上人群接種率,繼續提高60-79歲人群接種率。
2022年12月5日,上海市疾控中心免疫規劃所疫苗臨床試驗與上市后評價科科主任郭翔接受界面新聞專訪時表示,老年人始終是需要新冠疫苗重點保護的易感人群,要進一步提高老年人新冠疫苗接種覆蓋率。
2021年3月25日起,上海啟動60歲及以上人群(60至75歲)新冠疫苗登記預約接種工作。同年5月17日,上海又啟動了76歲及以上身體健康、無禁忌癥的居民新冠疫苗預約接種。
“截至目前,上海已有相當數量的老年人接種了新冠病毒疫苗,但仍然有大量的老年人存在免疫空白。”郭翔解釋稱,60歲以上老年人群的接種覆蓋率,無論是首針接種的覆蓋率,還是全程接種的覆蓋率,與其他年齡段人群相比還有不小的差距。為此,郭翔呼吁,老年群體要及時完成全程接種,有條件的盡早完成加強免疫。
據上海市疾控中心免疫規劃所接種服務管理科主管醫師任佳分析,老年人尚未接種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行動不太方便的老人不愿接種;部分老年人認為自己平時不太出門,自覺感染風險小,對新冠肺炎疾病和疫苗缺乏認識;還有部分老年人基礎疾病較多,擔心接種后加重自身疾病或發生不良反應;一部分老年人認為疫苗不安全、效果不好。
郭翔指出,老年人雖然活動范圍相比年輕人較為局限,但也會通過家里的小輩、周圍接觸的人感染到病毒。近期,國內的疫情中就出現了不少老年病例。此外,老年人感染后,發生重癥和死亡和風險遠高于年輕人和兒童。研究顯示,沒有接種疫苗的老年人和有慢性基礎性疾病的人群,進展為重癥和死亡的風險較高。因此,高齡尤其是患慢性基礎性疾病的老年人更需要接種新冠疫苗。
“新冠疫苗能降低新冠病毒造成的健康危害,可以極大地降低發生重癥和死亡風險。”郭翔說,以上海市的研究數據為例,老年人完成全程免疫后,對于重度癥狀的保護效力可以達到80%,如果完成加強免疫的話,保護效力可以提高到90%。
上海老齡化程度較高,身患慢性病老人群體龐大。有部分老人擔憂,自身高血壓或血糖不穩定,這種情況下接種疫苗是否會對原有的基礎性疾病造成影響,會不會增加發生不良反應的幾率?
“對于這部分身患慢性疾病的老年人,最重要的是幫助他們消除接種疫苗的顧慮。首先慢性病不是一個禁忌癥,不是因為有慢性病就不能去打疫苗。”郭翔進一步解釋,恰恰相反,因為有基礎疾病,才更需要通過接種疫苗進行更好的健康防護。
郭翔指出,不同的慢性病對象以及慢性病的不同時期,都需要進行細分。醫務人員會對每一位受種者根據規范要求做好健康篩查和禁忌研判,確認符合接種條件方予接種。比如,如果老年人出現高血壓急癥,要暫緩接種,如果血壓控制穩定進入恢復期,就可以去接種。再比如,腫瘤術后恢復較好的患者,也可以接種。
關于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郭翔表示,上海目前使用新冠疫苗的品種包括滅活疫苗、腺病毒載體疫苗和重組蛋白疫苗,這些疫苗均已附條件獲批上市或獲批緊急使用。根據我國開展的新冠病毒疫苗臨床試驗,以及我國依法依規在自愿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已經開展的大規模接種,上述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均經過驗證。
據上海市疾控中心免疫規劃所接種服務管理科主管醫師任佳介紹,上海各區、各街鎮已經在開放社區接種門診的基礎上,通過養老機構、重點社區上門服務、開設臨時接種點、流動接種車等多種形式,因地制宜地不斷優化接種服務模式。對一些失能和半失能老人,有條件的地區將安排有豐富診療和接種經驗的醫務人員上門接種,詳情可咨詢所在養老機構、附近接種點或居委會等。
在預約登記方面,不方便使用智能手機的老人,可通過各個街鎮的健康驛站自助終端刷身份證、社保卡進行登記;或者由老年人的家屬或社區志愿者通過“健康云”代為在線上預約新冠疫苗接種服務。
上海于今年10月26日起啟動吸入用重組新冠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載體)加強免疫。
任佳表示,吸入式疫苗目前只適用于加強免疫,利用對人體無害的腺病毒載體,將表達S蛋白的遺傳物質遞送進人體,利用霧化器將疫苗霧化成微小的顆粒,通過吸入的方式經口腔呼吸到達肺組織,激發黏膜、體液、細胞三重免疫。
目前,上海有30個吸入式新冠疫苗接種點。任佳透露,上海將根據各接種場所的需求逐步鋪開吸入式疫苗的接種點。